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法国《新观察家》周刊1990年第1344期报道,93岁高龄的著名英籍德裔社会学家N.埃利亚斯与世长辞。N.埃利亚斯1897年生于德国的布雷斯劳(弗罗茨瓦夫,现属波兰),早年在瑞士的弗里堡和海德堡上学时曾是K.雅斯贝尔斯和胡塞尔的学生。他一生曾发表过多部社会学论著,其中影响最大的有:《文明的进程》(两卷本,1939)和《上层社会》(1969)。他的最后一部自传体著作已由法国布吉瓦出版社翻译出版,题为《行将就木者的孤独》。  相似文献   

2.
哈光甜 《社会理论》2008,(1):213-233
埃利亚斯在其名著《文明的进程》上卷序言中曾有如下一段话:哲学的人一生到这个世界上就是成人,而不是儿童,有着这种观念的人是无法走出认识论的死胡同的。这些思想在实证主义和先验主义之间左右摇摆,进退维谷。这是因为人们把确实存在的、通过实证的方法可以观察到的,由许多人组成的宏观世界和个人的微观世界的进程与发展简化为一种状态以及一种立刻可以完成的认识活动的缘故。  相似文献   

3.
埃利亚斯思想的两大来源——韦伯与弗洛伊德,启发了其在著作中始终加以坚持的两条主要线索——“互赖动力学”(或关系论)和对理所当然之事的挑战姿态,可以说埃利亚斯的现代性研究在某种意义上是处在韦伯和弗洛伊德之间的。因而廊清埃利亚斯与韦伯、弗洛伊德的思想传承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埃利亚斯思想中的核心观点。  相似文献   

4.
雷环捷  王伯鲁 《创新》2016,(3):85-92
斯蒂格勒基于技术现象学立场,首先以后种系生成追溯技术起源,认为技术是人的内在的本体论式构成因素,不是技术的人性化而是人的技术化;其次,"谁"和"什么"之间的延异引发了原初性的迷失方向与现代性的迷失方向;最后,由电影时间和无产阶级化着手进行了社会技术化批判。从人的技术化到社会的技术化,构成其《技术与时间》系列的一条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5.
埃利亚斯在《个体的社会》中指出,个人与社会并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实体,必须实现从传统的实体思维转向关系思维来探究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个人具有社会性与个体性的两大面向,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在历史的发展变迁中,个人认同经历了传统的"我们认同"向现代的"个人认同",再向更高层次的"我们—自我平衡"的认同变迁。  相似文献   

6.
据东德《史学》杂志1933年第6期报道,西方德国研究协会(WAGS)于1982年10月8—9日在美国的埃尔帕索举行了第六届年会。这届年会有37个会议。《1949年以来两个德国的历史科学》是其中一个会议的议题。该协会成立于1976年,是由德语国家的语言、文化和历史领域内的专家们组成的联合会,在全美和加拿大有着愈来愈大的影响。本届年会主席是历史学家Ch.布尔迪克。1977或1978年以来,协会出版机关报《西方德国研究协会通讯》和学术期刊《德国研究评论》。  相似文献   

7.
<正> 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自1793年出现在法国宪法中后,逐渐为许多国家所接受,至今已成为一个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国际联盟盟约》和《联合国宪章》等一系列国际文件,都明确地肯定了这一原则.国际法院前院长埃利亚斯说:"体现在宪章里的这一原则,已经成为签定无数裁军、人权特别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条约的基础". 然而,一些人认为,不干涉原则是存在着例外情形的,其中之一便是"人道主义干涉".《奥本海国际法》的修订者劳特派特在该书第八版中说,如果一国犯有对本国人民施加残暴或迫害的罪行,以致否定他们的基本人权,并且震骇人类良知的话,为人道  相似文献   

8.
德国《东南亚文化和历史杂志》(1999年,汉堡)发表了一篇对我院哲学所研究员洪汉鼎先生在1998年于德国出版的《中国哲学之基础》(与德国哲学家卢茨·盖尔德撤策合著,雷克拉姆出版社、斯图加特)的书评。……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 ,由总主编汝信 ,副总主编陈筠泉、陈启能、倪培耕会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其他单位的一些学者撰写的《世界文明大系》 ,比较完整、系统、深入地论述了世界历史上的 1 2种主要文明 ,旨在帮助人们深入理解世界上的不同文化传统 ,推进“世界文明”的研究 ,以有利于世界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已陆续出版的有《儒家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古代西亚北非文明》、《犹太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洲黑人文明》、《美国文明》、《加拿大文明》、《斯拉夫文明》等 ,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与好评。现在 ,又出版了由姚介厚、…  相似文献   

10.
时讯     
<正>辽宁出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2015年11月,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辽宁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2016年~2020年)》,勾画了全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路线图和时间表。《计划》提出了全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主要任务、重大项目和实施工程、规划期工作进度安排等。"十三五"时期辽宁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一  相似文献   

11.
据西德1980年9月4日《南德意志报》报道,日耳曼文学与语言学国际协会最近在西德巴塞尔召开了第六次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44个国家的700名学者.会议的总题目叫做"过渡",即把对日耳曼文学和语言学研究过渡到一个新的阶段.会上提出的报告有:《诗和语言》、《诗词的韵文学》、《德国作家对黑人奴隶状况的描写》、《文学中的爱情》、《关于德国文学在欧洲文学中的地位和分期》、《奥地利的"民族文学"》和《关于1933-1945年的德国文学》等.下次大会定于1985年在西德格廷根召开.  相似文献   

12.
明治维新后,日本在文学方面第一感兴趣的是英国文学,第二是俄国文学,其后是德国文学。1884年歌德的《列那狐》由翻译家井上勤翻译过来,书名曰《德国怪狐的审判》,童话作家严谷小波通晓德语,向日本介绍过德国童话。森鸥外留德归来,开始大量评介德国文学。霍夫曼、莱辛、克莱斯特等作家的作品被鸥外译进国门。森鸥外与“新声社”同仁出版的译诗集《于母影》收入的歌德诗歌,刺激了日本年轻诗人们的内心生活。1893年1月,《文学界》创刊,聚集了一些崇拜鸥外的青年作家,他们都受到歌德的影响。尤其是《少年维特之烦恼》对日本青年作家的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3.
罗马尼亚科学院院长米哈伊·德勒格内斯库教授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于1992年10月12—20日来华进行工作访问。德勒格内斯库教授生于1929年,1952年毕业于布加勒斯特工学院之后,从事微电子学和哲学研究工作,历任罗马尼亚国家科学和技术委员会下属冶金、机械制造、电子技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科学和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罗马尼亚临时政府副总理等职。1990年8月当选为罗马尼亚科学院院长。著有《制度与文明》、《科学与文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信息论与社会》、《功能电子学》、《精神、信息、物质》和《物质世界环》等。来华访问期间,德勒格内斯库院长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作了题为《科学哲学的一个模式与人  相似文献   

14.
一我是在学生时代离开中津的。自那以后,经一位教授的指点,我开始阅读福泽谕的著作并受到他伟大思想的启迪。在福泽的著作中,最使我感动的是《文明论概略》(以下简称《概略》)。在此,我想以福泽的《文明论概略》为中心,把他的日本文明史观、道德观与西洋的文明史观、道德观作以比较。柳田泉也曾将这本书看作是福泽的思想库(《明治初期的文学思想》卷一,一九五六年)。而永田广志则在《日本唯物史论》中对可称得上是这本书续篇的《民情一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都市文学:都市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文亮 《求是学刊》2007,34(3):99-101
在对大自然漫长的适应、改造过程中,城市是人类脱离原始蒙昧状态、进入文明历史的最重要空间标志;而文学与城市的兴起几乎如影随形,文学伴随着文明进程的每一步,及时反映、表现着人类不断更新和丰富的经验、感受与情感,城市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文学的变革。在世界各地区早期的文学中,都有关于城市的描述与想象。在中国,无论是先秦时期《尚书》对夏商周三代都城迁移和兴建情况的如实记载,《诗经·大雅》对周天子兴建丰、镐两城和东都洛邑过程的直接记述,还是汉代《两都赋》、《二京赋》、《三都赋》等以城市为题材的京都赋佳作的层见叠出,都…  相似文献   

16.
《唐都学刊》2014,(5):F0003-F0003
由美国过程研究中心和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主办、《唐都学刊》协办的主题为“超越现代工业文明,走向后现代生态文明”的第10届国际怀特海大会暨第9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将于2015年6月3-11日在美国克莱蒙市举行。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德国三大教育学流派的考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德国三大教育学流派的考察与分析韩延明,有宝华1806年,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出版了其被西方称为“科学教育学”的《普通教育学》,开创了教育学研究之先河;1835年,其《教育学讲授纲要》问世,将教育学的研究引向深入。此后,德国教育学研究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8.
德国《东南亚文化和历史杂志》 ( 1999年 ,汉堡 )发表了一篇对我院哲学所研究员洪汉鼎先生在 1998年于德国出版的《中国哲学之基础》 (与德国哲学家卢茨·盖尔德撤策合著 ,雷克拉姆出版社、斯图加特 )的书评。文中对洪汉鼎这部合著评价较高 ,认为它超出了目前在德国出版的同类性质的著作 ,是“一部可堪称典范的导言式著作” ,它“在德文图书市场上对于那些想接触中国哲学的人目前将是最好的指南”。现将此书评译成中文刊出  相似文献   

19.
据加拿大《世界马克思主义评论》杂志1980年5月号报道,1979年12月13—14日,该杂志社同德国共产党联合举办了有关工人管理问题的讨论会。到会的有比利时、英国、智利、丹麦、法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卢森堡、葡萄牙和瑞典等九国共产党的代表。德国共产党代表马勒在题为《民主参与和管理——工人的阶级要求》的发言中说,德国共产党认为,民主参加管理的斗争是显示阶级关系与提高阶级觉悟的有效方式。德共和各个工会在阶  相似文献   

20.
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1929年出生于德国的杜塞尔多夫。纳粹垮台时,他只有16岁,但法西斯的滔天罪行而带来的深刻冲击却使他终身难忘。1954年哈贝马斯在波恩大学获博士学位。与批判理论的社会学家阿多诺的亲密交往对哈贝马斯后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正是在阿多诺等人的影响下,哈贝马斯逐渐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批判理论的代言人。剃@以后,哈贝马斯也可以说是德国最具原创性和体金牌的社会学家了。哈贝马斯著述宏富,主要代表作有,《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变》(1962),《社会科学的逻辑》(1967,《知识与人类旨趣》(1968,恰法性危机》(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