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锦犬报捷去,金猪踏春来。在春节这个中国人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日里,有的走亲访友,有的居家休整,还有的踏上了旅游的路程。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他们惦念着邻家孤老,他们守候在烟花燃放的现场,为社区中的居民过上一个祥和、安全、热闹的节日,他们付出了自己的时间、亲情和安逸。他们就是那些春节期间忙碌在社区中的居委会干部  相似文献   

2.
耀忠  秋天 《华人时刊》2012,(4):74-75
他们的年龄越来越大,他们的背包越来越重,他们走的路越来越远。他们是夫妻,又是外出旅游的好搭档,他们周游世界,喜欢用脚丈量天下。他们从北京出发,经南非好望角,到南极的冰雪世界,在亚马逊睡吊床,在大湿地游泳,在秘鲁的马丘比丘寻找历史,在印加古国看人生百态,在澳大利亚与篝火做伴。游历了欧洲、北美、南美几十个国家。他们就是在北京的普通退休干部张广柱和王钟津。  相似文献   

3.
周扬、何其芳文艺思想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史册上,书写在最前面的名字,应当是他们:周扬、何其芳。 人生是有限的。作为一个文学理论家、批评家,站在时代的潮头,领袖风骚的时日,也不是永恒的。但在周扬、何其芳艺术生命最活跃、理论思想最敏捷的时候,他们的文学理论批评生涯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一同升沉起伏,他们的命运就是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命运。而这,对于一个文学理论家、批评家来说,已经足够了。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历史记载下了他们的劳绩。  相似文献   

4.
陶华VS汤珂     
主持语:在这个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怀揣小小的梦想在自己的圈子努力前行,生活中也会遇到挫折和考验,对于积极的人,考验会化为动力。本期为大家奉上一个不断奋斗而取得成功的励志故事,两位年轻人从对话中回忆他们的青春、他们的奋斗、他们所追求的文艺之梦,他们也曾经历彷徨、失落,而今他们经过踏踏实实十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就,从他们的脚步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真实。梦想始终在他们的生活中若隐若现,最终他们将理想释放,把自己的梦与国家文化复兴的梦结合,开出了艺术之花。  相似文献   

5.
周茜 《金陵瞭望》2009,(10):38-39
“在南京解放的历史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如雨花石般绚烂多姿、坚硬无比,却叉如无名草般默默无闻、鲜为人知,他们用智慧谱写了一曲如虹的浩歌,他们用行动成就了一页光辉的篇章。他们就是始终战斗在国民党心脏地区的南京地下党。”  相似文献   

6.
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短篇小说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三位作家诞生在三个不同的国度:俄国、法国、美国。他们都是世界第一流的短篇小说家。他们的出身和生活环境又大致相似。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对小人物倾注了满腔同情。他们基本上都采用冷静而客观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他们都致力于短篇小说结构艺术、语言艺术的探索。然而,他们毕竟来自不同的国度。国情、人情以及个人经历与涵养的差异,又导致了三位作家不同的,或者说是独特的创作个性和风格。即便在大体相似的创作风格中,他们之间也保留着细微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铭文札记     
六月,姹紫嫣红的美丽校园。又一批毕业生要离校了。此时此刻,一种对母校的无限眷恋之情似乎陡然成倍地在他们心中增加了。留影、留影、留影,拍照、拍照、拍照……校园里,一簇簇身穿博士、硕士学位服的毕业生,一群群学业已成、充满青春活力的身影在游憩,在欢笑,在相聚。他们以母校的松柏,母校的楼群,母校的校牌,母校的幽径假山等为背影,拍摄着一张张将留给未来回忆的瞬间,啊!莘莘学子,殷殷真情。他们是想带走学习生活了近一千五百个曦红月白的母校……我为他们动情。我为他们高兴。我亦受他们之托。这些情如飞瀑的年轻人不畏艰辛,从八百里古…  相似文献   

8.
北大,保送。当这两个词连接在一起。我们几乎会立刻在脑海里勾勒出一张张架着厚厚眼镜在实验室里皱着眉头的学子们的面孔--他们曾经牺牲了多少玩乐的时间在各个竞赛中拼得名次,他们的父母为孩子倾注了多少的努力,他们走进北大的校门赢取了多少羡艳的目光。 然而,当我们真正走近一些有幸被保送的孩子们,他们给了我们另一种震撼,--合唱团里的歌手撒贝宁、漂亮的活力四射永远感谢挫折的黄思路、活泼可爱擅长游泳、滑冰、芭蕾舞的甄予斯--他们身上所散发出的人性的魅力,更胜过了他们的分数和奖杯,或更准确地说是他们所具有的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全面发展的素质使得这些奖杯捧取得更加轻松、更充满了笑声。而让北大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他们的或许更是奖杯与分数后面的这些轻松的笑声。 谁能被保送北大?--如果你在成长的同时有成绩,那么,下一个就是你。--编者  相似文献   

9.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掉在地上的天使,他们来到地上,那是因为他们的翅膀断了。在他还没有忘记天空的时候,他一直都想要寻找到为他缝补翅膀的人。这就需要在成人的世界里,没有再嘲笑孩子的青涩、唐突、莽撞,我们更应该包容他们,爱他们,鼓励他们缝起翅膀,重新记起天空。”——题记  相似文献   

10.
多元价值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呈现出淡化他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了他们的物质追求、增强了他们的个体选择,削弱了马克思主义信念,面对这种挑战,要从教育理念上突出对人的关注、要在教育内容上拓展时代元素、要在教育手段上注重隐性方式。  相似文献   

11.
多元价值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呈现出淡化他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了他们的物质追求、增强了他们的个体选择,削弱了马克思主义信念,面对这种挑战,要从教育理念上突出对人的关注、要在教育内容上拓展时代元素、要在教育手段上注重隐性方式。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与作文》2007,(5):10-10
小朋友,你听说过著名的政治家列宁、科学家居里夫人、文学家鲁迅、经济学家王亚南吗?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很多人都很敬佩他们。他们之所以成功,都跟他们从小就养成了勤学苦读的学习习惯分不开,这也是最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他们"即普通民众与"我们"即精英知识分子和文化官员看二人转的文艺观念是不同的:"我们"从认识、教育和审美的角度看二人转和看"他们"看二人转;"他们"则是从他们的情感需要看二人转。"从当事人的观点"看,"他们"在二人转的观赏中,既获得了情感的宣泄,又获得了情感的欢乐。二人转虽然在表演上有粗鄙、粗俗、粗陋的东西,但是"他们"所得的并非是这些,而是经由这些观赏得到了情感的释放和欢乐。  相似文献   

14.
“70年代生”作家在 2 0世纪末的中国文坛上刮起了名副其实的文学旋风。丁天、周洁茹、卫慧、棉棉、朱文颖、金仁顺………他们几乎每一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制造着中国文学的“喧哗与骚动”。作为面孔独特、才华横溢的一代作家 ,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热点”和英雄。他们对于世界的感知与表述方式迥然有别于前人 ,也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写作者。其独特性主要呈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 ,他们有着自由、放松、无所顾忌的写作心态。他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宽松、自由的文学语境里 ,在这里 ,他们目睹了意识形态以及其他各种文学禁忌被一个个打破的过…  相似文献   

15.
去年不少媒体刊登了一则消息:宁海县职教中心一个只有58名学生的职高班,竟然走出了34个自主创业的小老板。事实上,上海的职业院校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也不少。操作技能硬,接触社会早,有吃苦精神,这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在创业的道路上,他们走在了前面;他们的勇气、毅力、坚强令人钦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他们的风采。  相似文献   

16.
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使中国社会各阶层普遍感到了严重的威胁。中国新式知识精英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等人作出了各具特色的应对,从总体上看,他们这时的救国主张还是较为含糊、朦胧的,但他们都在努力寻找救国的方案,开始认识到对人民进行启蒙、提高国民觉悟的重要性,从而开始了他们改造国民性的伟大工程。而在教育人民和启发青年觉悟的问题上,这时他们所崇尚和提出的,仍然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民权学说,这也是他们在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中成为同路人的重要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飘雪 《北京纪事》2009,(2):20-23
90年代后期,北京的城乡接合地带成为进京打工人员的理想栖息地。他们成了这里的"主人",在这里居住、生活,进而结婚、生子。而他们的孩子基本都是黑户——他们出生于北京,却并非北京人,甚至也不能说他们是"中国人"。他们是连阳光都找不到的孩子。  相似文献   

18.
宋元以来,有关水浒的传说就在民间广泛流传,至今不息。水浒民间传说主要讲述了水浒英雄的出身来历、习武修德、人伦日用、战斗生活等方面的故事,其情节内容、思想倾向以及审美趣味都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厚重的生活化色彩。民众在塑造水浒英雄时,更多是从生活出发,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贴心人、带头人,既刻画了他们的疾恶如仇,又赞扬了他们的扶危济困;既突出其英雄侠义,更展现他们的平凡生活。较之小说,这些传说更多地反映了民众的基本价值观,反映了他们对“英雄”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期待。  相似文献   

19.
龙年春节期间的一天深夜,湖南省常德市的环卫工人杨明利、王志梅夫妇开始了他们一天的本职工作。和他们在一起干活的是他们的儿子杨超。  相似文献   

20.
《躁动》写一群生活在1940年代中后期的少年在刚能记事的年龄,就遇上了一场持续八年、严酷无比的战争,饥饿、贫穷、残暴与血腥的现实使他们不复再有欢乐的童年。故土沦陷、生灵涂炭、离乡背井的生活使他们成了失学的少年。但困苦和艰辛磨砺了他们的意志,战争和灾难催他们早熟。于是,在抗战胜利之后和新中国成立之前这黎明前的黑暗时期,这群乡镇少年在求学的过程中演出了一幕又一幕有声有色的活剧。他们倡议创办中学、智斗校长、与保安中队争运动场、为善良的老师打抱不平、惩治地痞、驱逐镇长、反抗滥施体罚的训育主任、惩罚克扣粮食的不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