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6年9月9日,正是中秋节的夜晚,一代伟人毛泽东与世长辞,撒手人寰。整整30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的格局也早已今非昔比,但历史并没有淡化毛泽东,人民也没有忘记毛泽东,事实还在继续证明毛泽东。毛泽东逝世以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的发展之快,变化之大,影响之巨,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但是人们不会忘记:中国的改革是在毛泽东留下的基业上开始的,是在毛泽东培养的一大批领导干部的组织下进行的,是在毛泽东建立的各项政治制度的支撑下展开的,又是在毛泽东坚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主流意识形态的拱卫下行进的。假…  相似文献   

2.
1960年,严帆出生于江西省瑞金市,受到家庭传统的影响,严帆从小就对革命历史和红色文物情有独钟。1976年,严帆高中毕业被分配到大柏地供销社工作。当年毛泽东曾在此地亲自指挥红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天下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天下观、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的思想理论结晶。毛泽东的天下观既是毛泽东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国际主义情怀的有力体现,也是毛泽东宽广世界眼光、博大人类胸怀的生动诠释。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理想追求、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的价值旨归、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使命担当、团结一切愿意和平的力量的实践方略,内在地包含在毛泽东的天下观中。在新时代,赓续毛泽东的天下观,对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把握“两个大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4.
建国后毛泽东游移于“革命”与“生产”之间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49年建国到1976年去世,毛泽东一直游移于"革命"与"生产"之间.其深层原因就在于,建国以后,在对待资本主义的问题上,"革命"的逻辑与"生产"的逻辑发生了严重的冲突.由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所决定,革命的逻辑需要限制和消灭资本主义;由中国经济的落后状况所决定,生产的逻辑需要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历史昭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来源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斯大林的外交实践;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毛泽东外交实践中感受到的文化冲突。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内容有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团结力量;分化整合;解放思想。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运用,影响了中国的外交实践,也影响到了第三世界的对外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进而影响了世界的格局变化。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的方法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来源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斯大林的外交实践;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毛泽东外交实践中感受到的文化冲突。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内容有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团结力量;分化整合;解放思想。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运用,影响了中国的外交实践,也影响到了第三世界的对外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进而影响了世界的格局变化。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的方法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斯诺在1960年、1965年和1970年先后三次与毛泽东交谈,主题涵盖了新中国政权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国际关系和意识形态等,并通过报道形成广泛的影响力。斯诺对毛泽东的成功采访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革命历史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斯诺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经历了从质疑真伪到重建信任的过程,并进一步形塑了他厚重的人民观、革命的历史观和独立的价值观;斯诺在观察新中国和采访毛泽东之后作出“粮食困难不是革命的终结”“现代文明的基础正在奠定”“中美关系将在合作与竞争中共存”以及“中国这个伟大民族在时间空间上达到顶点”等历史预判,表现出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深刻洞察力。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其中就有很多表现毛泽东形象的经典作品。每个时期的优秀作品都有其鲜明的特色,同时又与其所处的历史时代紧密相连。从建国初期毛泽东形象的民族化探索,到“文革”时期毛泽东形象的理想化宣传,再到新时期毛泽东形象的多元化发展,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毛泽东形象不断传承和创新,这既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也体现出中国现代文化的价值内涵和主旨要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早年对十月革命的认知与纪念经验的积累,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借鉴意义,中国共产党协调与共产国际、苏联关系的内在需要,是促成毛泽东纪念十月革命的主要因素。毛泽东不仅重视十月革命纪念的谋划,而且通过撰文纪念、致电纪念、出席纪念活动等方式,参与十月革命纪念。毛泽东主导、参与的十月革命纪念,彰显了其强化历史记忆、建构中国话语、协调中苏关系、维护世界和平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代伟人的毛泽东和体现人类智慧辉煌的毛泽东思想,具有永恒的魅力和无穷的历史推动力,中国的历史不仅因此而不同,中国的未来也因此而不同。在此影响下,中国的历史进程得到改变,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的社会风气得到根本转变,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了坚实的基础和方向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1.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到现在,整整四十年了。在这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文献中,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社会的革命进程和具体情况,发挥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文艺应当描写叱咤风云的革命无产者形象的思想,提出了新的文艺要努力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正确命题。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文艺领域的创造性运用,是毛  相似文献   

12.
5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系统而深刻地阐明了我国革命文艺发展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成熟。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党的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几十年来,以《讲话》为集中体现的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导中国革命文艺从幼小到壮大,不断走向繁荣。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毛泽东文艺思想无论过去、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同各种机会主义错误路线斗爭并取得胜利的历史;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取得伟大胜利并日益发展的历史。毛泽东同志是最完全、最正确地代表了我们党的历史。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针;是世界人民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反对现代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伟大国家。但封建制度在这块土地上延续了二千多年之久,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才变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几千年来,生产发展缓慢,人民极端贫困。中国共产党就是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在这样一个灾难深重的社会里诞生并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起来革命的。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全面分析了世界革命和中囤社会的历史特  相似文献   

15.
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一八七五年写的《哥达纲领批判》这篇光辉著作,到现在已经整整一百年了。一个世纪以来、世界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蓬勃发展,对资本主义世界不断给予猛烈冲击,历史步伐正朝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他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中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过程中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毛泽东同志曾在陕甘宁边区战斗生活十三年。这十三年,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下,陕甘宁边区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领导中心,成为全国模范的根据地。研究和总结陕甘宁边区的历史,对于继承、发展毛泽东思想,牢固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研讨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意义非常重大。陕甘宁边区的历史经验内容是丰富的、广泛的,包括政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赶超有明确的出发点和指标,虽有片面性,毕竟使中国改变了积贫积弱的面貌。邓小平总结历史,依据国情,调整了赶超目标和方向。江泽民充分分析新一轮经济发展动力,设置了我国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城市的光辉道路,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革命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本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从中国国情出发,根据马列主义为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革命斗争提供的暴力革命学说,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它与俄国革命先夺取城市,后占领乡村是完全相反的道路。而恰恰是这条道路使中国革命不断地取得胜利,最后夺取了全国的胜利,完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毛泽东同志从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出发,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把统一战线提高到关系革命成败的“三大法宝”之一;阐明了毛泽东统战理论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学习实践邓小平同志新时期统一战线思想,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萌芽时期 ;新中国成立到 195 9年初 ,是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时期 ;195 9年末至 1976年 ,是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不断调整、充实和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