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东水问计     
回顾当年在县、乡工作期间,请过不少专家、领导当参谋、做顾问,请他们在关键时帮助把握方向、提出高见、指导工作。李金和同志就是我在石坡公社任主任时请教过的一位。李金和系“三八”式老党员,曾任中共壶关县委常务副书记,离休后自愿安置回原籍壶关县石坡乡东水村。李书记长期在壶关工作,以深入群众、讲究实际、生活简朴的良好作风取信于民,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李同志”。李同志有一儿一女在外工作,平时家中只有他与老伴,时有客来,烟茶招待,十分热情。李同志说话幽默,记得我与公社朱书记每次去他家,见面他第一句话总是“贵客临门,改善改…  相似文献   

2.
杜牧的《杜秋娘涛》序中说:“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为李锜妾。”诗中写道: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 老濞即山铸,后庭千蛾眉;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后面自注说:“劝君莫惜金缕衣……李锜长唱此词。”也有人说,是李锜爱听杜秋娘替他唱这首词。就杜牧诗中的“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两句来看,应该是杜秋娘替李锜唱的。 李锜是一个骄奢淫佚的藩镇割据者,他的姬妄很多,杜秋娘不过是“千蛾眉”中的一个。杜秋娘端起杯子替李锜唱《金缕衣》,无非是替他助兴,劝他尽情淫乐而已。试看《金缕衣》全诗:  相似文献   

3.
四十年前,在武汉,活跃着一支特殊的文艺队伍?这就是深受抗日军民欢迎的《孩子剧团》。这个《孩子剧团》,是在敬爱的周付主席的亲切关怀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革命儿童团体,曾被茅盾同志誉为在抗日的血泊中诞生的一朵奇花。今天,作家陈模同志又艺术地再现了他亲身经历过的这段革命斗争生活,把一朵令人神往的奇花,呈献给急待繁荣的儿童文苑。  相似文献   

4.
抗战期间少年儿童抗日团体风起云涌,其中被誉为“中国儿童界三大明星”之一的“孩子剧团”宣传活动卓越,受到周恩来、郭沫若、茅盾等革命领导人和文化名人的关心,这其中就有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孩子剧团”是抗战期间冼星海帮助最多的少年儿童抗日团体,他与“孩子剧团”的交集主要发生在武汉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他曾多次教授“孩子剧团”唱《游击军》《在太行山上》等歌曲,指导“孩子剧团”参加演出和开展歌咏活动,还为“孩子剧团”团员走上艺术道路提供帮助等。冼星海的音乐教育思想也影响助推了“孩子剧团”后期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5.
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正气歌》 彭德怀同志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的命运是众所周知的。他在这次会上遭到错误批判以后,便悄然离开了中央领导岗位,深居北京西郊的吴家花园,过着“闭门思过”的生活。1965年9月恢复工作,毛泽东同志委以西南三线建设付总指挥的重任。临行前,毛泽东同志在同彭德怀同志的淡话中,充分肯定了他的历史功绩,甚至表示“也许真理在你那边”,“我过去反对彭德怀同志是积极的,现在要支持他也是诚心诚意的”。他的“问题”应该算是已经结束了吧?孰料1966  相似文献   

6.
为革命的功利主义一辩 李敬敏(中文系教授) 前几年有人对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所倡导的革命功利主义极力指责和非难,认为“片面和狭隘”。对此、应该为之一辩。 的确,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是毫不讳言地提倡革命的功利主义的。他说:“唯物主义者并不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一生酷爱古典诗词,自然对古代的诗人词客感情特厚,而在所有的古代诗人之中,毛泽东最喜欢的莫过于“三李”,“三李”之中,他最爱李白,李白以其豪放而飘逸、瑰丽而雄奇的浪漫文学交响诗赢得了这位天才巨人的青睐,《梁甫吟》、《蜀遭难》、《梦游天姥吟留别》、《下江陵》、《赠汪伦》、《将进酒》、《鸣皋歌》等等都是毛泽东一生钟爱的作品,有的被多次划圈,有的对其发表过非常精辟的评论,有的则用他大气磅礴、豪迈奔放的草书直接抄录下来,甚至有时情不自禁地将李白的有些作品书赠中央常委同志。豪放的个性、充沛的激情、独步古今的  相似文献   

8.
提起山西省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薛麦喜同志,老年朋友说:“他就是闲不住!”熟悉他的年轻人说:“他比我们干得还欢!”语气中,都包含着钦佩与尊敬。 是呀,论年龄,他今年已经68岁了,也该歇歇了。论事业,他也算是“成功人士”,对社会对自己都可以“交代”过去了。老薛16岁参加工作,曾任山西省文化厅文化处长、艺术处长、山西省群众艺术馆馆长、《晋阳文艺》主编等职务;主编过大型专著《山西民俗》、《山西民间艺术》、《山西锣鼓》和黄河文化丛书中的《艺术卷》、《民俗卷》、《民食卷》;两次率领山西民间艺术团赴日本和欧洲演出,获得成功;还发表过“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实践与思  相似文献   

9.
方纪同志的小说《来访者》,在一九五八年第三期《收获》上发表后,立即受到反动文痞姚文元的诽谤和攻击,并由此掀起了一股刁难方纪同志小说作品的浪潮。十年后,姚文元在一九六八年臭名昭著的“二·二一”黑讲话中,再度对《来访者》进行指责;“四人帮”在天津的那个黑干将也直接插手,兴风作浪。于是,方纪同志和他的作品一并遭到了“四人帮”的残酷打击和迫害。今天,方纪同志已恢复工作,他的作品也已从“毒草”行列中解放出来。但是,研究一下姚文元为什么把《来访者》打成毒草,《来访者》为什么不是毒草,这  相似文献   

10.
徐开垒同志是人们熟知的散文作家。早在学生时代,他便酷爱文学,开始了创作活动。十四岁那年,在叶圣陶主编的《新少年》半月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两个泥水匠》。以后,曾在柯灵主编的《文汇报》副刊及《鲁迅风》、《春秋》、《译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散文和诗歌。四十年代担任文艺杂志和报纸副刊编辑工作,从此走上文学道路。建国后,长期主编《文汇报·笔会》。虽然,他也创作过小说、诗歌,但主要的还是在散文艺苑里辛勤笔耕,获得累累硕果。冰心同志说他是一位“功力很深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集《雕塑家传奇》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反映了他四十年来散文创作的艰辛历程和成果。诚然,四十年在历史长河里不过是一瞬间,但它跨越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设新中国、十年内乱和粉碎“四人帮”五个时期,这对于经久在崎岖道路上跋涉的旅子来说,就不是很短的岁  相似文献   

11.
1965年秋季一个周末的晚上,武乡县秧歌剧团在长治市大东街工人俱乐部演出《小二黑结婚》。开演之前,我和晋东南地区文教局的刘相文等几个同志拿着剧团赠送的优待票,刚登上台阶准备入场,突然发现赵树理也挤在人群中,准备入场看戏。刘相文慌忙同他打招呼:“老赵,快上来。我这儿还有几张票。”这时,不知谁插了一句:“人家是大作家,这儿又演的是人家的戏,票不票无所谓。”赵树理却很认真地答道:“我已买好了票,不用啦。”我们相互握手一块儿入场之后,赵树理再三向晋东南地区文教局刘相文等同志打招呼:“不要惊动任何人,悄悄…  相似文献   

12.
皮影戏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始于汉,兴于唐,胜于宋。史书《东京梦华录》中就已对皮影有了比较详细的记载。 路联达原是北京皮影剧团副团长,他几十年从事皮影艺术工作,直到退休后的今天,他也从未间断过对皮影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弗洛伊德在《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一文中,谈到达·芬奇作画,引了达·芬奇一个学生的话说:“当他着手绘画时,他好象一直是战战兢兢的,他从来没有完成过任何一幅已开始了的作品,他那样敬重艺术的伟大,他在其他人看作是奇迹的他的作品中发现了缺点。”(《弗洛伊德论美文选》第46页,新知识出版社)这就是说,达·芬奇始终不满足于自己的作品,始终在修改。我读李衍柱同志的《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史纲》,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著名作家、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同志,为了弄清明末历史问题和批评郭沫若同志的《甲申三百年祭》,发表了一组文章:《李自成为什么失败》(1979年11—12月香港《文汇报》),《论<圆圆曲>》(《文学遗产》1980年第1期),《评<甲申三百年祭>》(《文汇月刊》1981年1—3期)。姚雪垠同志本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心情,继承郭老五四时代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精神,运用大量史料,辨正李自成农民起义的一些重要史实,批评《甲申三百年祭》的疏漏和错误。但他评论的问题不限于《甲申三百年祭》这本小册子,还批评郭老的治学态度和方法,评价郭老的学术活动,以及批评一种“不严肃的、对历史和读者不负责的学风”。  相似文献   

15.
在抗日战争时期,由刘、邓率领的一二九师在晋东南一带,而沁源则是决死一纵队和太岳区党政军首脑机关驻地,邓小平曾四次到沁源指导工作。 邓小平第一次来沁源的时间是1939年年底,邓小平和刘伯承师长来到决死一纵队了解反击阎锡山投降妥协反共的斗争准备工作。关于这一次的沁源之行,薄一波在《领袖、元帅和战友》一书中回忆道:“当时我和母亲正住在阎寨村。  相似文献   

16.
“吴涤清”这个名字对温州人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了,作为一位著名的歌手,曾经演唱过诸多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他的演唱会在当时创下过连演逾五百场的纪录,从第一张个人专辑《梅兰、梅兰我爱你》到2005年的精选《吴涤清20年精选集——无敌》,总共发行了12张专辑,一直深受大众喜爱;而作为一名商人,他曾经成功将香港休闲服装品牌“佐丹奴”及国际珠宝品牌“谢瑞麟”引入温州,掀起了强大的风尚潮流,并于2000年创立“爱是唯一”珠宝品牌,以优雅的品牌形象迅速发展成行业的主力军。他是一名流行歌曲艺术家,也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他总能在这两种角色之间自如地游走。很快地,他将会带着全新演绎的《吴涤清发烧无敌》来震撼我们的耳朵,续写着他的传奇。  相似文献   

17.
王学钧同志在《“二巳传道”考辨》(以下简称《考辨》中,以详实的材料,考证出李龙川所说“将来天下,二巳传道”的真实含义,是指定黄葆年、蒋文田作他的法定传人。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论断,尤其对研究刘鹗与太谷学派的关系更为重要。我完全同意王学钧同志的分析推论,只是有几点情况,觉得有必要作一些补正。  相似文献   

18.
看了许凌云同志的《论先秦诸子的伦理观》(《见广西师范学院学报》一九七九年第二期)一文,觉得许同志对先秦诸子在伦理方面的继承关系的分析是中肯的,但对其中的个别提法有不同的意见,本着百家争鸣的原则,我们想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其一:关于“所谓‘仁者,爱人’,不是宗族的爱,而是社会的爱,即阶级的爱,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爱。”许同志是如何得出这些判断的呢?他的文章中写道:“孔子对仁下过许多界说,所谓‘克己复礼为仁’,‘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尤可看出其仁的实质。”  相似文献   

19.
《史记》不仅是一部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文学名著。在《本纪》、《世家》、《列传》里几乎篇篇都是精采纷呈,究其因,各篇都有极其突出的细节描写,而其共同特点,就是“奇”。西汉大文学家扬雄说过,“仲尼多爱,爱文也,子长多爱,爱奇也。”司马迁爱的是奇人奇事奇文奇功,各类人物、事件,不论正反,在他的笔下,都有一种不同凡响的奇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说过:“郑振铎兄创办《儿童世界》,要我作童话,我才作童话,集拢就是题名为《稻草人》的那一本。”他的第一篇童话《小白船》发表在《儿童世界》第一卷第九期上。1922年,他共在该刊发表了19篇童话,以后又写过20多篇,合计43篇。这些童话分别结集为《稻草人》(1923年)与《古代英雄的石像》(1931年),此外还有《鸟言兽语》、《火车头的经历》等篇收录在《四三集》中。 叶圣陶童话全系作家独创。鲁迅曾赞誊《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郑振铎认为《稻草人》“在描写一方面,全集中几乎没有一篇不是成功之作”。叶圣陶童话正是内容与形式双美的杰作,它的出现是中国艺术童话成熟的标志。叶圣陶自己也对郑振铎这样说过:“我之喜欢《稻草人》较《隔膜》(叶圣陶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引者注)为甚,所以我希望《稻草人》的出版,也较《隔膜》为切。”叶圣陶之所以如此偏爱他的童话,因为这是他献给“最可宝爱的后来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