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于19 99年 2月 2 8日举行题为“步入新千年的美国经济 :状况、前景和对俄罗斯的教训”学术讨论会 ,讨论美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问题。应邀参加会议的有美国驻俄罗斯使馆的官方代表、俄罗斯政府官员、美洲学方面的著名专家与学者 ,其中包括 :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博士 C.M.罗戈夫 ,副所长、经济学博士 B.Б.苏皮杨教授 ,经济学博士 A.A.波罗霍夫斯基教授 ,经济学博士 B.C.瓦西里耶夫 ,经济学博士M.A.波尔特诺伊 ,经济学博士 B.A.费奥多罗维奇教授 ,经济学博士Р.И .济缅科夫教授…  相似文献   

2.
日本东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樱井毅等三人于1978年4月编辑了一本题为《欧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发展》的论文集(东洋经济新报社出版),同时为这本文集写了一篇近两万字的《序言》,介绍欧美近年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术活动、研究成果和流派的情况。以下是《序言》的摘译。  相似文献   

3.
美国经济学教授刘遵义今年6月20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作了关于经济计量学方法及其发展动向的报告,下面是根据录音整理的报告概要:最近,美国的两位经济学教授Z.格里利切斯和M.英特里盖特合写了《经济计量学手册》一书,前两卷已出版,第3卷即将出版.作者在书中尝试着把过去10年中经济计量学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这里只谈及一些我认为在中国现在的环境和条件下比较适用的内容.经济计量学的一个基本假定,就是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时间上来看不能有太  相似文献   

4.
美国经济协会是美国经济学术界成立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永久性民间学术组织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它亦是建立较早的一个,比号称政治经济学故乡的英国的皇家经济学会(建立于1890年)还早5年.美国的经济学发展本来较迟,虽然很早就有了经济协会,在世界上的学术影响并不足道.只是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经历了两次  相似文献   

5.
M.奥尔森是一位曾数次涉猎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经济学家,早年获理学士、文学硕士和经济学哲学博士学位,自1960年就职于美国马里兰大学,现为著名经济学教授。其主要论著有:《集体行动的逻辑》、《国家的兴衰》、《经济学纵横》、《超越金钱的标尺》。本文是他就“经济、逻辑与行动”的主题,接受美国《社会》杂志记者R.斯威伯格采访的谈话记录。  相似文献   

6.
美国《哈泼斯》杂志1985年2月号以《我们需要一项工业政策吗?》为题发表了一篇由5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就这一问题进行座谈的记录。这5位经济学家是M.弗里德曼(哈佛大学教授,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C.L.舒尔茨(卡特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B.布卢斯通(波士顿大学经济学教授,  相似文献   

7.
现代经济学越来越倾向于在信息不对称背景下研究人类不确定性的选择行为,研究的方法、路径及使用手段的不同,往往会导致分析结论的差异.基于个体选择行为在经济理论分析中的重要地位,以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为代表的非主流经济学,运用心理分析和实验手段对个体选择行为之研究的影响日益加深,从而使经济学对个体选择行为的研究增加了一些新的观察点.创新的经济理论通常与先前的经济理论存在着承接性的事实,要求我们在理论承接的基础上分析这些创新.个体的非理性选择是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核心创新点,概括、进而条理化这一创新点与主流经济学之间的理论关联,无疑有助于我们对非主流经济学的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8.
1971年12月27日,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在美国经济学协会第八十四届年会的理查德·艾黎讲座上作了一篇题为《经济理论的第二次危机》的讲演.罗宾逊夫人在讲演中提出了资产阶级经济理论正在经受第二次危机,并对美国凯恩斯派经济理论展开了猛烈的抨击.我国学术界对此讲演曾作过介绍.鉴于这场论争有助于我们了解垄断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发展和演变,现将罗宾逊夫人的《经济理论的第二次危机》和美国凯恩斯派代表人物詹姆斯·托宾的《英国剑桥与美国剑桥之间的论战》两篇文章的摘要一并刊出;同时,我们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黄范章同志写了一篇文章:《从"两个剑桥之争"谈起》,对这场论争的背景和意义,作了扼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9.
演化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富有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新学科,与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均衡分析相比,它注重对"变化"的研究,强调时间与历史在经济演化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制度变迁.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对演化经济学的发展予以高度的重视.马克思是现代演化经济学的思想前驱,此后广义的演化经济学源于凡勃伦;狭义的现代演化经济学源于熊彼特和西蒙.熊彼特对创新过程的研究使演化经济学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分支,西蒙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提出了"有限理性"概念.演化经济学借此概念批判新古典经济学,并将其视为自身理论框架的重要基点之一.演化经济学旨在了解经济组织的内部结构,以便更好地了解技术进步以及行业和产品的变迁,理解创新发展的过程,从而更好地把握经济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失败,哪种学说将取而代之?在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们寻求替代性学说的过程中,一种继承并创新李斯特经济学遗产的新李斯特主义经济学日益得到人们的承认和欢迎.与李斯特经济学相比,新李斯特主义经济学具有五个新的特征,它创造性地发展了李斯特有关国家是世界经济秩序的基石、生产力发展的活动特定性和经济政策的时空特定性等学说,对李斯特主义有关国富国穷的典型化事实提供了演化经济学的理论解释,提出了替代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有关重建世界经济秩序的四项基本原则,预见到欧盟危机并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共同体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它还倡导恢复国民经济优先于国际贸易的“去全球化”作为解决目前危机的根本措施.新李斯特主义经济学将有可能影响到许多国家对华经济政策的制定,对中国长期发展战略的变革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K·威廉·卡普教授是美国著名制度学派经济学家,曾在多所大学任教,写过许多文章和专著,对研究和发展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于1976年10月逝世。制度学派经济学家为纪念他六十五岁诞辰,出版了一本论文集,题为《制度经济学的展望》,1977年由D.C.希思公司在美国和加拿大同时出版发行。本文是该书的一章。  相似文献   

12.
1975年Th.索威尔的《种族与经济学》一书问世,这标志着美国一种新现象的产生:黑人保守主义知识分子对传统的黑人自由主义观念的显而易见的和富于挑衅的攻击。倡导保守主义思想在美国黑人史上并非新事。本世纪著名的黑人保守主义者G.S.斯凯勒几十年来在有影响的黑人报纸《匹兹堡信使报》撰写机智尖刻的文章,他的《黑人和保守主义  相似文献   

13.
罗宾逊夫人对新古典学派的抨击罗宾逊夫人在艾黎年度讲座上发表的演说,无非是重弹她在《经济学异端:经济理论中某些过时的问题》一书中的老调.罗宾逊夫人指责美国的经济理论在倒退,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已经倒退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正统经济学那种无效的、非现实主义态度了.更糟的是,当代经济理论同凯恩斯以前的正统经  相似文献   

14.
一当前发生的一些事件对世界经济说来是严峻的,也给美国经济学家带来了烦恼.20年前老生常谈的繁荣与衰退问题,似乎已经得到解决;长期折磨经济学的思想分歧已经融合为一种"新古典综合论",从而把亚当·斯密的"无形的手"的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新古典经济学产生危机,凯恩斯掀起了现代经济思想史上的"革命".五六十年代,"凯恩斯经济学"的实施,导致了新的危机--通货膨胀危机,70年代后凯恩斯经济学悄然退场,各色"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一度回潮.80年代末、90年代初,高失业率和生产停滞重新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主要经济问题,"新凯恩斯主义"--"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派"应运而生.经济学上的危机、革命和综合,是西方现代经济运行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麦克法莱恩的《激进经济学》评介宗理激进经济学是一种对现行制度与理论进行批判,提倡根本变革的经济思潮。在西方经济学界,关于激进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激进经济学是专指从60年代初美国反越战学生运动中产生的激进经济思潮。它一方面尖锐地批判了现代资本...  相似文献   

17.
《新短缺经济学》是马庆泉同志继匈牙利著名的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内的《短缺经济学》发表之后,研究社会主义短缺经济理论的一部专著.作者以科尔内的短缺经济理论为创作的起点,旨在修改和补充科尔内短缺经济理论的缺陷,从而确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改革理论。  相似文献   

18.
法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法经济学思想是法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向.马克思既从经济角度看法律,对法律现象进行经济分析,探寻隐藏在法律背后的经济逻辑;又从法律角度看经济,对经济现象进行法律分析,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法律逻辑.法经济学中国化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制度经济分析为标尺,这既是中国法经济学真正的本土化过程,也是法经济学指导中国立法和执法的过程.传承马克思法经济学思想,吸收借鉴西方法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是构建中国法经济学的本体论框架、实现法经济学研究中国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创新驱动的经济是演化经济学的核心主题,而这一思想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美国学派.美国学派有关创新驱动的先驱思想包括:一国经济发展的源泉是技术创新而非资本积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资本理论以及有关国家创新体系的思想.美国学派的这些闪光思想至今仍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经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例如该学派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强调发展中国家必须采取细心和谨慎的民族产业保护政策,这对当代中国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也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保罗·安·萨缪尔逊于一九一五年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噶里城,他是美国现代著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美国哈佛大学博士,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他曾被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担任过美国政府的财政和金融机关的顾问。一九七○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