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侗族短篇小说选》是新近出版的侗族作家小说集。这不管是在侗族文学史上还是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上,都是一件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事。侗族是个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由于他们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其文学是由民间口头文学构成的。这种状况基本持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宣告结束。在“文化大革命”前,出现了一批侗族作家,就在他们的创作刚刚起步,初见成效的时候,十年浩劫迫使他们终止了笔墨。粉碎“四人帮”后,侗族文学又重获新生,一批年青作家迅速成长,他们和“文  相似文献   

2.
如同每一个古老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一样,在浩如烟海的侗族民间文学里,流传着众多的神话传说。侗族远古神话传说也“是初民的知识的积累,其中有初民的宇宙观,宗教思想,道德标准,民族历史最初期的传说,并对于自然界的认识等等。”侗族远古神话传说内在的一贯精神,是侗族民族精神最原始、最直率的表现,也是孕育后世侗族美学的基因。 一、从混沌到有序的美 鲁迅说:“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明解释之:  相似文献   

3.
侗族是中国古百越民族的重要成员,千百年来在与自然与生态环境适应的过程中创造出了“侗族大歌”这一优秀的口承文化,并在2008年成功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的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的总称。它所承载和传递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人伦礼俗、智慧精髓等至关重要的文化信息。丰富的侗族大歌曲库表明,侗族大歌乃是一部极其珍贵的“侗族社会百科全书”。由于受全球化的影响,“侗族大歌”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对“侗族大歌”的生存困境及其保护对策进行思考和规划。  相似文献   

4.
侗族歌谣艺术源远流长.在分期断代问题上,《侗族文学史》的划分方法顾及了文明进程的时间性则疏离或简略了空间性,即仅倚重历时性(时间性)意义上的“蒙昧→文明”认识套路与思维定势,在编写体例、书写模式、价值理性的把握上,强调民族艺术与主流艺术的对接与保持一致,留下了民族性诉求及“原生性”①地缘体认特征得不到凸显甚或缺失的遗憾.这篇文章则以具有民间“诗史”和“诗论”品格特征的“养心”②论的形成轨迹为依据,即依据“工具性功能→伦理性功能→审美性功能”的形成过程,把侗族歌谣艺术的历史源流与演进轨迹分为“原始文化时期、古代文化时期和泛历史文化时期”三个阶段,并作了相应的描述与梳理.依据的立足点在于认为一个民族的原生性文化存在,有如人类学家怀特所说的乃是一种“空间—时间实在过程”,“受着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制约.”⑦由于持论的逻辑基点不同,结论自然“背离”④了《侗族文学史》的分期断代说.  相似文献   

5.
侗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主要成员之一。据1990年第4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侗族总人口为2,514,014人,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居第11位。侗族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侗族的文化教育还比较落后。侗族教育的滞后,必然极大地制约着侗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侗族人民走向现代化的严重障碍。认真透视侗族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其改革与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在浩如烟海的侗族民间文学中,侗族人民通过神话、传说、叙事史诗、故事、寓言、戏曲等瑰丽多姿的艺术形式,形象地反映了本民族古老的历史和广阔的社会生活,深刻地展示了本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心理素质,以及波澜壮观的历史文化。因此,侗族民间文学不仅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而且也为研究侗族原始社会和各个时期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侗族文化资源,从其形态上看,可分为物态文化、符号文化和观念文化三大类。物态文化如鼓楼、风雨桥、民居、侗锦等日用品,它们具有实物属性,表现了侗族特有的社会经济生活和民族特征;符号文化包括侗族神话传说、诗歌、音乐、舞蹈、侗戏、礼仪风习等,它们通过象征和特有的拟喻手法反映侗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观念文化如“萨”崇拜、伦理道德等,它直接表达了侗族意识形态的过去和现在。从内容上看,侗族文化资源概括了侗族  相似文献   

8.
清水江文书是苗侗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透露了苗侗民族传统社会的诸多历史信息。笔者在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清水江文书·天柱卷》中就有不少汉字记侗族语言的单字和词汇。本文精选20份契约文书并从中选取具有典型特点的10个侗字,结合地方史志,具体考证并分析这些侗字的本身意义,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清水江文书提供必要的侗族语言线索。  相似文献   

9.
侗族先民以生产糯稻为主,并利用稻田养鱼鸭,创造了侗族地区“稻鱼鸭共生”的原始有机农业文化经典形式。侗族特有的生存环境和农耕方式,形成了侗族人民食不离酸、喜糯食、喜酒、好鱼、茶饮独特等饮食特点及文化。侗族的原生食品加工方法独特,选料考究,营养价值高,富含各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特别是以鱼类为加工原料的侗族酸食富含人体所需的可溶性钙是新鲜鱼食品的16倍以上,“稻鱼鸭共生”系统成为侗族食材的一个重要来源。稻鱼鸭复合系统保证了侗族传统食品的特殊性及无公害性,只有优质的传统原生态食材才能保证传统民族食品的传统性,保护“稻鱼鸭共生”系统不仅为民族食品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原料的保障,也为侗族传统食品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原料供给基础。  相似文献   

10.
贵州自古以来就是民族杂居地区。今天生活在贵州的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水族、回族、仡佬族、瑶族、土家族,等等,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强。这些民族,是由“华夏”、“百濮”、“百越”、“氐羌”、“回回”等古代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互相影响,融合,逐渐发展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采的,具有本民族特征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融洽相处,友好往来,同广大的汉族人民一道,共同开发了贵州高原,推动了贵州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清水江流域是中国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重要聚居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糯禾的主要产区之一.笔者在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苗侗民族在清水江文书中使用一组特殊计量单位来计算传统糯禾的田地面积与收成产量。本文以清水江文书为中心,结合地方文献资料,具体考证并深入分析苗侗民族关于传统糯禾特殊计量单位的历史源流和主要特点,进而揭示了苗侗族的特殊本土智慧.  相似文献   

12.
像许多的少数民族作家一样,三江侗族作家群的文学旅途,是从民族文化的大原野里拓步的。三江地处桂北,与湘西南、黔东南接壤。由于同一文化渊源、同一文化形态,毗邻的侗族地区自然形成一个氛围浓厚的“侗胞文化圈”。三江侗族作家群便是在“侗胞文化圈”里举起自己旗帜的。虽然三江侗族作家群在全国新时期文学发展的总体格局中难说占据了位置,但在“侗胞文化圈”里享有一定的声誉。“北有天柱,南有三江”,指的是北部侗族地  相似文献   

13.
侗族远祖歌《嘎茫莽道时嘉》是一部特殊的、不常见的综合型的民族史诗,包括创造世界、人类诞生、民族形成、部落之战、迁徙定居等内容,表现了侗族先民从神话时代到人话时代的全部历史和物质与精神生活。《嘎茫莽道时嘉》(下称《嘎》诗)是侗族杨保愿以家乡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大寨本宗族的传抄本为底本翻译整理的,约9500行。据他介绍,史诗有正抄本与副抄本两种,副本可能是正本的摘抄本。由于“文化大革命”丢失了原文,他现在的汉译本仅是副本原文的  相似文献   

14.
所谓侗族传统文化,是指侗族在漫长的历史活动中,沉积而成的、比较稳固的、世代相传的、反复出现的、并渗透到侗族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中的一种内在的和外在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的总和。换言之,是侗族共同体中特有的、稳固的、并由历史沿袭而来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整个民族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生产、生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等的传统现象,统称之为侗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一湖南省苗族有1110418人,其中操用湘西方言的约有80余万人;侗族有534729人,其中操用南部方言的约18万人,操用北部方言的约35万余人。这两个少数民族虽然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历史上并没有形成本民族的文字,除了居住在一些县城附近的部分居民能兼通汉语外,其余绝大多数居民一直以本民族语言作为交际的主要工具。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局限着苗、侗民族的视野,妨碍着他们与外界的接触,从而影响着民族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解放后,人民政府根据苗、侗族人民的意愿,在语言学专家和民族工作者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56年分别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拼音的苗文、侗文,随后在苗族侗族聚居区进行试点工作。60年代初,正当这项工作蓬勃开展的时候,由于受到“左”的冲击而被迫中断。  相似文献   

16.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学传统。就是没有文字的民族,也有丰富多彩的民间口头文学,代代相传,成为生活的教科书。它是一个民族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侗家的民间文学,主要有“三王”的传说:“铲平王吴勉”、“定平王姜映芳”、“金银王吴金银”;有反映妇女命运的“侗族三梅”:《娘梅》、《刘梅》、《述梅》;还有神话传说《嘎茫莽道时嘉》、《洪水滔天》、《丈良丈美》、《侗族祖先落寨歌》;以及机智人卜宽的故事和多如牛毛的情歌等等。侗家不愧被人赞美为“歌海之乡”。这是我们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相似文献   

17.
侗族,世代聚居在湘、黔、桂三省(区)毗邻之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社会历史发展相适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的有: 一、分布地区稳定,“惟事农桑,不商不贾”今之侗族,是由秦初广泛活动于岭南一带的古越人并融合其他民族发展而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南征百越,凿灵渠,征西瓯,讨骆越,“发卒五十万,分为五军”,其中一军进入湘西南,“驻镡城之岭。”这镡城就是现在的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史记·南越尉  相似文献   

18.
侗族服饰是一部“凝固侗族历史”的史书,是侗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和审美心理的物化.侗族服饰的制作无论从纱线、织布机、印染染料到成衣后的雕花刺绣,所用材质均来源于自然,其体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是生态美学的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贵州侗族历史上长期过着“有款无官”的生活,其生态与环境秩序主要靠侗族环境习惯法调整与维系,侗族环境习惯法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对侗族优美和谐环境的保护都贡献卓然。从侗族环境习惯法的形成与演进之视角对其进行梳理研究,弥补此论研究的零散不足。  相似文献   

20.
“多耶”是侗族人民在重大节日里的集体歌舞活动,文章介绍了“多耶”的特点,探讨了现代企业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