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站在共同体立场与体系中看待个人、民族与国家的关系,蕴含着对内团结包容、对外文化自信的价值取向。民族高校要切实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引导各民族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建立从单主体到双主体、从单向度个体到多维共同体的意识转换。本文在阐释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面临的困难基础上,从后主体性理论视角出发,重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多民族统一的政治共同体、意义复合的文化共同体、同感境遇的命运共同体"多层次内涵,最终提出以下策略:一是加强新生适应性教育,为处理好主体内部认同提供基础;二是开展跨文化交际教育,为构筑主体间指向性关系提供动力;三是凝聚学生的国家共识,为抵御主体外部侵蚀提供保障,以期深化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效果,不断增强民族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范式是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意识的具体内涵及内部发展演变的关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体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属性又蕴含了"一体孕育多元文化"和"多元文化共生"的文化逻辑.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思想根源,多元的民族主体创造出多元共生的文化形态,共生的多元文化孕育在中华民族统一的政治实体之中.由此,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一体中共生的文化因子凝聚多元为目标追求,以多元文化共生、共铸一体为价值共识.在此基础上,基于多元一体的文化路径通过深挖文化底蕴塑造大家庭意识、共享文化符号、共建精神家园、增强文化认同、凝聚认同意识的维度,深层次建构中华民族文化共生的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3.
民族意识自觉、民族文化共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影响、我国民族理论创新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主要思想渊源;认同范畴、意识范畴、要素范畴是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内涵的三个维度;扎实做好民族工作、维护国家统一、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价值意蕴;增强"五个认同"、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强化制度建设、增强文化教育、拓宽传播媒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实践路径。本领域未来研究可重点关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体系构建、量化实证研究、多学科视角分析及心理机制探索。  相似文献   

4.
统一多民族国家内部共同体意识的巩固,不同于原生性的自然的民族意识的建构,需要遵循一定的文化规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文化逻辑,中华民族相通的文化模式为其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基于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逻辑关系,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通过发掘宣传中华民族共享文化符号、弘扬培育中华民族共有民族精神、共建共享中华民族共有文化心理,构筑中华民族的文化长城。  相似文献   

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文化寻“根”的实践活动。文化认同承载的“集体认知”“集体记忆”“集体想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源码,文化创造唤醒的“身份识别”“他者承认”“互动共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诠释编码,文化自信强化的“主体叙事”“情感共通”“价值确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解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意义拾取、价值诠释、生成建构等向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从文化哲学视界研究和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不仅是研究该论题的一个重要思想立足点,也是需要继续深化拓展的一个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6.
对于多民族国家中国的稳定和发展而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现状来看,推动研究进一步发展,最先要解决的是对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个认同"的形成作深入地历史解读。通过这一解读不难发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的建构既需要多学科的协作,更离不开正确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生活叙事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表征、阐释及传播方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于人们生活世界和思想世界的重要实践举措,其旨在体现以生活境遇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脚本、以生活具象表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内核、以生活话语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认同并最终实现“铸牢”目标的实践过程与行动逻辑。从价值彰显之维看,生活叙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味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想的意图”的大众化阐释,内蕴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想的力量”的持续性增强,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想的效果”的日常化呈现,从而在具体实践中通过“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持续为引领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激发磅礴力量。从实践路径之维看,生活叙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多要素协调配合的过程,以“形”塑“意”,绘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阐释图谱;以“术”拓“域”,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张力;以“情”促“信”,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动力,在“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有机统一中,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最大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价值理念形态真正转化为“现实生活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重要根基和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反映,其本质是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社会意识,政治认同、文化认同、身份认同是其重要的核心要义。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着国际国内双重挑战:国际局势风云多变、多元价值交锋博弈,国内各民族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治理水平参差不齐等。为此,我们需要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推动经济社会共建,夯实物质基础;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增进政治认同;强化文化情感归属,系牢精神纽带;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强化命运意识,积极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是各民族成员对共有身份——"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思想,其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民族团结和弘扬中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共享繁荣发展的经济体和嵌入式社会结构、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意在阐明增强文化认同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拟从最深层次认同即为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文化共同体,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推行国家统编教材之于文化认同的重大意义以及深入挖掘内蒙古文化资源,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同为炎黄子孙,某种程度上蕴含着民族同源神话的叙事逻辑。云南的民族同源神话作为区域民族共同体的集体意识,蕴含着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情感价值。遵循民族共同体结构的建构性与建构的结构性“双重互构”研究进路,分析云南民族同源神话的生成逻辑、叙事特征、结构功能、启示意义,寻绎其内生性、自发性、民间性、微观性因素,在新时代讲好民族团结故事,有助于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在牢处,扎在深处,系在实处。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历史正反经验的总结以及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研判后提出的重大命题。作为新时代的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其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影响深远。从法理和政理视角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国古代“大一统”理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的论述,以及近现代学者阐释的“中华民族”和“共同体”的概念等。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对辩证关系,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珠联璧合的关系、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双向互动的关系,以及与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实践同频共振的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从两条路径上获得实现,一是思想共同体、制度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的共同构建,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共同体的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从多元到一体、从苦难到辉煌的重要见证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巩固的黏合剂,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培育的基本历史前提和重要现实语境。因此,新时代站在国家发展的总布局上,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就是培养能担大任的时代新人,凝聚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力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新时代转型的起点上,重视从文化视角培育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加强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4.
国家认同是一个历史持续变迁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历史文化认知系统的形成、制度构建、正当性的阐释是国家统一的历史基础。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政治共同体的构建、法律共同体的实施,是国家成长的三个重要维度。"中华民族"是两岸的共同母体,两岸要逐步在一个有共同利益和责任的政治共同体的框架下谋求共同的政治行为。而且,中国的百年奋斗将帝制转变为现代民族国家,决定了现代中国必定是一个法律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基本特征是关于中国与中国人的身份建构、政治结构安排、民族和文化宗教认同等一系列法权安排。  相似文献   

1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理论指引。基于对现有文献的对比分析,从历史和现实视角出发,结合各民族成员的文化心理与传播互动,对文化认同的深层影响展开分析; 从理论探源和现实语境的双重维度,厘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指向,继而探讨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内生逻辑与互动关系; 同时深度剖析各成员的价值观念和传播心理,从而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阻力,探析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传播路径。研究认为,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共生共契、辩证互动关系,基于“整合、共情、重塑”的发展思维,从知识再造、情感融合和行为自觉3个方面发挥民族成员文化表达的主体性,激发多民族之间的文化互动交流与创新性发展,发挥媒介与技术在民族文化传播的中介性,同时能包容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与独特性,实现文化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通过注重顶层设计、协调中间力量、激发各成员的人际互动与民族文化传播的原生创造力,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各民族进一步将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和情感融入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在多民族国家人民中,普遍同时存在着“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这两种认同心理。一般而言,民族认同意指不同民族成员对其所属群体的认可和赞同,而国家认同则指公民对其所属国家的认可和赞同。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统称,56个民族是中华民族这一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为此,有必要在思想认识上厘清、理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努力实现我国各民族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论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特点及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既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又影响到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昌盛。民族认同并非简单的文化认同,而国家认同也并非完全的政治认同。民族认同中包含了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利益诉求,而国家认同中也包含了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的渊源关系与联系性,并以此互为基础。因此,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可以通过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良性互动来促进二者的相生,遏制二者的相克,从而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实现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族区域建制发展史研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建制是中央政权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置的一种特殊地方行政建制。中国至少自秦王朝就开始设置民族区域建制,历代承袭,绵延未绝。这一制度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及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是中华政治文明的一项重要成果。开展和加强民族区域建制发展史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推进当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中国外交价值观成为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突破某些西方国家国际话语权制约的重要指导原则.中国外交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文化思想的有机结合,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有机结合.中国外交价值观的基本脉络是:以"文明多元"为基本出发点,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以"正确的义利观"为指导原则,以"合作共赢"为主要实践途径,以共同构建"命运共同体"为追求目标.中国外交价值观提升了中国的道义感召力,增强了中国国际话语权,促进更为合理的国际话语体系及国际秩序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