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诗歌是富有灵气和美感的一种言说形式,它以丰富的人文潜质,潜在的绘画美,优美动听的韵律,错落有致的建筑美,以及深邃的意境,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教学中要了解诗歌背景,通读全诗,感受诗歌的内涵,细致品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
近半个世纪来,美学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引入翻译研究中。人们在诗歌翻译领域更是将诗歌翻译的美作为最高标准,而诗歌翻译的视象美更是最直观最形象的诗歌内涵的表达;本文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诗歌翻译的视象美,以帮助译者做到到诗歌翻译的可能的“完美”。  相似文献   

3.
吴振兰 《现代交际》2011,(12):53-54
无论是英语诗歌还是汉语诗歌都是古老的文学体裁,都是一种高级的文学艺术形式,故长期以来被大量的译入译出。然而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中难度最大的。本文作者通过探讨诗歌本身所具有的“三美”来研究诗歌的翻译。  相似文献   

4.
怪体诗拾趣     
我国可谓是一个诗歌流行的国家。在其数以万计的诗歌中,有一些怪体诗,写得神彩飞扬,别致有趣。  相似文献   

5.
长久以来,我们所提到的诗歌都是在中原文化的前提下提出的,而对少数民族诗歌进行研究的也只有少数专家学者。其实,少数民族诗歌的独特意境反而可以使我们眼前一亮。其中藏族古典诗歌在独特的地域条件和宗教环境下演变和发展,独特性与艺术性无与伦比。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藏族古典诗歌,尤其是其诗歌意象,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还原藏族的历史风貌,更能够让我们借鉴藏族诗歌意象使用中的艺术手法,开拓诗歌意象创作的视野,开辟以诗歌意象营造诗歌意境的新途径。本文通过研究一些流传较广、认可度较高的诗歌,意在找出其意象的异同,方便我们在今后的古典诗歌创作找到新的路径,发掘新的灵感。  相似文献   

6.
建安时期在历史上是一个战争时代,这一时期的诗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笔浓墨重彩,诗歌的风格、诗歌的发展变化、诗歌中的悲情、诗歌中的寄托、诗歌中的风骨,如水般穿梭于历史里。  相似文献   

7.
王贞白是唐末颇负诗名的诗人。对于这样一位诗人,其诗歌却一直为人所忽视。其诗歌意象以月、水、云为多,主要体现了的王贞白思乡、济世、隐逸之情,成为王贞白内心情感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8.
《秋柳诗》四首堪称王士祯诗歌生涯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这组诗歌为他奠定在清中期的诗坛上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后期效应。《秋柳诗》四首“实处转虚,空际见巧”,呈现的是一片烟雨空漾的情韵。  相似文献   

9.
结构主义立足于文本,认为分析一部文学作品的意义在于将其内在的深层结构揭露出来。这种理念对于我们解析中国古典诗词是具有极大的启发性的,它能帮助我们透视诗歌表象,揭示隐藏在其下的深层主题。发掘诗歌的深层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透彻的理解诗歌的内在意蕴,丰富其文本价值。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诗歌的教学一直以来存在较大的难度。对于教学者来说,如何引导学生保持学习兴趣,掌握赏析的基本知识成为了教学中首先要攻克的难题。本文关注了语感培养、文化背景嵌合、对比研究三个要素,以此为核心引导学生开启欣赏英语诗歌之旅。  相似文献   

11.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介不断冲击着当代文学的传统存在方式,同时也给当代文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一现状在诗歌领域表现尤为明显。在享受新媒体带来的便捷之时,诗歌必须坚守其本真的诗性,保持诗歌内质的永恒,抵御诗歌气节的沦丧。在新的语境下,找到诗歌变与不变中的平衡点,将成为诗歌在当下环境中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李白诗篇传诵千年,众多诗句已成为经典,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为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确立贡献不少力量。由于李白诗歌的突出成就,影响深远,西方一些著名诗人早在二十世纪以前就开始翻译李白的诗歌,他们对同一首诗歌的翻译有着不同的版本。本文从译者的主体性出发,以《静夜思》英译版本为例比较分析李白诗歌的翻译。  相似文献   

13.
李贺、李商隐都是中晚唐时期的重要且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著名诗人,他们的大多数的作品都给人们以朦胧的美感,本文主要以他们诗歌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李贺。李商隐的内心世界与其为代表的中晚唐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唐朝诗歌的艺术鉴赏从诗歌鉴赏的一般规律到诗歌的风格与意象进行概括,以李白、杜甫的诗歌为代表进行探究,将其放到一定的文化背景上进行观察,着眼于李杜在诗坛上的地位,以及他们的艺术个性。更便于对诗歌的艺术鉴赏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卡罗尔·安·达菲是当今英国桂冠诗人,她的诗歌题材宽泛,技巧高超,善于运用戏剧独白,极富诗歌表现力。本文以达菲经典诗作Warming Her Pearls为例,对诗人的诗歌风格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征联启事     
笑尘 《老年人》2006,(9):42-42
所有公之于世的作品,都会有观赏者,有品评者。很多人虽不具备创造能力,但绝不缺乏欣赏或批评的能力。在文艺创作领域,这种现象尤为普遍,而以诗歌的形式来谈诗论文,中国文坛表现得最为充分而又精彩。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一直以诗歌和散文为主流,因而谈诗论文一直是中国文学评论界的热门话题,并成为读书人的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和人生一大乐趣。从先秦诸子到六朝诸贤,迄于明清之诗话、词话,薪火历数千年而不断,可谓洋洋大观。但是,将诗歌作为文艺批评的载体,在唐以前似不多见。开此滥觞者,应推杜甫。他的《戏为六绝句》,应是以诗论诗文的首批组…  相似文献   

17.
徐琰 《职业时空》2008,4(9):136-136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是俄罗斯20世纪诗歌史上最优秀的一位诗人。1912年,马雅可夫斯基以其独立特行的风格登上历史舞台,在他短暂的18年创作生涯中,留下了长诗十四首,诗一千三百余首,此外还有许多诗剧、电影剧本、论文、演讲稿等等。他所创作的诗作犹如一簇绚丽的花朵在诗林中绽放,给人以眩目的审美感受。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早已为世人所熟知,评论文章很多,然而学术界对诗人早期诗歌语言和形式创新性的研究还明显缺乏。本文通过梳理学术界对诗人作品研究的不同切八点来探寻诗人早期诗歌研究的新视角,分析论证用形式主义诗学观来解读诗人早期诗歌创作特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徐莉刚 《现代交际》2012,(6):154+153
除少数哲理诗外,一般来说诗歌都是以抒情为目的。所以诗歌鉴赏首先要搞懂一个中心问题,那就是诗歌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本文针对高考诗歌鉴赏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杨春辉 《职业时空》2008,4(7):129-130
诗是文学的精华,是最凝练的语言艺术。在各种文学形式中,诗歌是最能突出表现作品自身价值的文学体裁。诗歌的语言高度精炼,内涵丰富深刻,是作者最具个性化、创造性和想象力的世界,同一首诗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与传统文体学相比,传统文体学对诗歌的分析是以语音和格律为着眼点,辅以作者介绍和诗歌的背景,通过分析诗歌的布局、行数、比喻的用法、句式、  相似文献   

20.
徐兆宝 《现代妇女》2010,(10):81-84
海子,无疑是当代诗歌存在主题的先行者,这是我们探讨和研究海子的一个关键起点。海子是一个用生命实现“一次性诗歌行动”的诗人,他的生命与诗歌是一体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于海子的诗歌观念与哲学取向、死亡意识、浪漫精神的倾向与独特的诗歌意象进行论述,从而进一步深入海子的诗歌和海子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