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先行否定《呐喊》、《彷徨》、仙台经验、启蒙者、先觉者等现实鲁迅像,竹内好以《野草》、S会馆时期、文学者、非先觉者等为回心之轴,塑造了一个本质为"无"的绝对"文学者鲁迅"。但是,试图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的终极目的论,使"竹内鲁迅"陷入了一种玄学式的同义反复逻辑,以至于以否定鲁迅来成就"竹内鲁迅",以无限否定至无来证明"无"。"竹内鲁迅"的形式先于内容、语言先于事实、目的先于历史,不过是以竹内好为代表的"二战"期间的日本知识人,表达其无法克服的历史困境和思想危机的媒介。"竹内鲁迅"其实"无"鲁迅。  相似文献   

2.
从战时创作《鲁迅》到战后以中国为方法批判日本的近代,从重估“近代的超克”思想到提出“作为方法的亚洲”命题,看似不断转向的竹内好,却始终坚持着一个基本诉求:通过抵抗西洋的近代来建构东洋的近代。东亚世界追求主体性的近代合乎情理,但由此生发的各种“反近代的近代性”思想,却隐含着难以逾越的自反性矛盾,从而导致东亚各国的反帝、反殖民革命在实现民族解放的同时,也造成以反西方为籍口的次帝国主义政治的发生。虽然竹内好的鲁迅研究创造性地再生产了鲁迅及其文学,但亦应注意其永远革命的超克话语中,其实一直游荡着反革命的幽灵。  相似文献   

3.
韩琛 《东方论坛》2014,(3):84-91
伊藤虎丸在"终末论个人主义"论述的基础上,塑造了一个绝对"自由意志论主体"的"原鲁迅"。"原鲁迅"作为现代东亚的"最初之人",虽然天赋自由精神,然而却不是特殊之人,而是一个普遍之人,其表征了现代社会对主体的基本想象:透过自己的特殊性来感知自己为普遍性的代表。伊藤虎丸发明"原鲁迅"的目的,是为东亚社会的现代性实践建立一个以鲁迅为镜像的历史典范:即通过主体性的精神、文化和社会革命,从而在根本上彻底接受了西方近代主义的"现代中国"。进而以之为参照,批判战后日本之无主体性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孤寂感是鲁迅感触最深的生命体验和进行文化选择的重要心理动因,鲁迅的先觉者思想意识正是以孤寂意识为基底形成的。孤寂意识不仅指向自我审视,还具有个人-他者的内涵,其催生了鲁迅对社会、家庭及个体精神的思考。孤寂意识赋予了鲁迅思想积极的内涵和对自身孤寂命运、复杂思想清醒的自觉。一方面,鲁迅在孤寂感中遭遇精神苦难;另一方面,他又高度警惕这种孤寂感并对民族之命运表现出强烈的关怀。这也是其孤寂意识的复杂性所在。  相似文献   

5.
鲁迅革命家的地位,经革命领袖广为人知的评价,早有定论,似乎不应该产生疑问.1990年代以降,在“告别革命”思潮的影响下,只肯定鲁迅文学家和思想家的地位,对其革命家的称号虽没有明确否定,可是有人产生了质疑,有人刻意回避,从鲁迅的革命思想和文化实践来看,称其为革命家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6.
鲁迅以"国民性改造"为核心的启蒙思想是在清末民初的启蒙语境中生成的,其内在逻辑则是儒家由改造"个人"而改造"国家"的政治哲学进路.鲁迅的深刻性与现代意义并不在于他的启蒙,而在于其对启蒙的质疑和超越.理解鲁迅必须理解鲁迅启蒙思想的文化渊源、思维逻辑,重视鲁迅对启蒙思想的反思、质疑和超越,重视鲁迅思想的转变.鲁迅对启蒙的反思、质疑、超越,不但是准确理解鲁迅作品的关键,更对思考中国现代化进程深具启示.  相似文献   

7.
鲁迅以国民性改造为核心的启蒙思想是在清末民初的启蒙语境中生成的,其内在逻辑则是儒家由改造个人而改造国家的政治哲学进路.鲁迅的深刻性与现代意义并不在于他的启蒙,而在于其对启蒙的质疑和超越.理解鲁迅必须理解鲁迅启蒙思想的文化渊源、思维逻辑,重视鲁迅对启蒙思想的反思、质疑和超越,重视鲁迅思想的转变.鲁迅对启蒙的反思、质疑、超越,不但是准确理解鲁迅作品的关键,更对思考中国现代化进程深具启示.  相似文献   

8.
“现代的超克”论作为日本昭和时期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显示了日本知识分子有关现代问题的基本思考.而日本浪漫派代表人物保田与重郎与日本优秀的中国研究学者竹内好作为该理论的代表,二者都引入了中国视野,他们的中国认识均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9.
日本学者竹内好在研究鲁迅的小说时,阐明了抵抗或回心对于非西方文学的意义,尽管非洲作家所经历的回心的心灵运动与竹内好、鲁迅并不尽相同,但非洲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却属于这种回心的文学。在黑非洲作家中,强烈意识到回心与抵抗式命题的是尼日利亚小说家钦努阿·阿契贝。我们可以借助回心与抵抗的概念来研究阿契贝的《神箭》,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代表性人物伊祖鲁面对土地、宗法和父法由于白人的到来而引发的危机时的选择,探讨非洲现代知识分子回心与抵抗的心灵史。回心和抵抗在非洲历史中有着独特的内涵,鲁迅只是展示了文化和社会的败象,而阿契贝可以非常详尽而准确地描述出民族经历毁灭的过程,因为这就是非洲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0.
鲁迅和卡夫卡都曾是一个时代的“特异者”,与所处环境的不相容,使得他们拥有了一种内省的力量——孤独,由此揭开了他们生存状态的相通之处。《过客》和《城堡》即可看为这种生存状态的一种阐释。这两位20世纪伟大作家精神存在的相似处便以“孤独”为关键词,从对外态度、拒绝方式和存在状态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鲁迅曾深受尼采思想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鲁迅的为人处事、言谈举止等思想行为表征的显在层面上,而且以一种更为深刻的隐在形式体现在鲁迅的文本创作中.这种影响随着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以及鲁迅自身思想的演进与蜕变,呈现出一种从接纳到逐渐疏离的轨迹.  相似文献   

12.
如何找回伟大的鲁迅,又如何认识鲁迅的伟大?文章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首先,从鲁迅的社会历史发展观,为人生并要改良人生和社会的使命感入手;其次,从鲁迅改造国民性、“立人”的民族复兴的价值目标入手;其三,从鲁迅的创作“主见”及辉煌的文学成就入手;其四,从鲁迅独立、坚韧、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自我解剖的崇高人格,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以及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拿来主义”的科学态度入手.  相似文献   

13.
重体轻用的学院式研究模式造成了鲁迅研究的过度与饱和,也与重视干预现实社会的实践性的鲁迅精神相违背,因而有必要在鲁迅研究上进行战略转移:由注重"体"即构成要素、内涵、特征等的研究转变为侧重于"用"即功能、价值、意义和影响的研究。具体而言就是:从鲁迅文本中提炼、抽绎出鲁迅元素即鲁迅的思想、文学中最本质、最精华部分的组成单位,在与当代人产生心理共振的基础上,矫正、引导、重塑当代人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结构。在这一思路下从社会现实、国民文化心理、人类普遍的人性等几个方面来阐发鲁迅元素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成仿吾与鲁迅的关系也颇受学者关注。据鲁迅的学生之一荆有麟有这样一段回忆:先生的第一集小说《呐喊》出版后,(中略)成仿吾一次不很客气的批评,使先生耿耿于心者,达至十数年。无论谈话里,文章里,一提起创造社人,总有些严厉指摘或讽刺。《〈呐喊〉的评论》引发的鲁迅与成仿吾的论争,以及以1927-28年鲁迅与后期创造社之间的激烈的革命文学争论,是历来研究中的一个焦点。然而本文所讨论的对象,是以往研究中所忽略的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和成仿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从政治、历史和文化的维度研究鲁迅的文学翻译思想及翻译实践可以发现,在1903—1936年间,鲁迅完成了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变。具体来说,1903-1926年间,鲁迅在外国文学译介中倾向于“文学革命”;在1927—1936年间,鲁迅的文学翻译观发生了质的飞跃,从五四前后的“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转变。成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鲁迅杰出的外国文学译介工作使他不愧为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界之战士”。  相似文献   

16.
鲁迅作品中有大量的疯狂或准疯狂叙事。这种疯狂叙事不仅与尼采具有联系,也与中国道家文化具有密切联系。鲁迅的"疯狂"叙事,是道家文化"疏狂"的现代承续,是道家式的有关生命自我的表达。"疯狂"所蕴含的怀疑/批判精神,也是道家怀疑/批判精神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强作品的讽刺力量,鲁迅小说中采用了一些拉丁字母的人名和地名。从形式上看,有纯用字母的,也有汉字加字母混合构成的;其中拉丁字母人名多半来自英语,拉丁字母地名常用威妥玛式或邮政式拼音。  相似文献   

18.
欧阳修并不反对早期西昆体诗文风格,尤其肯定其善“用事”的创作特点。后世评论者之所以有欧阳修反对西昆体的误解,主要是与后期西昆作家创作风格蜕变有关,即由善“用事”、求雅正到艰涩怪异的转变。论者未能洞晓前、后西昆作家诗文风格的变化,将西昆体看作是一个风格不变的整体笼统论述,这是造成欧阳修反对“西昆体”误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