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机构投资者与资本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构投资者在一国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世纪中叶以来,当代发达资本市场的各类机构投资者得到迅猛发展。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拓发展时期,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已经十分迫切,而且发展的条件已趋向成熟。机构投资者的发展,能推动我国金融创新,有助于缓解当前资本市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促使资本市场走向规范和成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动机入手,分析了机构投资者与信息透明度的关系。研究发现:(1)当上市公司存在再融资动机时,信息透明度会显著提高;当上市公司存在规避退市动机时,信息透明度则会降低。(2)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信息透明度呈正向关系,表明在我国机构持股具有治理效应。(3)当上市公司存在再融资动机时,机构持股比例与信息透明度的正向关系会更加显著;但当上市公司存在规避退市动机时,机构持股比例与信息透明度的正向关系并无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正确定位和理解市场中机构投资者角色和功能,以及规范上市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0年《财经》杂志上一场对机构投资者黑幕的揭开,带来了对机构投资者的思考,一时间“操盘大户”、“剥削中小股东权益”等标签纷纷贴到了机构投资者身上。伴随这几年我国资本市场往全流通健康有序地发展,以基金为首的机构投资者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标志就是股票市场越来越成为机构投资者的博弈场。本文从中国和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轨迹来研究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变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基金业快速发展,QFⅡ、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新的投资机构纷纷入市,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者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投资者结构的变化最终将决定证券市场的走势.  相似文献   

5.
机构投资者性质及由此决定的行为逻辑使其内生性地成为市场操纵行为主体,而证券市场微观结构是机构投资者赖以实施市场操纵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个人投资者认知心理、情绪和投资行为偏差则为机构投资者充分利用和放大其比较优势操纵市场,实现收益的最大化提供了必要条件。由于证券市场在本质上是信息市场,天然具有噪声交易动机和市场势力的机构投资者为了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其信息、资金、人才与管理优势,降低交易成本,策略性地把噪声交易融入到市场操纵过程之中,把噪声交易变成其实施市场操纵行为的根本手段,噪声交易因此成为机构投资者市场操纵行为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投资者保护是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重点分析了投资者法律保护作用于资本市场发展的机制和传导途径,并提出了改善投资者保护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是近些年公司金融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采用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数据,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越高,资本结构越快速向目标资本结构进行调整;相比非独立机构投资者,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更加显著地促进了资本结构的快速调整。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尤其是独立机构投资者在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上市公司和监管部门提供了改善资本结构决策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以2011—2015年我国深沪两市A股具有连续财务数据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的影响,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改变资本结构的路径以及对其调整是否有效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调整速度正相关,持股比例越高的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越快;在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路径方面,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企业更多地采用债务融资方式来调整资本结构;最后以企业目标资本结构与实际资本结构资本成本的比值来表示调整效率,说明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就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规范、企业融资多元化的功能性进行研究,并结合当前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现实可行性,针对陕西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机构投资者在过去十几年规模和数量都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其在资本市场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一直没有定论.通过考察2006-2014年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交易行为,研究发现我国股票市场整体股价同步性偏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股票股价同步性更低,而机构投资者交易的增加却未能降低股价同步性.机构持股和机构交易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机制和对不同规模的股票影响不尽相同,通过进一步考察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发现各类型机构投资者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信托、养老基金和QFII的持股和交易行为都会降低股价同步性,有利于市场信息效率的提高.为了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提高市场效率,应在继续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同时改善机构投资者结构并优化基金经理业绩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机构投资者由于在资金、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投资行为较少依赖噪音或市场情绪,使其部分抵消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但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和成本等的制约,与客户代理关系所涉及的道德风险等,使得机构投资者的套利行为受到限制。利用对有效市场假说的反驳,在各种客观约束下对机构投资者的有限套利行为进行研究,从而验证机构投资者的套利行为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成绩斐然。但二者同作为金融市场的子市场,其协调发展现状尚不理想。本文从理论和制度安排的实践上分析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联性,然后从我国金融分业经营制度安排的现实基础出发,提出了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及政策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学术界对其能否促进企业创新长期存在认知分歧。本文立足于我国“十四五”时期高度重视机构投资者发挥经济功能的现实场景,以机构投资者投资组合中不相关行业的极端收益事件作为其专注度的外生冲击,从机构投资者分心的视角深入考察我国市场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具体而言,本文以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发现机构投资者分心对企业创新具有负面影响,从新的视角证实了我国机构投资者具有推动企业创新的积极作用。机制分析显示,分心导致机构投资者弱化对管理者的监督,进而诱发管理者的短视行为以及放纵管理者的懒惰行为是导致前述影响的潜在渠道。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或良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有助于缓解上述负面影响;监督型和长期型机构投资者的分心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但作为专业投资者,机构投资者能够快速调整注意力,从而避免对企业创新产生长期负面影响。本文不仅为理解机构投资者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补充了来自发展中国家市场的证据,而且为新时代我国监管层进一步引导市场力量助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金融抑制”理论认为,一国的金融发展和深化有利于推动其经济的发展。但次贷危机表明,金融体系特别是资本市场过度发展也会放大风险,从而不利于经济稳定发展,因此对资本市场发展及其风险需要重新审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需要资本市场发展来满足其金融需求,但这种发展本身所带来的风险也不可忽视。本文利用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从投资者结构变化、上市公司结构变化、金融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四个方面浅析了我国资本市场当前的发展态势及其在当前的制度建设下可能引致的风险,由此得出了四点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养老保险基金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营运,将会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 ,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养老保险基金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营运 ,将会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投资主体机构化已逐渐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此背景下,可利用赫芬达尔指数构建一个新的机构投资者竞争度指标,并深入考察机构投资者竞争程度对市场效率的影响。基于2003--2011年的沪深两市数据,我们发现,机构投资者竞争越激烈,市场信息效率越高,这体现在如下方面:股价行为更接近随机游走;股票高频买卖价差更小;公司盈余公告后的股价漂移程度明显降低。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有清晰的政策含义,即我国监管部门应该大力推动机构投资者的发展,通过理性投资者对信息的竞争和利用,使得市场价格更充分吸收市场信息,从而使得信息效率与定价效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经济改革使银行信贷方式的融资成为主要的融资方式。随之而来的是由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导致的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从而使发展直接融资刻不容缓。从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状况看,利率管制、国有企业高负债率、信息披露程度低及信息获取不公平这三个问题的存在使中国的资本市场十分不完善,加快资本市场建设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