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杰 《老友》2009,(5):42-42
老伴爱好广泛,读书、写稿、琴棋书画无一不爱,我常调侃他是个"杂家"。他倒能借题发挥,说能称得上"家"的人,身边该有个好"秘书"。  相似文献   

2.
英语笑谈     
中文注释:谁的错?一个重要的商人被邀请去另外一个城市做一个20分钟的演讲。他非常忙以至于没有时间写他的演讲稿。所以他就让秘书从她桌上的一本演讲集中整理出一篇演讲稿。秘书打好了演讲稿,商人在上飞机前取走了稿子。但当他演讲时,却花了一个小时,后来听众也变得非常疲倦和厌烦。商人回到办公室后,对秘书抱怨这件事。“我告诉过你这是个20分钟的演讲!”他严厉地对秘书说。“我给你的演讲稿没有错啊。”她回答说,“一份原件和两份复印件。原件是给你读的,两份复印件是等你审核后存档的。”  相似文献   

3.
我和老伴都年近六十。一双儿女成家立业,前年女儿又给我们添了个小外孙,周末或节假日全家相聚,欢声笑语充满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一个周末,孩子们打电话说不回来了,我便和老伴商量;吃点剩饭算了。老伴不咸不淡地说:“随便吧,如果拿根麻绳把脖子扎起来,连剩饭都免了。”我一听话茬不对,扭头一看老伴阴着脸,便又随口说:“不就为吃剩饭嘛,至于这样。”他大声反驳说;“我都‘连降三级’了,连说句话都不行吗?”我被他噎得说不出话来。但事后仔细想想,这些年确实把老伴给忽略了。刚结婚那阵子,吃什么我们总是两人商量着做,我炒…  相似文献   

4.
老人的心愿     
翁志刚 《社区》2005,(7):54-54
小区有个老人姓刘,叫什么名字很少有人能说得上来,人们都称他刘师傅。刘师傅70多岁了,背有些驼,耳朵也有点不灵便。每逢天气好的时候,他总是和老伴走到楼下的草地上去晒太阳。小区里的很多人都认识他,老俩口往那儿一坐,会时不时有人走过来跟他们打招呼,有时还会聊上一会儿。接触多了,大家就知道了他们有三个儿女,据说都生活得不错。但是没有一个人见过他们的子女。一天,邻居张阿姨买菜回来,看见刘师傅一个人坐在草地上,就走过去问道:“刘师傅,一个人啊,老伴呢?”刘师傅侧过耳朵,用拿手比划着说:“大儿子住院,老伴过去帮忙了!”“您儿子是……  相似文献   

5.
胡子民 《社区》2012,(18):1-1
我从单位外出办事,刚出门口,便被一位老大爷叫住,他说老伴生病住在医院里无人看护,他和老伴还没吃上早饭,问我能不能去附近超市给他们买几个包子?望着老人恳求的目光,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当我把热气腾腾的包子送到老人手里时,他连连道谢,非要我的联系方式不可,我笑笑说不必了。  相似文献   

6.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智力很好,人也很聪明。但是学习成绩老是上不去。仔细观察过他一段时间,我发现他上课时眼神老是不对劲,自习课上也是眼睛盯着书,半天不翻一页,我在他身后站老半天他都发觉不了。我断定他心里有事,不能把全部心思用到学习上。于是我在他的周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你不认为你和老师是知心朋友吗?能不能把你的心事说给老师听听,看看老师能不能帮你?”  相似文献   

7.
顾盛杉  丁玲玲 《老友》2011,(12):65-65
83岁的汪君杰退休前在江苏姜堰市人大从事秘书工作。他与老伴李永珍生了两儿一女.一家人和美地过着幸福生活。去年.汪老从电视上得知今年是建党90周年.于是就开始寻思怎样来表达自己对党的感恩之情。他说:“党对我们恩重如山,我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我的感谢呢?于是我在家里左思右想,后来灵机一动,想到写点东西歌颂党、歌颂祖国。”  相似文献   

8.
卖红薯古人说:“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我想,“不为民作主”的人,未必就能卖得好红薯。人民给他权力,每日每月每年供他衣食住行,还不肯为民作主、为民办事,他能卖得好红薯吗?要做个好商人,首  相似文献   

9.
张志超是太原市杏花岭区离休干部。今年已77岁高龄的老张身体健壮,思想愉快,他起居有序,生活规律,跑步、种地、打门球、参加老年骑游队、在老年大学任教、挥毫学书……经常乐乐呵呵,他说:“我之所以能有今天晚年的幸福,主要是因为有个再婚的好老伴,好老伴又带来个好女儿。” 老张是1981年和现在的老伴阎俊清再婚的。他们各有4个子女,本文介绍的好女儿韩建明是阎带来的女儿,在8个子女中排行老五。建明今年35岁,在杏花岭区副食公司办公室工作,兼任机关支部书记和基层联合支部书  相似文献   

10.
刘希 《老友》2015,(1):42
儿子在北京念完大学后留在北京工作,我和老伴本指望他能回来安家立业,让我们享受儿孙绕膝的幸福,但他说在北京生活习惯了,以后就在那里安家落户。我想到我和老伴将会在人生一半的时间里过着空巢生活,心里很不是滋味。老伴倒是看得开,常安慰我说:"儿子长大了,有他的想法,我们做父母的,没有必要绑住他的脚。"尽管这样,我对儿子的怨气还是不能一下子消除。为此,我还跟儿子吵了几次。本来退休  相似文献   

11.
赵仰山先生是我省有名的摄影家,已是80多岁的老人了。他在太原市老军营一个宿舍大院住。进城办事,不乘车,也很少骑自行车,大多数情况是开“11”号来回跑。大家部说他身体健康精神好。我想,他肯定有一套健身之法吧。这不,最近他给我送来一本他编写的《长寿百岁》的书(山西科技出版社出版)。我说:“书,过后一定好好拜读。但我现在要说,你这样高龄,笔耕不已,就说明你是健康老人。” 书不厚,不过7万字。第二天,我便将它读了一遍。该书给人一个深刻的印象,即作  相似文献   

12.
星期天的早上,妈妈叫我把书包整理好。妈妈说:你的书包太重了,仔细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多余的书可以拿出来的。”我把书一本一本地拿出来翻看着,唉,该拿出哪些书好呢?忽然,我听到一个细小的声音:小主人,你可不能把我拿出来呀!要是你把我拿出来了,星期一的科学课你可就上不成啦!”哦,原来是“科学书”在说话。“科学书”刚说完,又听见“综合阅读书”说:小主人,你也不能把我拿出来呀!你不是常说不会写作文吗?我可以帮你呀!”这时“,语文”“、数学”、“英语”书一起站出来说“:小主人,你千万不能把我们拿走,我们可是最重要的哟!”话音刚落,语…  相似文献   

13.
星期三,我看到赵仔旭的书包鼓鼓的,便笑着对他说:"你的书包该‘减肥’了!"他笑了笑,什么也没说。要上美术课了,可我美术书没带,我对赵仔旭说:"借我用一下美术书?"他爽快地说:"自己拿。"我就在他的书包里找,一大堆东西,很不好找,我边找边想,他的书包怎么还没"减肥",找本书也这么难?我一本一本地找,嘴里还念念有词:"找本书实在是太难了!"哇,终于找到了,我高兴地叫起  相似文献   

14.
我的老爸真奇怪。在公司的员工眼中,他是个“成功人士”,因为他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在妈妈眼中,他是个“可爱的老公”,因为只要他在家,一定哄得妈妈像喝了蜜似的幸福;而在我眼中,他是“读不懂的书”,因为他实在难以琢磨。说他疼爱我吧,的确是的。从小我走路的姿势就很难看,一点也不像个女孩子——弓腰耸背的,为了纠正我的不良习惯,爸爸专门送我去学“跆拳道”,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也不管工作有多忙;说他心狠吧,的确是的,看到我练“跆拳道”时摔得哇哇大哭,也没有哄过我一次,还比不上教练呢!最可气的是,有一次他还不让教练给我擦眼泪。时间上,说…  相似文献   

15.
李树林 《老友》2012,(3):54-54
案例1:空巢老人秦大爷,接到一个电话,问秦大爷还记不记得他是谁。秦大爷前几年回过一次故乡。三表弟的小儿子黑子,常围着他转,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秦大爷一心想着是黑子,便高兴地说:“黑子。你总说要来城市里看看。”电话里说:“我是黑子,这次真进城了。”秦大爷兴奋地说:“我就盼着能有个三亲四邻的来看看我,快来家吧。”  相似文献   

16.
养龟之乐趣     
老伴从海边买了一对小海龟,比铜钱大一些,在一只黄色的小提筐里盛着。我见后有些不悦。心想:我身体不佳,整天病歪歪地自顾不暇,哪有心情管这小东西!老伴见状忙说:“千里迢迢给你弄个小玩意,你却不乐意。得,你不管我管。”说得倒轻巧,他一上班  相似文献   

17.
兰州方言给予句中的“给”——兼谈句子给予义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零兰州方言里的给予句式只有一种,即:N_1+给+N_2+V+给+N_3。如“我给他送给一本书”。这种句式中至少得有两个“给”字出现,有时还可以三个“给”字同时出现:“我给_1 他给_2 给_3 一本书”。我们把这三个“给”字依次记作“给_1”“给_2”“给_3”。普通话里的给予句式可分为下列四种: S_1 N_1+V+给+N_2+N_3 (我送给他一本书) S_2 N_1+V+N_3+给+N_2 (我送一本书给他) S_3 N_1+给+N_2+V+N_3 (我给他写一封信) S_4 N_1+V+N_2+N_3 (我送他一本书,我给他一本书) 以上四种句式都只出现一个“给”字,或者不出现。为了便于和普通话比较,我们先假定普通话里也有给_1 给_2 给_3:给_1出现在S_3里,给_2出现在S_4里,给_3出现在S_1和S_2里。显然,这三个“给”一般是出现在不同句式中的,往往不同时出现在一种句式中。  相似文献   

18.
刘娟 《老友》2012,(5):42-42
老伴今年刚过60岁。自从去年退休后,一向性格温顺、仪态绅士的他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经常在家发脾气。有时我说他几句。他便好几天不言不语。更气人的是,有时他还因为赌气拒绝吃我做的饭菜。独自下馆子吃饭,并时不时地上演一出“离家出走”,不声不响地跑到女儿家小住几天,要不是女儿打电话来告诉我。我还为他“走失”而担心呢!一开始,我体谅老伴刚退下来的心情,知道他不习惯无所事事的生活。因而总是尽量迁就他,然而几个月过去了,老伴却没有多大改观,仍然沉默少语,心情忧郁,对生活百无聊赖。有几次,我说他生活态度有问题,他听着生气了,好几天都不愿跟我说话。  相似文献   

19.
娱乐广场     
幽默笑话与把房子固定住有个醉汉回家用钥匙开门,可是半天钥匙也没插进锁眼,一名警察刚好巡逻经过,便走过来说“我来帮你开门,好吗?”“谢谢你,”醉汉回答说,“其实,只要你能固定住房子,别让它转来转去,我自己就能打开。”(冬丰)吃白食的横理一个人走进早点铺,喊了一声:“给我来3碗豆浆!”堂倌立刻照办。然后,这个人又叽咕道:“我不要豆浆了,给我换成两根油条吧!”堂倌又给他换来了两根油条。他吃完油条,擦擦嘴就往外走。堂倌急忙拦住他,要他付钱。他把眼一瞪,说:“为什么要钱?那油条是我用豆浆换的呀!”堂倌说:“可豆浆你也没给钱呀!”他眼…  相似文献   

20.
儿子搞装潢,当地村镇远近闻名。十里八乡的用户频频慕名光顾,三村五地的工匠纷纷集于他的麾下。儿子这样有出息,我这个当老子的心里自然十分欣慰,但同时也更为儿子的事业能不能常兴不衰而挂心。因此,我特意为他策划了个“十六字训”,让他身体力行。这十六字是:本分做人,诚信经营,轻财重义,事事问心。儿子挺高兴,让我用隶书裱成条幅挂在墙上,说是要作为“座右铭”。可是,过了些日子,有一天我又跟他谈论这个话题,他却神情浮躁,还看着我发笑。对此,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向老伴讨教。不料老伴一听,笑得两眼流泪,说:“怪不得人说傻瓜无心,原平街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