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王戎 《社科纵横》2007,22(6):25-2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廉政建设,将廉政建设作为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举措。其措施和经验可归结为以法保廉、以教倡廉、以俭育廉、监督促廉、严惩腐败。这些经验对于今天党风廉政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探索执政规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仍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天社 《唐都学刊》2003,19(3):135-138
张学良在西安事变中释蒋送蒋看似突兀,然而深入历史的表面背后可以看出,全国舆论的压力,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反对,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调整和内战危机空前严重的综合影响,才是张学良释蒋送蒋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3.
全球每4台笔记本电脑,就有1台出泊台湾广达电脑集团。这是该集团董事长林百里创造的事业奇迹,而他,一个在贫民窟里长大的孩子,成为台湾亿万富豪,其人生也堪称一部传奇。背着电脑四处推销1949年,林百里出生在上海。当时大学毕业的林父带着家人到了香港,  相似文献   

4.
抗日根据地的乡村政权建设是民主革命时期我国政权建设的成功范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是:第一,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并通过实行一系列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核心的措施,形成民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第二,始终将推行民主选举作为建设乡村政权的基础工作,通过开展细致而充分的宣传动员工作和实行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投票原则,让民众直接参加选举,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第三,把发动和组织民众放在重要位置,将民众组织起来,创造乡村政权的组织基础。第四,把加强民众直接监督置于重要地位,约束乡村干部行为。  相似文献   

5.
制定专门法律保障人权,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重大决策。在抗日根据地保障人民之人权的过程中,毛泽东不但对人权问题有许多重要的理论阐述,并且亲自指导了保障人权立法的制定与实施,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对中国近现代民主宪政运动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张颖 《唐都学刊》2011,27(1):98-101
抗日时期,由于东部省份的不断沦陷,迫于军粮民食的巨大压力,国民政府在对西北农业开发问题上投入了相当的关注,尤其是在发放农业贷款支持农业生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抗日时期国民政府对西北农业贷款的主要政策有对农村金融的重视及农贷政策的制订;农业金融网络的建立;农贷的有力执行。  相似文献   

7.
曲岩 《学术交流》2005,(3):176-179
东北抗日联军一路军在杨靖宇同志的率领下转战于氵蒙江、抚松、临江等地区,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在艰苦的斗争岁月中,抗联依托这些地区的村屯部落,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帮助和军需给养,从而得以坚持抗战。因此,这些村屯部落对抗联的抗日斗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其中的村屯部落的重要作用被载入史册,但有的却因诸多原因而不被人知晓。湾沟就是那些不被人知晓、但曾对抗联抗日起过重要作用的村屯部落之一。  相似文献   

8.
《孟河医学源流论》是德国学者蒋熙德的一部历史学英文专著。作者运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借助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描述手法,在探询中国传统文化的动态、内部紧张感及其复杂形态的同时,主要阐述了1626~2006年之间孟河医派的起源、形成、发展、传承和衰落的脉络;中国历代名医的学术特点、学术成就和中医在海内外的传播和影响。这是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孟河医派的历史学研究专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在文本和事件的共时性研究方面显得有些分散和单薄。  相似文献   

9.
吴克辉 《社科纵横》2010,25(1):112-114
抗日战争时期,广东党组织领导的东江抗日武装根据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从客观形势和党的基本任务出发,积极发展抗日游击战争,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为广东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刘霏 《社科纵横》2012,(4):39-41
随着海洋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要想成为海洋强国就必须从战略全局上高度重视海洋。近代中国具有伟大战略眼光的政治家都对海洋战略有着深刻的见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领导人更是将对海洋的认识提高到战略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赵雅琳 《社科纵横》2006,(11):32-33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科学分析和总结近代特别是当代世界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经验,完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其基本观点有:新三步走战略;战略措施上坚持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新型工业化为战略基础;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战略重点;以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为战略方向。这是我党探索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深化了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对21世纪中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塘沽协定》的签订与冯玉祥组建抗日同盟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荣 《唐都学刊》2001,17(1):109-111
<塘沽协定>的签订与冯玉祥组建抗日同盟军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冯的组军行动影响着<塘沽协定>的签订,中日谈判代表在正式协定案签字后,又针对冯在张家口的筹备抗日活动签订了<觉书>,作为<塘沽协定>附件,成为后来日、蒋联合剿灭同盟军的依据;另一方面,<塘沽协定>的签订又在客观上为同盟军的成立提供了有利条件.长城抗战的失败为冯组建同盟军提供了一部分兵力来源;参加长城抗战的一些正规部队成为同盟军的广大同情者;广大民众成为冯组建同盟军的强大舆论后盾.  相似文献   

13.
张颖 《唐都学刊》2010,26(3):96-98
抗日时期,难民大量内迁西北为垦荒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同时西北又有大量的生熟荒地。在国民政府和西北各省地方政府的积极组织和领导下,垦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难民的西北垦荒,在充分肯定其成绩和意义的同时,也应看到其具有的战时特性。  相似文献   

14.
彭治国 《东西南北》2011,(16):37-37
蔡锷是以起兵反对袁世凯称帝而名垂史册的,但一般人并不清楚,蔡锷和袁世凯的渊源由来已久。据梁启超说,少年蔡锷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时还曾得到过袁的慷慨资助。蔡锷在日本被誉为士官"四杰"之首(其他三杰是蒋百里,张孝准,周家树)学成归国后又为各方军阀所倚重,30岁就成为威震一方的云南都督,袁世凯还曾亲自接见以为笼络。  相似文献   

15.
何怀远 《阅江学刊》2022,(5):5-15+172
近些年,否定毛泽东是持久战论的创立者,成为全面否定毛泽东、毛泽东思想,进而消解中国共产党历史合法性的重要论题。毛泽东创立的持久战论,绝非一个“持久战”的笼统理念,而是一个深刻系统的战争指导理论及其战略与战术体系,本质上是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但还比较落后的大国以弱胜强的历史哲学、军事哲学和战争指导方针相统一的理论体系。其全部军事哲学的精髓就在于处理战略的持久战与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的辩证关系,从而绝妙地把革命战争战略上以弱胜强的特殊规律与战役和战斗上以强胜弱的战争的一般规律统一起来。作为以弱胜强的民族解放战争军事指导理论,持久战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弱胜强的阶级革命战争军事指导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军 《学术交流》2003,(10):168
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张学良开始对旧东北军进行改造。多年来,他坚持对官兵施之以严格、正规的军事教育和息内争、御外侮的爱国教育。在他的悉心栽培下,东北军从一支军事力量薄弱、政治素质低下的军阀旧部,逐渐成为一支有战斗力、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思想的抗日先锋队。这支军队在中国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上浴血奋战,英勇杀敌,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王长海 《学术交流》2005,(4):178-180
中共满州省委在九·一八事变后,不仅创建了南满地区抗日武装,也创建了独具特色的抗日武装统一战线。杨靖宇落实“1·26指示信”,创造性地对抗日义勇军做了上层联合工作。创建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贯彻“八·一宣言”,将东北抗日军队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是马列主义武装斗争策略思想和东北抗日斗争相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依附论是以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宏观发展理论,通过不断修正和对新现象的诠释使其仍会保持持续的影响力。全球化语境下,依附论的意义和局限都更加清晰,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中心———边缘”结构仍是世界体系的基本结构,“边缘”国家谋求发展只能在此结构内上升,全球化使“边缘”国家具有更多依附发展的机遇。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国际战略是实现中国顺利发展的关键。中国发展的国际战略应以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心”为目标,以参与、利用和改造现有国际秩序,扩大对外开放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是坚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在认真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邓小平善于“照辩证法办事”,把握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两点论与重点论、偶然性与必然性、质与量等等辩证关系,解决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系列难以解决的矛盾。在阐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时,他始终坚持把经济发展总体渐进与局部突进、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有机地结合起来,他的思想充分体现了辩证的思维方式。一、从总体渐进与局部突进的结合上论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我国经济发…  相似文献   

20.
何成学 《创新》2011,5(2):88-92
1941~1942年华北抗根据地困难局面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百团大战不是日本侵略军1941~1942年对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的主要原因,日本侵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大规模"扫荡"不是对百团大战的报复战;百团大战不是国民党顽固派1941~1942年大举进攻华北解放区的主要原因。因此,1941~1942年华北抗日根据地困难局面不是百团大战"后果"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