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沈文凡教授等所著《名家讲解唐诗三百首》是《唐诗三百首》全新的注本。“全新”是指在文学总集注本中有意识地发掘具体某一作品的“接受小史”研究。以文学总集中“诗人创作者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这是迄今为止学界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接受史研究所未及的,是文学接受史研究的模式与事例的创新。“接受小史”,“是指后代诗人从创作上继承、借鉴三百首中名篇的情况。这是‘名诗’和‘名句’传播和被接受的过程”。模式或事例创新,体现在“作为创作者的接受影响和摹仿借用”。是揭示《唐诗三百首》中的名篇、名句对后代作家的影响史,以及后代作家对《唐诗三百首》中的名篇、名句的“摹仿借用”。本书有两个方面尤其值得注意:一是揭示后代作家“摹仿借用”唐诗名篇的影响史:二是揭示后代作家“摹仿借用”唐诗名句的影响史。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马头琴独奏曲《怀念》的创作背景、创作特点和演奏特点等方面的梳理,特别是对乌拉特长调民歌主题在该作品中的变型与贯穿手法的研究,探究作曲家是如何将一首经典的乌拉特长调民歌(《茂盛的檀香树》)的主题进行提炼与归纳、变型与贯穿,创作出一首经典的马头琴音乐作品,并试图进一步地总结和归纳蒙古族器乐化作品创作中前人的经验和心得,并探究蕴含其中的独特的文化特质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鲁迅运用荒诞性的手法进行创作 ,可以说是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早期的萌芽。首先提出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手法 ,通过对鲁迅的“荒诞”手法特点的分析 ,得出其与魔幻现实主义者之间的联系 ,并通过这种联系 ,进而总结了“荒诞”手法的意义。在探究了“荒诞”渗透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之后 ,更意在揭示鲁迅创作中的荒诞感及荒诞手法与魔幻现实主义的联系 ,以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鲁迅的创作手法、文学观念 ,更深地解读其作品。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20年代文学研究会的问题小说作家群里,最具代表性的应推王统照。他在文学史上被公认为是这时期的“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他早期(1921-1924)的翻译文学与创作的问题小说之间的互文性对话关系:从俄罗斯、东欧等弱小国家现实主义作品的翻译中,王统照确立自己创作问题小说的现实主义方向;从对泰戈尔和叶芝等作家作品的译介和研究中形成了“爱”和“美”的理念,用此解决中国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其创作的问题作品,大都可以找到其与外国作家作品之间存在的某种关联。本研究表明,王统照的创作主题、题材和创作手法等,都是通过借鉴诸多外国作家和作品,将其创造性地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5.
刘文金先生在运用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时 ,结合调性思维的方式 ,将民族音乐中的“声”的润饰技巧 ,扩大地运用在音乐的陈述、展开及结构形成过程中 ,从而使作品的整体风格及音乐形象带有了“诗韵”的气质。在西方音乐中 ,音乐的展开是在主题及其动机通过和声、调性、织体等作曲技法的运用来进行的。而在作品《秋韵》中 ,刘文金以中国传统音乐的线型思维方式 ,将调性发展手法巧妙地运用在以乐句和乐段为结构单位的展开中 ,产生出类似中国画“大写意”的艺术效果 ,很好地体现出作品标题《秋韵》所要表达的内涵。整个作品的“意韵” ,在音乐内在结构力的不断形成过程中被逐渐体现出来 ,较好地实现了作品整体结构上对“大写意”———“神韵”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描写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偷句、袭用与点化等手法,既有抄袭的嫌疑,也有继承的关系和推陈出新的美学特征。 (一)偷句。所谓偷句,也就是后来作者基本不作改动,用“偷窃”的手段将前人的名句切入自己的诗词作品里。这种情况反映在诗作里,除个别是运用得好的,或是用来评诗之外,常常被人认作行窃,或者是游戏笔墨。例如,《古今诗话》载有一个笑话,讲的是宋时名僧惠崇的故事。一日惠崇作了一首《题杨云卿郊居》的五律,其中一联“河分岗势断,春入烧痕青”特别自负,拿来给人看。他的师弟嗤之以鼻,即写诗嘲讽:…  相似文献   

7.
《诗》在产生之后就被广泛地引用,历经先秦两汉,到了魏晋时期,“建安七子”之一陈琳在创作中大量引《诗》,其引《诗》方式有多种.其作品中或直接引用《诗》中的词语、诗句,或化用《诗》中的诗句、诗意,或用《诗》中某首诗的诗旨.其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对《诗》有所吸收,在艺术手法上有所借鉴.在创作中借鉴《诗》的方法,吸取创作中的经验,这成为中国文人的一大传统.  相似文献   

8.
学习书法,简化字特别难写。在前人优秀的书法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之”、“乎”、“者”、“也”、“三十而立”之类非常简单的独体字,造型非常的美,而且各个书家遵循各自独特的创作原则创作出的作品中这一类字的造型又各臻完美,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前人在汉字的造型上作过种种尝试和研究,并将他们所能见到的汉字进行了种种艺术上  相似文献   

9.
对巴托克《小宇宙》作品的多调性多调式、调性种类划分方式、调性确定的手法,和声思想、轴心体系、和弦构成,以及集合截段音级集合数目与音程含量的关系等作曲技法研究进行了疏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巴托克《小宇宙》中153首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调式音阶入手,将其调式音阶构成分为五声音阶、六声音阶、七声音阶、八声音阶、人工调式音阶等多种音阶,进而对这些不同音阶在作品中横向上与纵向上的重组、分配、安排进行探讨,以窥探《小宇宙》创作思维"大世界"的主旨。巴托克这种运用音阶多样性的创作手法可以给作曲创作带来新思路、新技法。  相似文献   

10.
“留白”是中国画中的一种绘画技法,指的是国画中对空白部分的留取。中国画利用“留白”来营造出虚实相生的意境,同样,现代平面设计也可以利用“留白”的手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色彩留白”及“构图留白”两种设计方式,使设计作品获得更好的版面视觉效果。同时,“留白”中的传统艺术精神,还能够丰富设计的文化内涵,增加平面设计作品的意境。通过将“留白”运用于平面设计中,对于创作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诗味说”浅识杨从荣毛泽东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五十余首诗词珍品,这些诗雄奇、豪放、华美、瑰丽,具有惊天地、撼世人的艺术魅力,作为中国诗词之瑰宝,将永远载入中国的诗歌史册。毛泽东诗词创作的辉煌成就,离不开他半个多世纪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离不开他...  相似文献   

12.
浅论中国传统绘画的气势戚序清代画家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传统绘画艺术理应在基于中国艺术精神的基础上,突破传统绘画创作思维及手法等因素的束缚,对其形式体系和风格体系进行大的变革,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实际上形式体系的改变直接影响风格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以意象、诗情为题,从意象、创作手法、文化传统、创作目的、历史背景等方面对希尔达杜利特尔诗<山神>与毛泽东诗<十六字令三首>(其二)进行了比较与研究,旨在揭示中外诗人认知思维存在异同的原因及其在翻译研究及跨文化交际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词史上,周邦彦有“结北开南”之功:创作上由描写客观世界以直接感发的传统转向表现主观内省;发展了以赋为词的创作手法,变平直为曲折;精通音律,能自度新曲,严守格律而又多有变化;语言典雅,善于融化前人诗句典事于词中而不着痕迹.周邦彦从内容到形式开拓了词的新天地,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结束了北宋词并开南宋词之新风.  相似文献   

15.
法国当代文学至少有以下8种“文学倾向”或曰“文学流派”值得我们予以重视和研究。它们是:1.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或曰“新司汤达派”;2.人类处境文学;3.介入派文学或曰存在主义文学;4.形式主义文学或曰“新小说派”;5.超现实主义文学;6.大众文学;7.通俗文学;8.荒诞文学。还可以细分和列举出其它的文学流派,如“侦探文学”、“科幻文学”等,不过主要是上述8种。因篇幅所限,本文不可能对“各家文学”逐一进行评说。只能首先重点说说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法国当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作家群的创作,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继续和发展。这一传统不仅可以上溯到十九世纪,而且可以索源到文艺复兴时期,甚至还可以探赜到法国文学的童年时  相似文献   

16.
贝多芬G大调随想回旋曲,又名:Rageovgrthelostpenny,翻译过来名为:丢失一分钱的愤怒,是贝多芬早期创作的作品。这首作品所体现的音乐内容与以往贝多芬作品所体现的英雄性和交响性不同,它体现了这位跨世纪伟大作曲家生活化和人性化的一面。G大调随想回旋曲是一首幽默风趣、富有活力的钢琴作品,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贝多芬的早期创作风格,以及弹奏古典主义时期风格乐曲的演奏方法和风格,能够更好地表现出乐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也为喜欢和演奏这首作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1]“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2]多年来,毛泽东同志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亲自制定了党的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按照这条路线领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由此可见,。实事求是”思想的伟大,或曰毛泽东思想之伟大.这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范畴内当称之为客观真理.为此,如下谈几点认识.一、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  相似文献   

18.
不管怎样认识儒家诗学儒家诗学,在中国古代占据主体地位确是不争的事实。本文对“诗可以怨”的另一相辅而又相成的命题——“怨而不怒”的诗学精神、诗学内涵进行了分析,认为“怨而不怒”包含了文学本体论、创作论、作品论、批评论等多方面的诗学内容。本文的意图,一方面是对钱钟书先生没有谈及的问题作一补充,另一方面就前人及时贤对这一命题过多的指责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9.
寻根文学作为一种文学流派,在中国当代文学界曾经风行一时。虽然最终以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而未能长时间占据主流,但作为继伤痕文学之后的一种思潮,其影响力是深远的。时至今日,不只是许多当年的寻根作家仍然在继续着创作活动,更多的作家,虽未在寻根热潮时期进行过创作,但其作品仍然深受寻根思潮的影响。出于在当代语境之下“传统”这一概念的不确定性和种种历史原因造成的传统缺失,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传统”往往显得似是而非。究其原因,实际上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即传统的影响和保守思潮引发的反智主义。本文将以韩少功为例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20.
江淹选取从汉代到刘宋三十位诗人进行模拟,取名“杂体诗”,意为诸种体式相杂而成.《文选》选诗特设“杂拟”一美,将其三十首诗全部收录.江淹在对具体作家进行模拟时,采取“杂拟”的创作手法——将所拟作家的不同诗歌题材、内容、风格看作一个整体,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再创作.针时于此,以其中五首诗为例,探讨这种创作手法的使用对于诗人个体风格的确认和汉魏六朝诗歌题材的定型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