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2 毫秒
1.
任何一种哲学体系及其模式都是自己时代的产物。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展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模式需要相应地改变,这既是实践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要求。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模式是本世纪30年代从苏联传来的,它基本上是斯大林的哲学模式。当今时代,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如果不改革传统的哲学模式,就难以在精神上代表现时代。张国祺同志所著,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由来和发展》一书充分表达了这一要求,它是我所看到的国内第一本系统阐述这个问题的专著,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生存与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现行哲学体系批判 现行哲学体系,并非原初的马克思哲学,而是后继者对马克思哲学思想历史阐释的产物,主要有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解释和补充、重构。马克思的哲学基本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哲学,恩格斯则提出了物质本体论和自然辩证法,列宁又进一步提出了反映论的认识论,斯大林则对这些哲学理论加以综合、整理、构造了现行哲学体系。中国从苏联引进了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三十年代的一批哲学家们所发明的现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至今还是我国唯一的占统治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这一哲学体系,使之适应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对哲学的迫切需要,早已是时代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4.
<正> 1988年7月,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和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等单位共同发起,在广东省江门市举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的学术研讨会.围绕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再认识的问题,与会代表解放思想,各抒己见,展开自由争论.一方面,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僵化的理解,进行了批评性分析,指出这是当前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深入研究的重要障碍;另一方面,就如何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展开了多方面的探讨,对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新见解.在会上,笔者谈到应该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多样化的哲学体系,从结构上看,它包含着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如何领会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编写具有高度科学水平的哲学教材,这是哲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早在五十年代,我国哲学界就围绕着历史唯物主义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问题展开了争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哲学界解放思想、百家争鸣,重新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在哲学体系改革的讨论中,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谓问题。有些人用辩证唯物主义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的人用历史唯物主义指称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人用实践唯物主义来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这就提出了如何看待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和内在联系,以及怎样理解这三种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不同地位这样两个根本问题。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谈些看法,以求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与马克思在理解新旧唯物主义区别时的哲学视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创立者。恩格斯与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的关系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参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另一方面,恩格斯又是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的理解者。作为理解者与被理解者的关系,恩格斯与马克思在哲学理论上既有基本一致的地方,也会有所差别,不能简单地把恩格斯看作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与马克思在理解新旧唯物主义的差别时,具有不同的视野,马克思从对思维和存在现实关系的理解方式的角度来理解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而恩格斯主要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关系的角度来理解新旧唯物主义的差别。揭示这种差别,不应是导致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对立论,而应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如何从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出发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基础和本质的问题,至今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理论和实践都要求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基础和本质重新设计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但是要想突破现行的哲学体系,必须从弄清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入手。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善和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他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三本书,详尽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化做出了卓越贡献。目前,在理论界热烈开展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讨论之际,重温恩格斯的有关教导。对进一步推动讨论的深入,不是没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0.
论哲学的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哲学教科书所阐述的哲学对象观存在着许多局限。首先它没有对作为哲学对象的“世界”概念给以必要的澄明;其次,这样的哲学对象观与历史上出现过的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包含的内容及哲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都存在着矛盾;第三,传统的哲学对象观留有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的痕迹。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看哲学的对象,哲学对象以实践世界为范围,是对一定层次一定维度的实践世界的真理和价值的把握。  相似文献   

11.
理论出现于伟大哲学体系的终结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出现于伟大哲学体系的终结点,出现于一种市场环境”,这是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杰姆逊的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必须在一种具体的历史环境中来讨论理论问题,而我们将这一陈述理解为对恩格斯那个著名论断的当代解释,“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在这里,我们把它作为当前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体系还是方法讨论的提示。在其它地方,我们已经阐述了在这个问题上的方法立场,并且对体系哲学和哲学体系进行了讨论。本文强调:实践需要是一切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理论的进步决…  相似文献   

12.
张湫  孙荣 《理论界》2014,(4):11-14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过程中,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就其哲学的性质,中外哲学界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这些不同的看法,直接影响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的理解。我们认为,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所表现出的哲学立场,一方面表明他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根本转变,另一方面也表明,恩格斯此时的哲学世界观还停留在"费尔巴哈派"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费尔巴哈论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式诞生的标志,因为它彻底摆脱了费尔巴哈,确立了实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仅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费尔巴哈论》则是恩格斯晚年为了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这两篇著作,论述了一个极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与一切旧哲学体系的区别。其他经典著作,如《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等,是批判其它哲学体系的产物,因此亦有不少这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世界是一个多样化、复杂化的世界,没有一个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无法适应这个世界。因此,建构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繁荣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试图就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根本宗旨、理论基础,以及我们所建构的哲学原理新体系,谈一些认识。 (一) 当前,我们探讨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根本宗旨:为了更好地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与改造当代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具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认真总结十年内乱中“唯心主义盛行、形而上学猖獗”的严峻的历史教训之后,我国哲学界深深感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研究将推动人们完整、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讨论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出发点和结构原则的理解出现了不同的意见。高清海等同志从总结哲学史中抽取由客观到主观的原则(见《学术论坛》1982年第6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一文);黄枬森同志主张以列宁《哲学笔记》所论述的原则为根据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中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对此,列宁曾作过这样的说明:“要正确评价马克思的观点,无疑需要熟悉他最亲密的同志和朋友恩格斯的著作。不了解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就不能了解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全面地阐述马克思主义。”但是,在当前恩格斯哲学思想的研究中,西方一些学者特别是所谓“新马克思主义”者违背列宁的科学论断,竭力歪曲和贬低恩格斯的作用,给他扣上许多莫须有的罪名,例如说恩格斯的哲学是“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相似文献   

17.
我们曾经有过一个比较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即苏联式的体系。但是,越来越表明它已经不能适应人们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发展要求。 不言而喻,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改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并编写出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具有高度科学水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专著和教科书。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从批判杜林哲学入手,创立了唯物辩证法的逻辑系统,从而在丰富和发展马克主义哲学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研究《反杜林论》的逻辑和方法,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反杜林论》的理解,而且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彤成和发展,都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本文想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一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杨教授 ,您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我注意到 ,《理论前沿》2 0 0 0年第 1期一篇文章提到 ,您对马克思哲学的解读范式“提供了一种新的马克思哲学的理解途径 ,突破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框架 ,建构了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对于我国哲学体系的改革和  相似文献   

20.
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根据这个逻辑,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应理解为马克思哲学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观点、学说与体系是不同的,马克思哲学本身也并不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观点和学说演变为一个严整的哲学体系,要经过新的整合和再创造。作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作为观点和学说的马克思哲学,无论在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