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历史资料和气象、海洋观测记录,对渤海沿岸及胶、辽半岛500多年来风暴潮序列进行了分析.对风暴潮的成因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1450~1985年间风暴潮发生的频率高峰具有40年左右的周期,近百年来特大风暴潮具有11年的准周期.在地域上以渤海湾和莱州湾出现风暴潮的机率为最大.在季节上风暴潮集中于7~8和3~5月,前者主要是台风引起的,后者主要由冷锋和温带气旋引起.关于地震海啸问题,认为本区产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很小,外海的地震海啸对本区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2.
未来的房子     
2020年的今天,我已经是一位鼎鼎有名的建筑设计师。那时地球的陆地根本容不下地球上的人,因此我设计了一种海底房子。这种房子,外表像一艘船,是用特殊的、透明的玻璃片制成。别小瞧它,这种玻璃钢可是由橡胶、防火胶、不坏钢板等材料合成的,它虽然薄,但用处可大了。假如海啸来临,房子屋顶就会自行打开,里面是两架吸啸机,一下子就将海啸的力量全吸走,接着盖板又自动关闭,机器将海啸化成空调风,送进室内,为人们解暑。这就叫做“化腐朽为神奇”。走进我的海底房屋,如果是主人,大门就会变成绿色,说:“请进、请进。”如果是坏人,门就会变成红色,发…  相似文献   

3.
漫谈海啸     
在海洋中有时会出现涌向海湾和海港的破坏性巨浪。这就是海啸。海啸发生时,从海底到海面,海啸波的流速几乎一致,到近海岸处时,海啸波就会骤然形成水墙,并伴随着隆隆的巨响,汹涌地冲向海岸。它对海岸造成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可使岸堤决口,建筑物倒塌,人畜伤亡。造成海啸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4.
资讯快车     
《老友》2011,(4):44-44
3月11日,日本宫城县东北部发生里氏9级地震,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地震、海啸已导致超过2.5万人遇难或失踪;战后首次轮流停电;核电站数次爆炸,辐射恐达100公里,疏散21万居民。  相似文献   

5.
《百姓生活》2008,(7):29-29
●1906年美国旧金山地震规模约8.1级,死亡人数约2000多人。此次地震出现的大断层长度超过400公里,最大水平相对位移达7米之多。●1920年中国海原地震规模8.5级,死亡人数24万人。●1923年日本关东地震规模为8.3级,震中在相模湾北岸。地震引起极严重的火灾、海啸,东京地区有6.8万人死亡,横滨地区死亡  相似文献   

6.
日本地震大海啸,缅甸地震,上万人死亡,让人触目惊心。面对海啸和地震,除了震撼,除了哀叹,那更多的是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理当珍惜它。然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人真正珍爱自己的生命呢?尤其是近段时间,有关中小学生自杀和杀人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这一切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忽视了对生命意识的渗透?  相似文献   

7.
马达海洋工区海底深度变化很大,多次波异常发育,多次波衰减一直是该区地震资料处理难题之一。首先分 析与自由表面相关多次波衰减方法(SRME)、预测反褶积、抛物线Radon 变换的方法原理,针对各方法的不同特点制 定方案:采用SRME 方法衰减与自由表面相关的多次波,预测反褶积方法压制层间多次波,抛物线Radon 变换法衰减 剩余的多次波。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这种分步分段压制多次波的方法能够很好地衰减海底深度变化范围大、海底构造 复杂的海洋地震资料的多次波,很好地改善海洋地震资料的成像效果。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这种分段压制多次波方法 能够广泛应用于海底深度变化大,海底地质构造复杂的海洋地震资料多次波衰减处理。  相似文献   

8.
舒桐 《老友》2011,(6):43-43
日本海域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地震,随之引发巨大的海啸。山河俱破、满目疮痍,景象之惨烈让世界震惊。那么,当地震、海啸来袭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地震来了,是躲还是跑?地震来临前,人的感官有时能直接觉察到异常现象,如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气象异常等。在碰到这些异常现象时,经科学辨识,人们可以在地震来袭前提早防范。但一旦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镇定自若的态度。只有镇定,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却很少有上下颠簸的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脆,震动小。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  相似文献   

9.
强化公共危机管理的根本途径--对印度洋海啸灾难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震惊世界的印度洋地震海啸灾难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危机预防、预警和预控机制.我国历史上很少发生海啸,很容易轻视和忽略危机预防、预警和预控.我们应当从这次惨剧中吸取教训,居安思危,努力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危机前管理机制,真正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0.
2011年3月的日本地震引发了海啸,造成了福岛核电站爆炸并引发了核泄漏,核泄漏对日本以及周边地区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损害。这次事故引起了国际社会重新审视核电的安全性。在核电行业没有解决安全性之前,大部分国家不再审批新的核电站建设项目,这些国家由此引发的能源需求缺口将由化石能源(煤炭、石油等)填补。但是,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石油的清洁性优于煤炭,因此,石油的需求将增加,石油的价格将上涨。另一方面,日本工业在地震中遭受重创,日本对石油的进口将减少。二者共同左右国际油价的走势。  相似文献   

11.
对古代潮灾进行综合研究,有利于全面了解潮灾,也可作为案例说明灾害综合研究的重要性。笔者在多年的研究中提出如下几点思考:①潮灾主要是风暴潮,但风暴潮灾也常与天文潮、暴涨潮有关。②中国古代大地震不少,所以地震海啸不应是太少的。有4种潮灾史料可能与地震海啸有关。③古代潮灾预报均是综合预报。③海塘、潮田虽与海洋有关,实为陆地农业服务。⑤观潮文化与潮灾文化密切相连。⑥潮灾史与潮灾学史是自然史与认识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近期资讯     
《21世纪》2007,(2):56-58
海底光缆中断影响互联网2006年26日晚至27日凌晨发生在台湾宜兰外海一场里氏7.2级的地震震断了9条海底光缆,导致国内访问海外网站出现大面积故障。地震已经停止,然而断网带来的影响却仍在扩大,包括那些正在申请和准备申请到国外留学的学生。受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还没有进行网络申  相似文献   

13.
全球金融海啸,不仅重创金融服务业,而且严重损伤实体经济,引起全球经济动荡。实际上,如果人们遵循孔子儒家的理论,就不会发生金融海啸;即使发生了,也能及早走出困境。应对金融海啸,必须以儒家理论为武器,弘扬儒家的仁者爱人、以义制利、诚实守信、以人为本、以德为重、以和为贵、中庸之道等精神。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给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带来严重灾难。海啸发生之后,各国的表现非常耐人寻味,除了基于人道精神的灾难救援外,许多国家在外交上尚有许多战略考虑。本文基于这个背景,讨论了在此次天灾之后中国政府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及中国的东南亚战略。  相似文献   

15.
1.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里氏8.9级。发生在智利中部海域,并引发海啸及火山爆发。此次地震共导致5000人死亡,200万人无家可归。  相似文献   

16.
地震次生灾害危害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次生灾害指由地震引起的一系列其他灾害。地震次生灾害分自然层面和人为层面两种。本文以5.12汶川地震为研究背景,结合地震后自然层面的次生地质灾害,论述了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对灾区的进一步危害。  相似文献   

17.
张琦 《成才与就业》2011,(18):46-47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教育水准高,有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多所闻名于世的学府,又与我国有一脉相承的汉字和文化,所以日本历来都是我国学生留学的热门国家。今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的地震,伴随地震而来的海啸、核辐射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日本留学一度陷入低谷,许多已经获得留学签证的学生都纷纷退签,放弃前往日本留学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东南亚地震海啸灾难,唤起了人们对以地震险为代表的巨灾险的更多关注.针对巨灾保险赔付额巨大的情况,再保险公司也在寻求新的风险分摊方法规避风险.发行巨灾债券不失为一种分摊风险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国际海底生物资源是近年来引起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的海洋生物资源,但其法律属性和保护机制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文章立足于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进行分析,认为现行海洋法体系并未能对国际海底生物资源提供有效的保护。公约在保护国际海底生物资源问题上概念界定的缺失、管理机制的缺陷、保护工具的缺乏,说明现行保护机制的不足之处。为了有效保护国际海底生物资源,应当明确国际海底生物资源在海洋公约上的概念,完善国际海底管理局的管理机制,在国际海底建立保护区。  相似文献   

20.
3月11日13点46分,日本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同时引发海啸,这场巨大灾难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从官方到民间的各种信息渠道,在客观呈现地震带来的巨大灾难的同时,也将日本建筑的安全性、日本人的安全防护意识,以及灾难面前井然的社会秩序呈现在世人面前,为日本赢得了普遍的同情与尊重。同样的情况发生在3年前的汶川地震期间,中国人民的表现感动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