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制度体系的角度看,可以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两个层面,其中前者必须始终坚持,后者则必须与时俱进加以改革、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互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模式的核心,讲中国模式,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提供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实践性、创新性与超越性是社会发展模式的内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形成之后,仍然需要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创新.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发展观到实现方式与途径体系都有了较大的创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实践性、创新性与超越性是社会发展模式的内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形成之后,仍然需要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创新。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发展观到实现方式与途径体系都有了较大的创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席端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1):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正确选择。这条道路蕴含了理论与实践、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前进性与曲折性、历史与逻辑等相统一的辩证内涵。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辩证特性,对帮助我们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并且指出在传播中国有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面临的国内认可度不够,国际传播的主动性不够、国外传播的内容与途径单一、国际话语体系研究不足等问题,提出国内应加强宣传力度,加深成就认同,国际应积极推动理论传播、多内容多渠道传播中国故事、加强世界一流的国际智库建设。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走什么样的的发展道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中国模式"正是诸多模式中的一种,反映了我国在发展中的探索历史,是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总结,其实质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我们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中论述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意义,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即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深刻内涵,指出实现共同理想是长期的、艰巨的,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努力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 相似文献
9.
文化产业论是我们党以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为指导,对市场经济环境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揭示了当今人类文化发展的大趋势,符合世界文化发展潮流.党的文化产业理论及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体现了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领导方式、手段不断创新,以及党的先进文化建设能力和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传统特色"到"中国当代特色"的发展,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传统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当代特色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中国传统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当代特色社会主义.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必定还要产生新的"中国当代特色"具体理论形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同时也不断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外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选择;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宣告了"社会主义终结论"的彻底破灭;开辟了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道路,为世界共同发展和普遍繁荣带来无限希望。 相似文献
12.
周长鲜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5):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然而在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研究范畴这个问题上,学术理论界还存在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基于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受实践检验这一基本原理,在研究这一问题时,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与时代特征相结合。需要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遇到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概括分析;以充分认识实践的根源性为指导,聚焦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所亟待解决的一些根源性的问题.进而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马福运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经历了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三个文明一起抓”、“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演进过程。五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既不可分割又各有自己的特定领域和特殊规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建设和谐社会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更加注重务实性、充分体现包容性、融入空前的超越性、涵盖鲜明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含的本质属性,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5.
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彦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1):7-11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关系到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建国58年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39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有本质区别,但民主社会主义执政的经验也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付亚云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12):10-12,24
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做了深入地探索和思考,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行理论创新,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体系。党对此的探索经历了四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前为确立主题阶段,重点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十三届四中全会至十六大以前为侧重发展阶段,主要是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十六大至十七大以前为纵深推进阶段,主要是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十七大以来为整合提升阶段,形成了包括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结晶,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和中国人民前进的新道路.建立了欠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模式;开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新理想;创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新目标。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只有多维度解读才能完整地、准确地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及其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在我党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之中形成,是在我党的领导下,通过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而走出的一条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殊要求,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使国家发展走向法制化、制度化、文明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