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三年,翟秋白同志因患严重肺病到上海休养。这期间,他著译了许多有关文学方面的理论文章。这些文章的意见和思想,实际上成了党对“左联”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领导。秋白曾三次到鲁迅家避难,与鲁迅生死与共,患难相依,并肩作战,共同向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展开了斗争,成了鲁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的亲密战友。值得提及的是秋白对“左联”倡导的文艺大众化运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在当时及以后一个时期(一九四二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前),对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鲁迅杂感选集》编辑与出版于一九三三年三月至七月间,它是瞿秋白同志与鲁迅先生在四十年代初共同领导左翼文艺运动的战斗友谊的光辉结晶。 一九三三年二月初开始,秋白夫妇第二次在鲁迅家中避难整整一个月,双方有了进一步的友谊,三月初他们虽然搬到鲁迅代为找寻的上海北川路底东照里十二号亭子间,但四月十一日鲁迅也由景云里迁居大陆新村九号,两家同属施高塔路,南北相对,距离很近,所以互相间的往来仍然最为密切。秋白对鲁迅全面、深刻的了解,成为他编辑《鲁迅杂感选集》和为之写作《序言》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鲁迅曾这样评论瞿秋白同志的杂感:尖锐,明白,真有才华。(冯雪峰《回忆鲁迅·关于他和瞿秋白同志的友谊》) 尖锐有力,是秋白杂感的一个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4.
近来读到很多关于鲁迅和瞿秋白感人肺腑的友谊类的文章,一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让我怅然许久,一时思如泉涌。太白在他不如意的时候,带着无人可比的豪气吟出"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或许伟大的人们真如罗曼.罗兰所  相似文献   

5.
在人生中,必要的放弃不是失败,是智慧;必要的放弃不是削减,是升华。我们都有这样吃水果的经历:有时候水果买多了,或者是自己刚买了朋友又拿来些,单位一下发了一大箱。水果多了,不可  相似文献   

6.
人生如歌,友谊是乐曲中最动听的乐章;人生如画,友谊是画中最优美的色彩;人生如诗,友谊是诗中最动人的诗句。人除了吃、穿、住之外,  相似文献   

7.
吴经熊是20世纪的法学大家;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坛优秀的诗人、散文家.两人不仅是推心置腹的知己,更是一生至交.这是一段拥有迥异个性的两位先生之间的友谊.  相似文献   

8.
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三年 ,鲁迅先生在上海时 ,与瞿秋白同志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瞿秋白曾为鲁迅的杂文选集写过序 ,而鲁迅后来又为瞿秋白编了《乱弹》和《海上述林》来纪念他。一九三三年三月初 ,鲁迅为瞿秋白夫妇安顿了住处 ,并在那简朴的小亭子的墙上 ,挂上了亲笔书赠的一副对联 :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以上所引 ,见李政民编《古今对联故事》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 986年 1 2月第一版第1 76 - 1 77页 ,可惜“知己”印成“知已” ,上联遂只能读成“人生得一知 ,已足矣” ,“知”可解释为知识或智慧 (知通智 ) ,联意…  相似文献   

9.
《离骚》“求女”的指寓是什么 ?屈原最大的人生痛苦是不被理解 ,《离骚》与《九章》中反复申说这一点 ;在《九歌》中也有人神或神灵之间不相理解的叙写 ,而先秦时常以男女之间关系比喻知己关系 ,因此 ,“求女”就是求知己。但屈原又把求知己不成归结为介绍者的失职。  相似文献   

10.
《北方人》2007,(9)
从兄弟姐妹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成为了我们人生中的同伴(或者"同谋")和好榜样(或者"坏例子");他们既是良师密友,也是对手和假想敌。他们让我们学会怎样去处理冲突,以及何时该置身事外;学会怎样去建立一段友谊,以及何时该选择离开;兄弟们让姐妹们明白了为什么男孩子有时候很奇怪,姐妹们也让兄弟们明白了为什么女孩子有时候很神秘。  相似文献   

11.
张一阳 《可乐》2008,(10):47-47
如果人生走错方向,停止也是一种智慧。1960年8月,布莱曼出生于英国赫德福德郡的一个小康家庭,是家里六个孩子中的老大。布莱曼的父亲经营小型地产生意,母亲是一名狂热的戏剧爱好者。布  相似文献   

12.
杨宗 《山西老年》2010,(4):41-41
让人生出彩促生命增值如何让自己的人生出彩,促自己的生命增值,关键是自己怎样对待人生和生命。103岁的周有光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迟暮之年并非一定会衰败老朽,被人厌恶。你看他:83岁"换笔"用电脑,98岁倡导"基础华文"运动,100  相似文献   

13.
萨德论     
萨德的时代是一个血腥和混知己的时代;萨德的人生是一个天才和精神病患者的混合体在监狱中的旅行;萨德的文学是千篇一律的色狼和牺牲于色狼下的无辜者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放弃自己该做的事,就是败北。不可轻言放弃。太阳每天都升起。无论阴天雨天,不论冬天夏天,日复一日,太阳都升起来。这是宇宙的法则,是道理。 人生也是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天,这是道理。能忍受得起这样反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人生如烟,人生如梦,我认为人生是乐,人生如歌。浩浩宇宙,漫漫人生,是那么令人向往憧憬,可人生道路上却多有崎岖坎坷,悲愁和不幸,这歌,这乐,在哪里呢?我觉得追求正义,珍惜友谊就是最美的歌。  相似文献   

16.
简评《瞿秋白评传》汪诚国叶楠的《翟秋白评传》(下简称《评传》)以评为纲,辅之以传,别具特色。作者从大处着眼,梳理出为“秋白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贡献”、“秋白的精神文明观和审美观”、“秋白在‘左联’时的文学活动”、“秋白对语言理论的奉献”等九个专题,以突...  相似文献   

17.
作为风雨同舟、安危与共的人生知己,刘禹锡与柳宗元在贬居遐荒的岁月里,不间断地用书信赠答和诗歌唱和的方式传递嘤鸣之情。两人唱和的高峰期是在再度遭受贬谪前后。迭相赓和之际,所作略无用情浮泛、用笔粗疏、用词草率之弊,因为他们不仅诗艺娴熟,而且有沛然莫御的激情回旋鼓荡于其间。他们还就书法问题频频酬答,既在唐诗的花圃中植入了令人瞩目的奇花异卉,又为中国书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柳宗元卒后,刘禹锡的追怀篇什则不失为对亡友当年诗作的一种穿越时空的回应。刘禹锡晚年与白居易的唱和诗在数量上几倍于刘柳的唱和篇什,从中也能看到他们彼此对友谊的珍爱、守护与讴歌,捕捉到他们超然物外之后心弦的和谐共振,但却很难体会到刘柳唱和诗中独有的那种生死相依、安危与共的知己之感,也寻觅不到刘柳诗中那种基于同一政治理念和生命轨迹的刻骨铭心的人生感怆。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三三年二月,瞿秋白和杨之华同志由于发生“警报”,离开了隐居将近两年的上海南市紫霞路六十八号住所。秋白夫妇第二次到北四川路底拉摩斯公寓(今北川公寓)鲁迅家避难。三月初,经鲁迅帮助,秋白夫妇迁居北四川路底施高塔路(今山阴路)东照里(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沪战争前又称日照里)十二号租屋。四月十一日,鲁迅也迁居与秋白夫妇住所邻近、相隔一条马路的斜对面大陆新村九号(即今鲁迅故居)。  相似文献   

19.
彭忠富 《社区》2013,(2):13-13
1920年.梁实秋发起组织了一个清华文学社,闻一多等人加入。由闻一多任书记,梁实秋任干事.从此开始了他们长时间的亲密交往。两人志趣相投,对政治、人生和艺术的诸多认识都很一致。正如闻一多日后反复对梁实秋说的那样:“我唯一光明的希望就是退居到唐宋时代,同你结邻而居,西窗剪烛,杯酒论文。只有这样,或者我可以勉强撑住过了这一生。”人世间得一知己足矣,二人惺惺相惜,真是佳话一桩。  相似文献   

20.
以细读、另读方式,读出《氓》为弃夫之妇的控诉诗;以诗之谐隐及谜,另读出《蒹葭》蕴含人生在于追寻;《黍离》在人生求一知己难矣,以心理距离产生美,另读出《采葛》为人生的思念总是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