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陕西城固县鲜家庙乡龚家堡村,有一位名叫李本善的百岁长寿老人,其长寿秘诀就是两个字:读书。他一生书不离身,手不释卷,不仅读了大量古典小说、诗词、杂记和史料,而且读了大量的报刊,并摘录了许多范文和警句。他说:“读书使人聪明、坦荡,即使有了烦恼,也会云消雾散。”可见读书不仅可以长知识、明事理,而且可以益寿延年,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养生之道。读书能使人知识渊博,明辨是非,达观向上、趋利避害,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更是一剂保健良药。据《韩诗外传》记载,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名叫闵子骞的人,去拜孔子为师。开始时,…  相似文献   

2.
大家都知道,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会延缓身体器官的衰退。而积极锻炼脑、勤用脑,也会延缓大脑的衰退。勤用脑会使老年人保持大脑思维灵活,而且对预防老年痴呆症也大有裨益。不要沉默不语老年人不能整天沉默不语,应广交朋友,多与人交谈,也可在空闲时给孙辈们讲故事。这种勤用语言功能的“大脑体操”,能使大脑思维灵活。常读书看报多读书看报,不仅使老年人了解更多的国家大事,获得更丰富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使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充实。同时,读书报能活跃大脑的思维,使神经细胞之间有更多的联系,从而延缓大脑的衰退。多做手指运动人…  相似文献   

3.
书香伴我行     
“最是书香能至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没错,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位良友,所以说读书是非常重要的。 书虽然不会动。像是死的一样,可是里面的知识却是活的,它是一个人生活必不可缺的“调味剂”,是一个博古通今的学问家,也是一把打开知识之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4.
人上了年纪常反应迟钝,容易忘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老糊涂”“。老糊涂”其实是大脑缺乏锻炼造成的反应不灵敏。俗话说“嘴勤促脑灵”,平时老年人要多开口,勤用嘴,大脑健康了,也就不会出现“老糊涂”的现象。多讲话多讲话不仅直接刺激颅内的语言中枢,而且,口腔和大脑距离近,运  相似文献   

5.
《老友》2012,(1):69-69
练大脑。许多研究都证明,人用脑越勤,脑子就更灵活。练书法、画画、下棋、弹琴既休闲又健脑。在吃饭时细嚼慢咽、多嚼几下,能刺激头部血流量增多,保证大脑供血量。常叩齿也有同样效果。此外,坚持每天读书、看报、听广播,做读书笔记,也是练大脑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如何紧扣读写能力的提高去组织教学,这是一个大家都在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以写促读,是一条可行的途径。所谓以写促读,就是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精心设计写作练习,使学生带着写作任务去读书,在熟读深思的基础上去写作。写是读书的出发点,读书是写的落脚点。这样就可以使读书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带着写作任务去读书,它是通过写来提高读的能力。采用这种方法组织教学,是为  相似文献   

7.
《老友》2014,(6)
正经常遇到一些老朋友问我:"邹医生,你耳不聋,眼不花,甚至连头发都很少白,走起路来总是精神抖擞,一点儿也不像80多岁的人。有什么秘诀给我们分享一下吧?"我对他们说,其实我真的没有什么秘诀,我只是做到了"四勤"。一是勤动脑。我利用做医生的职业便利,常写一些老年保健方面的文章。在写作过程中要先构思,再去查资料,要反复琢磨,再三推敲,这就要勤动脑,促使大脑运转而且要把医学理论知识变为通俗易懂的科普知  相似文献   

8.
动与静是指写作中的表现手法。动,就是对动态事物的描写;静,是指对静态事物的描写。新闻写作要多写动态事物,这是毫无疑义的,因为新闻写“动”,是把新闻写活的基础。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是动与静的辩证统一,动中有静,静里藏动。因此新闻写作要完全写动,绝对地写动,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效果也不见得好。反过来在写动的同时,适当地写静,动静相济,不仅可以使动态事物更显其动,而且可以使静态事物本身也具备一种动态,这就叫写静得动,写静  相似文献   

9.
古风 《社区》2013,(2):10-10
古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惟书有华、秀于百卉”,如果忙碌浮躁的现代人多读书,无疑会增添一份清雅。 清雅的气质来自于书香熏染,发源于腹内诗书,是一种内在气质自然流露.是内心学养情怀外在彰显,更是良好道德修养的一种体现。书卷气形成于博览群书。得益于孜孜不倦地读书.在饱读诗书后形成的一种气质。“书是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书是一扇通往大千世界的天窗,足不出户就可了解到世界各地美丽山水、风土人情,开阔视野,积淀底蕴:书是一个时间穿梭机,  相似文献   

10.
一中学语文教学比较经受得起实践检验的方法,恐怕还是搞传统的读写结合。要实行读写结合,最关重要的问题是有效地发动学生读书,尤其是对所学课文的朗读。先秦思想家荀况说:“诵数以贯之”,清代学者刘大(?)说:“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可见,荀、刘不仅是读写结合的支持者,而且是强调朗读促进写作的倡导者。他们主张的所谓“诵”、“读”、“歌”,显然是指朗读。读得多了,才会达到融会“贯”通,悟出文章的“神气”(即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构思技巧),也只有达到这一步,才能谈得上用以指导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韩愈曾有诗云:“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不难看出,作为一代文宗的韩愈非常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这不仅是韩愈对中国读书传统的自觉继承,而且通过对其读书方法和读书目录等的梳理,可以发现,韩愈之所以重视读书,还在于这是他力图纠正当时浮躁学风、文风的手段之一。所以,韩愈在当时一再强调读书,尤其要求熟读三代两汉的典籍,是与其倡导的古文革新运动有着密切关系的。韩愈的读书经验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治学的四点体会是:广读书,勤思考,多写作;做学问应该提倡怀疑精神,在"不疑处有疑";论文要论述而不是叙述,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写论文要有水磨工夫,反复修改.  相似文献   

13.
江崇文 《老友》2011,(6):57-57
书是人们的精神食粮,读书与养生有密切的关系。西汉文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所谓"医愚",不仅医治愚笨,增长知识,而且使人在理性指导下,获得精彩的人生,使英年不至早衰,有延年益寿之效。老年人读书更是益寿之方。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勤于读写,利享康寿也。”此说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读书写字可以移情易性,振奋精神,延缓大脑衰老,有助强身健体。自古以来,许多智者便把读书、抄书、著书与养生结合起来,得益匪浅,年轻雄壮而年迈弥坚,长寿令人羡。 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读《易》,韦纶三绝”,自幼伴书、笔直至年逾七旬。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十岁便诵读经籍,后博览皇家藏书”,笔耕不辍,入狱还撰《史记》,心之所系,历时十七载。  相似文献   

15.
纵观《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要使学生“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些规定就是要培养学生“乐于书面表达”的习惯。也就是说,只有引导学生“乐于勤动笔”,才能使他们“下笔如有神”。学生“乐于勤动笔”无疑就是写作教学的前奏。如何奏响写作的前奏曲——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  相似文献   

16.
读书,本是中学生的天职。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读、写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诵读,诵读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只有反复诵读课文,在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意图的基础上,才能引起内心的共鸣。因此,诵读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环节。诵读、精读不仅能使我们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加强记忆.丰富词汇,掌握规律,提高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相似文献   

17.
一、工具书的用处从读书谈到查书读书,对每一个想追求知识的人都是需要的,因为书本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任何人,即使是真正“皓首穷经”似的读它一辈子,也未必就能真正读通多少,更不用说是“读遍”天下书了,原因是:书,太多了。古人所谓“汗牛充栋”,远不能说明书籍存在情况,只有用“浩如烟海”一类话来形容,还可以说是较富于想象力的。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如何取得实效?从长期的改革实践中我们悟出;要真正提高教学实效,不仅要重视教法研究,而且要重视学法研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教学的本质是学习”,“先生责任不在教”,“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可见,研究学法,不只是让学生学懂、学会了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 一、教学生“会读书”。 读书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智力活动。教学生读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把握课文的大体知识结构和基本知识点。 “会读”实质上是一种能力转化为读书的方法的技巧,它的前提和基础应是通读和读懂。所谓“通读”,就是学生根据教师列出的提纲,阅读相关的实例材料和指定的课文段落,了解大意,增强感性认识,形成朦胧印象。通读以整体推进,它反映的只是实例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属于读书的初级阶段。所谓“读懂”,是根据通读的感知印象,对重要的观点、原理再进行重点的、理解性的阅读。属于读书的中级阶级。 学生光停留在通读、读懂上还不够,还应该上升到“会读”境地——读书的高级阶段。学生读书的方法越科学、技巧性越强,越能在最短的时间掌握知识的要领,学习的效率就越高;反之,学习效率就越低。  相似文献   

19.
凡足球运动员无不注重“足球意识”。他们踢球,既用脚,更用脑:千方百计确保城池不失,全力以赴攻破对方大门。由此,我联想到这么一个论题,写作者不也应该讲究“写作意识”吗? 写作是一项极为复杂、极其艰辛的脑力劳动。写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的创作,不仅只用毛墨,更要费尽心机。写作者在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的整个创作过程中,他的大脑就  相似文献   

20.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和有效方法。读写结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读带写,二是以写促读。但是,人们往往只看到或只重视前一方面,忽略或轻视后一方面。提到“读写结合”,人们自然就要想到并引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类的名言,而这类名言说的只是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只是以读带写的一面。十二院校中文系编写的《中学语文教学法》在第二章第二部分“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中,将讲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分为两个方面:1、“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加强写作方面的基本训练”;2、“以学生学过的一定数量的范文做为学习作文的依据,适当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