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提出了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确立可持续发展观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是指高等教育把实现自身的目标和理想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系和战略目标的范畴内,具有生态学、环境学的特征,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一致。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观包含时空观、要素观、产业观等主要内容,目标是塑造“绿色人格”、“环境品德”和“生态素养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设计价值观是对工业化时代以来设计理念及其行为结果的理性反思,是对人、设计、自然关系的辨证理解为基础,是以符合自然社会的真与符合人类生命的善为目标的新理念.实现设计价值观的转换,需要清理传统发展观的思想脉络和确立新的设计文化价值内涵,以合理性原则为内核,以绿色产品设计为实现方式,使当代设计步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观的确定提出了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确立可持续发展观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等教育中可持续发展是指高等教育把实现自身的目标和理想建立可在持续发展的观念体系和战略目标的范围同,具有生态学,环境学的特征,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涵义。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有本质的不同,从传统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是一次社会文化的根本变革,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三大转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方面,其实现则依靠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形态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新型的发展观,是人们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和创新。资源的有效供给和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前提。而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信息资源,其可持续发展将有力推动中持续发展,本文着重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远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建立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和谐”的发展理念,具有内在的“和谐”本质与全新的理性视野。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观对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了理性思考;可持续发展观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前提;可持续发展观以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基石;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据此,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就要确立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确立生态补偿和生态创造价值意识,强化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生态价值信念,并实现生态伦理价值观念的普及化。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长期、持久的发展观。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今天大学生能否秉持可持续发展观。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大学生具备终生学习观、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也要求大学生具有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当前,高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视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以及帮助学生整合信息资源都是促进大学生确立可持续发展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伦理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为主要伦理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 ,在现实生活中已陷入困境。在批判传统发展模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自身就内蕴了一种伦理取向 ,公正原则是其基本伦理原则。坚持伦理公正原则 ,确立有机生态发展观念 ,对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环境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人对自然改造、认识和价值的关系 ,是人如何对待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即发展观的问题。环境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认识自然能力 ,特别是价值取向的变化而变化。环境问题“古就有之 ,于今为烈”。片面追求物质财富增长的传统发展观 ,及其在环境观念上的一系列误区 ,是现代环境问题产生的最深刻根源。以人为中心综合协调发展观的确立是当代人类走出环境困惑的关键 ,用新的发展观重新审视环境价值、正确认识环境问题、合理改造环境 ,将把人类未来引向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0.
发展伦理学如何发展——关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是反思传统经济发展观和生态伦理发展观的产物。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局限性在于缺乏对人的深刻了解。人的发展是发展伦理学的实质和核心,发展伦理学必须解决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类关于发展观念的清晰认识经历了传统经济发展观、生态伦理发展观和人的可持续发展观三次大的觉醒。从传统经济发展观到生态伦理发展观再到人的可持续发展观的历史演变是发展伦理学依次递进的三个发展阶段。人的可持续发展观既克服了传统经济发展观对人的片面理解,又克服了生态伦理发展观对人的“非人”理解,是真正属于人的发展伦理学和新型伦理发展观,是发展伦理学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12.
解析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新思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 ,从而使社会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新发展观包含着生态持续性原则、经济持续性原则和社会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观为主客体关系的重构带来三方面影响 :一是主客体关系在当代的时空拓展 ;二是主客体关系的进一步深化 :人与自然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之间的消极互动向积极互动的转变 ;三是开辟了主客体关系中理性与价值双重尺度整合的可能性。可持续发展观为当代人类自我中心化的扬弃提供了逻辑和实践的契机 :一是它带来了极限意识的觉醒 ;二是它带来了不同地域和民族文化间的互为“他者”及“对话”关系的确立。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是人类自然观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新的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有着根本的区别。为子孙后代着想,我们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它是在人们对传统发展观反思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来的,它对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式及其内涵出发,探讨了可持续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人类发展观的演进经历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四个阶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发展和创新,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它与传统的社会发展观存在着根本差异;可持续发展在互惠型思维方式的指导下,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它是在对传统社会发展观的实践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发展战略和理论,标志着人类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实践方式的转换;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对未来社会发展的理想构架,自身还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新的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已成为指导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本文在分析传统经济增长观弊端及对其历史过程反思的基础上 ,分析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的内涵 ,指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是既立足现实又面向未来、进行全局性谋划的新型教育观。本文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和必须遵循的若干原则,指出深化教育制度改革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伦理建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是人类面对发展困境反思的必然结果,可持续发展观的实现需要人类建构与之相适应的伦理观念,使发展的可持续成为人类自觉自择的行为。可持续发展伦理的建构应遵循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统一、普遍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公正性等原则,应坚持整合不同民族优秀的传统伦理观念与规范、进行国家主体间的对话与合作等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论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实践论原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可持续发展观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指导原则,对其具体内涵众说纷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可持续发展观构建哲学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并且不断地追求健全的主体性原则;在人与人或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上,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承认互主体性原则的规范和建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