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中的劳动力市场排斥——社会性别视角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3年迎来第一个高校扩招年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目前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形势下,劳动力市场排斥表现为对大学生的生理排斥与个人经历排斥。同时还表现为大学生的自我排斥。在男女大学生面临共同的劳动力市场排斥过程下,女大学生还要面对特殊的劳动力市场排斥因素。  相似文献   

2.
张寒梅 《职业时空》2008,4(4):115-116
2007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495万人,比上年增加82万,增幅达19.9%,已超过当年新增就业岗位计划的50%以上,虽然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千方百计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但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而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同时,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还常常遭遇"性别歧视"。江苏省妇联针对本省《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十周年情况的专题调查也显示,有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生有过多次被拒的经历。可见,"性别歧视"已成为女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首要障碍,很多德才兼备,学有所长的女大学生因此失去公平竞争和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国际教育理念,已逐渐受到国际的广泛关注。我国创业教育起步晚,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强对师生进行创业教育方面的培训,鼓励他们独立自主地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但目前女大学生在就业与创业中受到性别歧视等因素的影响形势并不乐观,而各高校专门针对这一问题的相关研究却非常稀缺。在对迎接女性创业时代,缓解女大学生就业压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化女子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女大学生"四自精神",健全女生人格方面实施女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本项目呼吁高校实施有针对性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使女大学生在毕业前积累更多的经验,面对就业与创业的种种不利因素更好地创业以及就业。  相似文献   

4.
目前劳动力市场上女性就业歧视非常常见,这必然导致女大学生遭受损失。女大学生跟男大学生一样,寒窗苦读二十年,所受教育都一样,也渴望找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但是社会的性别歧视使得她们中的很多人与好工作无缘。本文将探讨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以及如何缓解这种现状。  相似文献   

5.
马振远  张娜  张惠瑀 《职业时空》2008,4(8):179-179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高校毕业生就业被推向市场,即由原来的政府分配就业转变为自主择业,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具有以前那种明显的学历优势和政策优势,开始融入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双向选择市场。“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已初步形成。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市场总体的供求关系发生急剧变动,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强、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女大学生群体就业压力趋大,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就更加凸显。导致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社会性的原因,也有高校和学生自身的因素。构建适合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体系,解决其就业难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分析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2015年再创新高,749万的毕业生数量相比2014年增加了22万。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成功过渡到"大众教育",然而,高校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愈演愈烈,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面临着就业难、就业率低等问题,为了缓解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院校应逐步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日常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大力发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入,劳动力市场相对饱和,研究生就业日趋困难,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性别歧视使得女研究生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女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种种心理困境,分析其就业心理现状,并引导其走出就业困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成汉健 《职业时空》2005,(14):62-63
高校毕业生是整个社会充满活力、富于创造的群体,是国家宝贵的资源。就业是关系广大毕业生切身利益,关系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的大事。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及招生规模的扩大,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日益困难。因此,各高校应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及人才培养结构,实施高校全程就业指导,培养一支职业化、专门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健全大学生就业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实现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和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0.
高校自扩招到现在,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研究得比较广泛。本文通过对高校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难的主客观原因进行浅析,思考和探讨高校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自2001年以来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也逐年增大。受社会各方面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失信现象也越演越烈,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诚信在就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摆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社会兼职维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兼职权益受损的报道不断在媒体出现,反映出在我国人才市场需求由过去的学历定位向能力定位发展和就业"能力优先"的发展新趋势下,学生自身维权能力不足;同时,也反映出供大于求的人才市场所出现的政府管理欠缺与高校教育指导不足等问题.因此,应从大学生社会兼职权益受损的内部与外部因素,认真分析其形成原因,采取对应措施,促进我国大学生社会兼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学萍 《职业时空》2008,4(9):11-11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压力越来越大。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了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作为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管理的教师,是高校从事就业工作的重要成员,对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目前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几乎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同步出现的女大学生就业难,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成为学术界及各级妇联的关注重点。近年来一些妇联干部、妇女问题研究者的调查均证明女大学生就业确实存在性别歧视,尤其是厦门大学叶文振教授及其研究生对该校干名200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更是明确指出,性别歧视对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岗位与工资报酬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高校扩招后第一批大学生毕业的特殊时期,针对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社会现实,对企业、毕业生和政府三方面进行考察,对人才市场现状、毕业生就业压力及其择业标准和政府新出台的与就业有关的各项政策进行综合分析,对毕业生就业前景做出评估。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人群,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坚力量,当代大学生压力重大。吉林省作为高校大省,高校毕业生占全省新增劳动力总数的40%以上,加之中国当前就业体制的改革,由原来的国家统一分配到现今的求职人员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高校毕业生在思想上存在很大压力。基于以上因素加强吉林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邵鹏  崔志鹏  伍婷 《职业》2015,(4):56-57
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党和国家始终重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然而,现今的就业指导课内容却对就业法律、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以及风险防范方面涉及甚少。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国内高校毕业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一些大学生一毕业也就意味着失业。面对较大的压力,大学生需要为自己规划一条道路。公安院校为公安民警的培养提供了场所,事实上,招录对象表现出社会化的特点,公安机关警力供大于求,公安类院校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本文分析了公安院校毕业生的特征,阐述了公安院校的就业指导机构的重要性,探究了公安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证,尝试寻求公安类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途径,以此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工作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而带来的就业压力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的人际关系压力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国内外高校最普遍的问题之一。马加爵、药家鑫事件更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严峻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扩招也带来了一个实际性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空前增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问题是高校所重点研究的问题,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影响,其毕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对高校工作的一个严峻挑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努力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才能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根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结合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对提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措施进行探究,旨在帮助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