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明代万历年间,文风出现了一个饶有趣味的曲折。由于反封建礼教的个性解放思潮的兴起,李贽在文学理论上提出了“童心说”,强调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三袁在李贽的直接影响下,倡导文学创作上的“性灵说”,主张文学“任性而发”,“独抒性灵”。钟惺又起来纠正公安派的“僻”与“俗”的流弊,在主张抒发性灵的同时,提出有选择的学古,在性灵里装进了“仁义道德礼乐刑政”、“孝弟忠信”这些封建性内容以束缚个性的解放,致使诗文方面的个性解放理论出现了中断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正>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五十年了,当前,重读这部光辉著作,反观过去,审视当前,放眼未来,更感到它对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事业繁荣和发展的重大意义.在题材与世界观问题上,过去存在着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脱离论”,认为题材形成可以不受世界观的制约;二是“决定论”,认为世界观决定题材,有什么世界观就写什么题材,相同或类似的题材,在不同世界观作家笔下,可以写出意义截然不同的作品.对“脱离论”,不少同志从理论和创作实践结合上,写了不少有说眼力的文章给予批驳,说题材是不能脱离世界观的.而对“决定论”,不仅没有人怀疑,反而成为认同流行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当代影视创作中出现了一股声势浩大的纪实倾向,它表现在被吕新雨命名的“新纪录运动”纪录片创作中;在一些“纪实”性电影故事片;更多的体现在许多电视台制作的大量“纪实”类电视节目中。这些作品体裁样式、表现形式、手法、内在规律各个不同。但是它们却共有一种“纪实”观念:那就是对过于明显建立在观念上的主观真实的否定,希望去除人的主观介入;对原生态生活本身的强调和重视,力求忠实表现原生生活本来的状态和流程;并在技术上充分利用摄影机(摄像机)记录客观现实的能力和一些具体的纪实手法试图达到一种对原态生活的“纯记录”;实现对“真实”的承诺。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分析这种纪实倾向就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是在宣称其具有一种不可能获得的特质,以期获得一种普遍的叙述合法性,这反映了一种普遍的后现代文化的怀疑倾向。在这个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瓦解“真实”和普遍合法性的迷雾,不但在影视具体的制作手法上,而且在“真实”和“纪实”观念认识上获得了解放,进入了一个更加开放的认知领域。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和杂文大师的鲁迅,实际也是纪实文学大家。他的纪实创作不但几乎占其全部创作的一半,而且也体现出“主体虔敬”“题材庄重”与“守真求实”等特色。他在这方面所开创的传统,与其小说、杂文等一样,不但为中国现当代纪实文学奠定了基础,而且给后世以深远影响。我们应高度重视鲁迅精神在当今纪实“大文学”中的继承与发展,及其在纪实文学创作与理论建构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章罗生 《东方论坛》2023,(1):24-38+2
陈廷一纪实创作的数量、畅销与影响等位居当代中国作家前列。题材选择的重大与独特,文体形式的多样与创新,人物再现的典型与鲜活,描写方法的生动与通俗,是他传记创作的总体特色与风格内涵。而贯穿其报告创作始终的,是他鲜明的家国大爱、深沉的责任担当与崇高的浩然正气。他之所以没登“大雅之堂”、在文学史上无地位,主要是因我们屈从于西方文化影响下的“纯文学”“话语霸权”等。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立场”“中国价值”和“创新性发展”,正视“纪实时代”的“大文学”现实,重视对陈廷一等纪实大家的研究,从“大国”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更新观念,挑战传统,重构理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重写中,变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雅俗共赏”“双翼齐飞”为纯文学、通俗文学与纪实文学的“虚实互补”“三足鼎立”。  相似文献   

6.
在近期发布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贰)·参不韦》整理报告中,有一未作隶定的新见字“■”凡三见,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整理者和研究者都提出过一些释读方案,至今聚讼不已。现通过对相关字形音义的细辨及所在辞例的考究,推断该字可隶释为从廾(凫)声的“”,是为拱执符信的“符”字而造。竹简“共不屖”可读为“拱符不迟”,意谓秉执符节且不怠慢;“共不”可读为“拱符不皇”,概言执符而不正大显扬。  相似文献   

7.
读《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王延武辞典是“用”的,而不是“读”的。但是由章绍嗣、田子渝、陈金安先生主编,武汉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却是一部可用可读的书。用,来日方长;读,立刻就能引发感想,提笔写出来,以求证于“同读”诸师友。(一)近几年,刊印...  相似文献   

8.
“纪实摄影”之风骤然再起,席卷整个影坛。对“纪实摄影”的“称谓”、“本质特征”的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称其为“社会纪实摄影”,有人称其为“新纪实摄影”,称“现实主义摄影”亦有之。本文基于“纪实摄影”的社会属性和主体特征,界定为“社会纪实摄影”...  相似文献   

9.
在太原解放50周年之际,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赴京看望了当年我军太原情报总站(番号909)站长、总参离休干部张常仅同志。 谈到解放太原的情报斗争,张老很自然地就把话题集中到了在太原解放战役中立下卓越功绩的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情报工作者赵宗复同志的身上。其实这正好是我这次访问的主题。80年代,我曾参加过赵宗复  相似文献   

10.
纪实摄影作为一种现实主义视觉样式,在其“写实”技术的帮助下坚持来自现实、贴近真实、反映现实的发展方向,它与现实主义绘画有着天然的联系,都源于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基础和现实主义精神的感召.同时,纪实摄影的工作方式——客观记录加主观选择,以及现实主义的批判性都要求其在一系列选择和表现中体现自己的立场和情感.本文试图从纪实摄影对现实主义超越的角度出发,运用作品分析和理论探讨的方法,阐述纪实摄影的表现主义特质.  相似文献   

11.
论“五四”社会问题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问题剧在“五四”剧坛的流行,是“五四”时代精神与“易卜生主义”契合的产物。其个性解放与社会改造的主题内涵,推进了中国戏剧题材与主题的现代化变革;然而抓住“问题”而忘掉“戏剧”,问题剧在艺术表现和戏剧的自觉方面却少有现代化;问题剧的直面现实使中国戏剧靠拢现实主义,然而其政治化、观念化和理想化,同时又留下阻碍中国戏剧现实主义发展的路障  相似文献   

12.
阎锡山轶事     
四十二 逃离大陆的阎锡山 1949年3月25日下午,几辆汽车急驶入太原西门外红沟机场,车尚未停稳,一军官轻轻搀扶下一位老人,他就是山西“土皇帝”——阎锡山。此时,他正准备逃往南京。回首太原孤城,半辈子的惨淡经营行将化为乌有,一股凄凉袭上心头。4月24日,太原解放,南京朝不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以《知音》为代表的情感纪实类期刊因纪实信息刊布失实而引发的与当事者之间关于隐私权、名誉权等的争执纠纷不断。这种办刊纠纷的性质源自情感纪实类期刊要不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问题,而不是办刊品位高低的问题。导致情感纪实类期刊办刊纠纷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缺乏对情感纪实类期刊的有效管理;二是媒介长期将以《知音》为代表的刊登软新闻的情感纪实类期刊归为“文化综合性期刊”,这无益于情感纪实类期刊对新闻真实性的恪守。从严格意义上说,情感纪实类期刊应属于情感新闻类期刊,要讲究新闻的真实性。导致情感纪实类期刊办刊纠纷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对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认识不到位和自身缺乏制度规范两个方面。解决情感纪实类期刊办刊纠纷的对策是:政府应致力于确保情感纪实类期刊不因采编成本上涨而削弱甚至剥夺媒体自我良性发展的客观条件;情感纪实类期刊应转变办刊观念,尊重新闻工作规律,改进新闻编辑工作方法;建立一支情感纪实类期刊独自拥有的以记者为主的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14.
“边地影像”是边疆少数民族民众纪录自身的非虚构创作。在朗西埃“可感性的分配”美学理论视野下,边地影像体现了题材选择的一视同仁和人性的解放,以平等维度的引入开拓了其艺术与政治价值。透过“自我他者化”的艺术操作,它改变边地的可感性的分配秩序。“客位视角”到“主位视角”和“参与拍摄”到“独立创作”的过渡所释放的乡野表达,成为评测其诗学力量的关键质素。同时,围绕“差异性”展开的影像再现常常导向“微小差异的自恋”,并在言语的过度中营造了某种“圣化构想”,进而使其差异政治悖论性地生成了新的可感性不平等。  相似文献   

15.
我馆于一九七六年夏季,从江南瞿氏家藏购得一批书刊。在整理这批书刊时,发现一本不多见的珍贵期刊《解放》二卷一期。(封面影印件见本刊封三)该刊由伦敦“解放社”出版,解放社系由旅居英国的华侨为抗日救国而组织的革命团体,大约成立于“九一八”事变之后。《解放》二卷一期,用重磅白道林纸双面油印,共二十页,正文横排,开本21×16公分。封面“解放”二字用双勾线楷书写成,线内充以斜纹装饰,刊名下有两条平行的横线,  相似文献   

16.
历史曾经多次表明:大凡搞神权,搞独尊一术,搞极“左”的时期,爱情,命运,人性,人材都是要倍受摧残的。这种历史的存在和发展,往往是产生悲剧和悲剧性题材的沃土。这是读了长篇小说《马兰草》(亢彩屏作,河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年八月出版)之后,不由得使人产生的一种联想。  相似文献   

17.
自中央号召抓紧进行古籍整理工作以来,一大批古籍相继点校、注释、今译出版。学术界有关古籍整理的研究文章也日益增多。这一切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传播,也同时推动着传统训诂学的发展。训诂学虽是传统小学三门之一,但它的任务、作用实在是综合运用文字,音韵、词义、语法学知识,正确地解释古代语言,而古籍整理,概言之,即包括古籍的校勘,标点,注释与翻译,要做好这几步工作,都必须始终地贯穿着训诂实践。胡适之云。“至于治古书之法,无论治经治子,要皆当以校勘训诂之法为初步,校勘已审,然后本子可读,本子可读,然后训诂可明,训诂可明,然后义理可定。”本文试图从古籍校勘,标点、注释等几个方面,分别举例说明训诂学的重要性,就正于前辈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许多纪实文学作家、理论家坚持自然主义真实观 ,表现在 :强调实录生活 ;无需想象和虚构 ;不必遵循典型化的原则 ;在创作中主体不介入、无评价等。出现这种现象 ,固然与“纪实”题材和时代的“务实”、开放有关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自然主义的一些理论同样符合创作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9.
本雅明认为现代社会患上了“文明综合症”,并将“文明综合症”视为人们遭遇震惊的后果,这使得作为由震惊体验而引发的身体姿势成为“文明综合症”的突出症候所在。“震惊的姿势”分为显性的身体颤动和隐性的惯常行为,二者都是非自然的姿势。“震惊的姿势”实际上是真正姿势的丧失。面对“文明综合症”,本雅明不仅深入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身体姿势所呈示出的身心困境,而且以其精准而独到的眼光发掘、展示了现代艺术中对病毒震惊具有抗体的“现代性英雄”图谱,并为现代文明发展之路开出了免疫学药方:以“姿势的震惊”对抗“震惊的姿势”。他对“姿势的震惊”的解放潜力的发掘,以及对权力和资本侵袭下“文明综合症”的形成之因和治愈之路的思考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太原·晋阳的来历与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原”之名,早在五千年前就出现了,但它是指古冀州晋南这一广袤的地区,而非专指某一城市。最早的“晋阳”城,是晋国正卿赵简子(赵鞅)于春秋末,即公元前497年以前,在今山西永济蒲州城遗址东南方古蒲坂建立的城防。晋人统一山西北方后,才把太原之名移植到古并州地域,把晋阳城搬迁、新建到晋中。因有此渊源及延续关系,所以,晋中晋阳(太原)的建城史,亦应从公元前497年以前算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