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新的更大挑战。我们要面对挑战 ,搞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 ,使两者相互协调 ,相互促进。事实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与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联系在一起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从而逐步树立起人们的市场经济道德 ,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必须有精神文明建设的配合和精神文明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权力制约机制的建立与加强等都对国家审计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审计也应根据我国审计环境的发展,从完善国家审计法律法规、加强国家审计机关及人员监督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家审计职责、职权,以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必备的道德理念 ,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础。当前 ,日益突显的诚信缺失现象正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必须加强诚信道德建设。这既需要完善市场经济的信用制度 ,更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市场经济的信用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4.
<正> 市场经济模式,虽不决定于社会制度的性质,却同一国的社会制度和国情等紧密联系着。一种模式是否优越,必须看其在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是否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西方发达国家在实行市场经济的时候,无不根据自己的国情推出不同的“模式”,例如德国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东欧和前苏联那些曾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在他们放弃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同时也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当我们向市场经济过度,选择市场经济模式时,一定要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充分考虑自己国家的政治社会特点、历史传统以及民族的文化背景。也就是说我们研究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或称中国式的市场经济,只有植根于本国国情和能应付各种挑战的目标模式才是最有生命力的。鉴于这种认识,我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应包括以下方面主要内容,这就是:市场生产社会化,完善经济协调机制;市场主体多元化,完善产权结构机制;市场三位一体化,完善经济运行机制;市场运行法制化,完善制衡制约机制;市场道德规范化,完善道德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5.
李厚刚 《南都学坛》2003,23(3):124-124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信用缺失加大了经济活动的成本、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降低了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阻隔了我国市场化进程。因此 ,矫治信用缺失不仅要靠道德教化 ,还要从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强化法律制度 ,建立信用监管机制诸方面多管齐下 ,综合整治。一、观念上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 ,注重道德教化和法制宣传的引导作用一是坚持以德治国 ,以德治国的“德”是指社会主义道德即用社会主义道德来治理国家。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应再是传统道德教育的“翻版” ,而应是其提炼和升华 ,特别是通过…  相似文献   

6.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民族地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困难也有许多有利的条件。民族地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体系;充分利用资源、地理优势,发展具有地区民族特色的专业市场和边贸市场。  相似文献   

7.
一个时代特有社会群体和个体的道德伦理水平,是一个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无形基础。它对于建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坚持反腐败,才能加速经济建设,从物质基础上保证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是国家强盛的标志,也是实现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能不能长期稳定,最终取决于经济能否以比较快的速度发展。目前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因素之一,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这种行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不相容的。因为市场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杨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系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心、颇感困惑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着重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不能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特别是能不能与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的结合以及怎样结合的问题。一、市场经济是可以同社会主义称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1979年11月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当时邓小平强调的,…  相似文献   

10.
经济建设和道德建设不能一硬一软、一先一后,而必须相辅相成。即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也起两重作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求资源配置的优化,而且还要求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统一协调起来,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凝聚力的源泉。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正确摆正个人利益的位置,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推动道德水准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1.
干部任职回避制度的必要性马占江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确立的政治制度,总是与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背景有着必然联系的;也是与这个国家现阶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用人路线...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道德失范与道德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失范,主要表现为传统道德危机,本质上是市场经济道德缺位和公共道德与市场经济道德错位。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实施道德重建,即重建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重建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改革刍议林叔明90年代的中国,改革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93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目前世界上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商品经济是民族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民族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利于民族地区依托资源优势,更广泛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民族地区必须尽快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才能加快民族经济建设的步伐,逐步缩小民族地区与内地的差距,民族团结也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当前发展民族经济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载入我国宪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巨大促进作用,也必然对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包括高等教育体制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高校管理工作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大问题,研究好这个问题,对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道德文明也要“转轨”。“转型”和“重建”。因为不论是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都没有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因此,所谓道德文明“转轨”、“转型”和“重建”论以及“从传统道德”向“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现代道德”“转轨”的提法是没有客观依据的,是非科学的,同时,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塑造也不能企图以所谓“商品意识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得以实现;当今社会出现的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不能冲淡和模糊时代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新导向瞿永玲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带来了国家整体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而且也提出了新时期道德建设中的新问题。没有经受过市场经济洗礼和锻炼的中国人对市场经济有一个从陌生到适应的过程,道德观...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客观上要求建立与此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目前 ,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 ,原来的道德体系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而新型的道德体系还不完善。缺乏道德有效地调控和规范 ,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 ,要通过各种途径 ,尽快地培养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的经济道德体系 ,以保障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使市场在国家引导控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因此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作用,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目标、调控系统的构成及运行机制和实现宏观调控的手段是什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体系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其调控体系,这是一个必须着力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我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在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坚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