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日腌菜香     
正天冷了,母亲托人从乡下捎来一些瓶瓶罐罐,都是母亲亲手做的腌菜。打开瓶子的一瞬间,那熟悉的味道就扑面而来,如同母亲那温暖的怀抱,包围着我,一下子就把我带回遥远的故乡……故乡的冬天仿佛是从腌菜开始的。当家家户户从墙角拖出大大小小  相似文献   

2.
盛芳 《社区》2014,(16):51-51
前些天,母亲从乡下来看望我。望着空荡荡的阳台,母亲说:“种点菜吧,新鲜蔬菜有助健康。”我说:“可我不会种啊!”母亲说:“那我教你吧。”  相似文献   

3.
秋雨 《今日南国》2007,(20):62-63
我的罗曼史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女朋友是"租"来的,但我却找到了一生的最爱。母亲的那颗心只有我才最为理解。自9年前父亲去世后,母亲含着泪将一个个攒起来的鸡蛋换成钱供我们兄弟俩读书,不到16岁的弟弟在我升入高中时便辍学打工了,母亲为此流了几夜的泪,直到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母亲才露出从未有过的笑容,她把家里的大半积蓄拿出来给我说:"伢,城里不比咱乡下,吃穿不  相似文献   

4.
《可乐》2006,(9)
婚后,她固守着"三点一线"的生活,上班、做饭、晚上给丈夫适度的温存。偶尔,她也会翻翻菜谱,学做一两样可口的菜肴。因为她坚信,要拴住一个男人的心,首先要拴住他的胃。但丈夫的筷子总伸向那盘野山椒炒肉。她知道,丈夫2岁时,父亲病故,贫寒的母亲便从山上摘来野山椒,再捉来蚂蚱炒成菜,让他解馋……记得第一次去他家,他母亲就拉着她的手说:"我儿子念旧,天天要吃野山椒炒肉,所以我  相似文献   

5.
母亲在乡下,买衣服很不方便。每次打电话给母亲,总会问一下她最近缺什么,回家时好带回去。可母亲总是淡淡地拒绝,说:“我年纪大了,原来的衣服就够穿了,家里也不缺别的。你的钱就存起来,多吃点好的给自己补补身体。”于是,我每次便真的空手回去,也从来不知道母亲喜欢什么颜色、穿多大尺码的衣服。  相似文献   

6.
中午,我在食堂吃完饭便匆匆赶回教室。路过楼前的通报栏时,出于一种班干部敏感的荣誉心,我停住了脚步,将目光集中到那些张贴的“通报”上。和往常一样.我没有发现我班同学的名字。正当我准备离开时,发现身边站着一位五十多岁的乡下妇女。她瘦弱的身躯、疲惫的神态,让人一眼便认出是哪位同学的母亲。只见她被雨水打湿的头发贴在爬满皱纹的前额上,挽起来的裤管上沾满了泥巴。  相似文献   

7.
我的母亲是位60岁出头的农村妇女,她和父亲在乡下种了5亩地。我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有了自己的家,母亲便被我们接进了城里。为了尽一份孝道,我们总是将家务活尽可能地做完,从不让母亲插手。母亲在初来乍到的日子里总是显得焦躁不安,她常常一个人一会儿站在窗旁观望城市的高楼大厦,  相似文献   

8.
回家的路上,妻神秘地说,今年除夕年夜饭她要进行一项重大改革,必定让我感动半天。我不信,说她故弄玄虚。她说走着瞧。从城里回到家,熟悉的小院洒满温暖的阳光。母亲听到门外的说话声拍着身上的灰尘,笑着走出厨房奔院门而来。女儿甜甜地叫一声:“奶奶。”便扑了过去。进了门,女儿就嚷开了:“哪儿有茶叶蛋的香味?好香哎。”母亲拉着女儿的手:“就你鼻子好使,快进屋吃,赶了路,肚子肯定饿了。”每年三十这一天,母亲都要拿自家鸡下的鸡蛋,煮上满满一盆茶叶蛋让我们吃。稍事休息,妻子对母亲说:“妈,您已把菜都洗好了,我来炒菜…  相似文献   

9.
幽默放送     
《21世纪》2009,(7):44-45
我把丈夫变成了百万富翁 “我把丈夫变成了一个百万富翁。”一个女人告诉她的朋友。“那他结婚前是什么样的呢?”朋友问。“那时他是个千万富翁。”  相似文献   

10.
轻松一刻     
《社区》2005,(16):63-63
看家本领一农民头一次进城打“的”。他怕城里的出租车司机“宰客”,到站时拿出螺丝刀边剔牙边问“:多少钱?”只见司机拿出一把菜刀边刮胡子边说:“你看着办吧!”处方一个女人到药店去买砒霜。药剂师问她“:您要砒霜作何用途呢?”“我要杀了我丈夫。他和别的女人有染。”那女人狠狠地说道。“那我可不能卖给您。就算您丈夫对不起您,您也不能把他杀了呀!”药剂师说。结果那女人从包里掏出一张照片,照片上那个依在她丈夫怀中的女人正是药剂师的妻子。药剂师看到后,脸色苍白,沉重地说了一句话“:原来您已经拿到处方了。”找发卡一架飞机在空中…  相似文献   

11.
吴小毛 《老友》2011,(3):28-29
我母亲今年93岁,生活由我们6个儿女轮流照顾。大家都为母亲身体尚好而庆幸,惟一感到不悦的是,母亲随着年龄增大,越来越爱唠叨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能让她说上半天,而她熟悉的话题一说开,更是滔滔不绝。有几次,我见她又要对我"长篇大论",便有意躲到阳台上。  相似文献   

12.
史蒂夫是独生子,自从父亲去世后,史蒂夫便和母亲相依为命。史蒂夫从美国休斯敦大学毕业后,在加州开了家小公司,生意还不错。本来想将住在加州乡下的母亲接到加州城里来住,但母亲又舍不得离开她跟父亲一起住过的房子。因为忙碌,史蒂夫有时一个月才回一趟乡下,去看望母亲。有一次,史蒂夫刚将汽车停在院子里,还未进家门,便听到了母亲的说话声。母亲在跟谁说话呢?一向喜欢独处的母亲,可是很少跟别人来往的。史蒂夫悄悄地走进家门。发现母亲在跟一只猫说话:“安娜,快将这些奶酪吃完,那里还有很多面包呢。”  相似文献   

13.
那天走进东京大学出版书店,一位40岁模样的女职员接待了我。交谈中得知她叫山腰女士,我称她为先生。后来,她成了我的房东,熟悉后告诉我说,在日本只有教师、律师等有身份人才享得起“先生”这一尊称,她说她与我母亲年龄相仿,可以叫她“妈妈”。看见我诧异  相似文献   

14.
父亲的谎话     
我常被父亲的谎话“蒙骗”,有时被骗得很深,回想起来就心疼。我出生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那时,在川北县城工作的父亲,对造反派无能为力,便躲到乡下与我们一起过清闲的日子。乡下虽没有城里那样乱,但生活很艰苦。母亲对父亲不愿参加派系斗争很理解,这份情感不是用语言来表达的,而是用行动来体现的。那年月,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只能勉强糊口,靠南瓜、野菜、山芋干度日,但母亲总是想方设法,给父亲买点劣质的“老白干”,每天保证一个下酒的鸡蛋。然而父亲却常常对我说他肠胃不好,消化不了“,吃一个鸡蛋就会生病”,于是,每天他都要和我平分着…  相似文献   

15.
短信传真情     
60岁的母亲住在乡下,我说给她买部手机,可她坚决反对,总是说乡下老妈子,带着这玩意儿,还不得让人笑掉大牙,我反复劝说也没用。每次往家里打电话,家里的固定电话老是线路出问题,于是不得不往兄弟姐妹家全打一遍来询问母亲的近况,这没少用了话费不说,而且又听不到母亲的声音。为此,我就决定非得给她老人家买部手机不可,以便相互之间报个平安。  相似文献   

16.
祖孙情深     
小城连片供热,居室温暖如春。每到冬季,俺总把母亲从乡下接到城里居住。老母八十有七,身体硬朗,一般家务活不在话下,有时甚至还要下地薅草锄田,劝也劝不住。没办法,只好把那一亩(1亩等于667平方米)“口粮田”全退了,才“断”了她老人家下地的这条“路”。  相似文献   

17.
接到母亲的电话时,我正在公司楼下餐厅吃午餐。手机屏幕上那个熟悉的电话号码一闪,我的心里便微有些暖意。母亲用略带沙哑的温柔嗓音念出了一串手机号码,告诉我她换了手机,这个住宅电话就要报停了。  相似文献   

18.
我把乡下的母亲接到了城里。我在苏园新区买了一套住房,有宽敞的院落和理想的车库,还狠下功夫装修了一番。现在条件好了,房子越换越大,车子也越换越漂亮了。母亲在乡下操劳了大半辈子,我把她接过来久住,也算尽一份孝心。  相似文献   

19.
母亲种菜     
《社区》2007,(2)
我接母亲进城跟我们一起生活,离开乡下时,母亲最舍不得的就是菜地。能带走的都带走了,望着她的菜地,母亲一脸的舍不得。  相似文献   

20.
和居住在乡下的婆婆真正相处的日子是在我生小孩子“坐月子”期间。在这之前,众姐妹时常关心地问我和“乡下婆婆”相处得是否融洽,也有人向我诉说她们的“乡下婆婆”的种种不是。那时她们的诉说,曾吓得我忧心忡忡。生小孩之前,曾和婆婆见过两次面。一次是和丈夫确定恋爱关系后,那天,婆婆正在田里插秧,我跟在丈夫身后,走在高低不平的田埂上。丈夫高声喊:“妈,我把小平带回来啦。”我一不留神,一个趔趄跌坐到水渠里。婆婆看见丢下手中的秧把急忙跑过来。丈夫见我的狼狈相,笑着说:“叫你别穿高跟鞋,你不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