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成了校园文化最有活力、最富创意的载体 ,通过对校园体育文化概念的揭示 ,从中日两国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价值观的认知差异、内容形式的比较、行为主体的目标取向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了解两国校园体育文化的异同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为我国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文献搜集法,查阅近年来有关资料对日中两国学校体育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在目标、大纲和指导思想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还应加强学生终身快乐体育观念和实践运动能力的培养,另外我国体育课学时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均少于日本,体育课的组织形式单一,运动项目少,对学生个性发展强调不够。  相似文献   

3.
1 引言由于我国与日本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教学思想、社会观念和物质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差异 ,因而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大纲和教学方式等也都有很大不同。为了学习、吸取那些能为我们所用的经验 ,取长补短 ,本文收集了中国、日本两国有关学校体育教学方面的文献资料 ,找出同一方面的各自特点进行比较分析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2 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比较2 1 中国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特点2 1 1 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相结合学校体育的作用 ,首先是通过对从事体育活动学生个体的作用来实现的 ,学生具…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河伯"和日本的"河童"是两个相似但又绝不等同的文学形象,他们分别产生于两国对大江、大河的崇拜,是各自水崇拜文化的一部分。用比较的方法对这两个形象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中日人民精神与文化的了解,更可以结合两国的材料一窥文化的发展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5.
新航路开辟后 ,欧洲人纷纷到东方活动 ,因而中日两国均与西方文化发生大量接触 ,出现吸收西方文化的高潮。中国吸收了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建筑艺术、自然科学等 ,日本吸收了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绘画艺术、自然及社会科学、武器制造技术和生活习惯等。由于日本和中国政府先后实行闭关政策 ,这一吸收西方文化的高潮在日本和中国先后中断。本文对这一时期中日两国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作了全面考察 ,并分析了两国在吸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6.
谈到日本文化,首先第一印象就是和中国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由于两国地理、文化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日本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容。在此将从衣、食、住、风俗等方面具体阐述日本文化的一些特征,以便更好地了解日本,也会更好地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7.
要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学,首先要理解其民族的文化,这是决定翻译水平高低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对文化差异的不了解、模糊,可以说是文学翻译中出现障碍的根源。中日两国文化有很深的渊源,因此我国翻译日本文学作品与翻译其他国家文学作品不同,其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具有独特性,本文对日本文学翻译和日本文化的几种关系进行了粗浅的探讨,相信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对日本文学翻译工作者而言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日本鱼名的多样性与日本文化的关系;从鱼多用汉字标记,用汉字原意的解释,依据鱼的形状和习性为鱼命名可在汉语辞海中找出根据这三点足以看出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从日本人用的是和制汉字,使用多种鱼组成成语,日本的"国"字既便是用和制汉字标记,这一点上看到日本文化既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又有对自身日本文化的创新。体现了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又极力维护传统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法国和日本都存在大学校这种特殊的学校类型。两国的大学校有着不同的产生背景,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当前,两者在各自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办学定位、招生选拔机制等方面也存在着明显差异。通过对法国和日本两国大学校的历史追溯和现实比较,可以发现,两者虽然有着共同的名称,但它们却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教育机构。  相似文献   

10.
中日两国的吸收欧洲文化及其“近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日本吸收欧洲文化的先行者、媒介者。但是,欧洲文化在中日两国所发生的影响,悬殊颇大,有着明显的差异。即日本吸收了欧洲近代文化,渗透到社会各角落,成功地实现了初步近代化,进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列强行列,而中国吸收的欧洲近代文化只影响到社会上层、宫廷,未能真正踏上近代化轨道,却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因此,我们考察两国吸收欧洲近代文化的历史过程,比较它们吸收欧洲近代文化所采取的态度和方法,分析成败的原因,总结其经验教训,这无疑是一个颇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中、日两国男子身高差异对比,对日本战后学校体育改革的主导思想进行分析、研究,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墨部分大学体育教育现状的调研,分别从师资的素质结构、学校体育服务模式、国际体育文化合作交流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推动两国大学体育文化合作交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做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为中国大学体育在WTO框架下国际体育合作的战略选择、体育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就有密切交往,尤其中国盛唐,正值日本奈良时代,日本不断派出仪容盛大、人数众多的遣唐使,可以说是中日交往的黄金时代。①随使入唐的留学生、留学僧,不畏艰险,渡万里惊涛来到长安,如饥似渴地吸取唐朝先进文化。特别是吉备真备两度来唐,留学十七八年,“研覃经史,该涉众艺”;②才华横溢,播名于唐,回国后位列公卿,参与国政。在输入、吸收、汲取中国文化,推进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可以说他是日本奈良时代传播中国文化的功臣。本文仅就唐学东渡与吉备真备所  相似文献   

14.
渤海国是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联合高丽人建立的地方封建政权。公元713年(唐玄宗开元元年),渤海国国王大祚荣接受唐政府册封,从此,渤海国成为唐王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渤海国存在的两个多世纪中,受先进的唐文化的影响,渤海人和汉族人在经济文化方面互相交流,互相吸收。渤海人继承了自己祖先的文化传统,又吸收了汉族文化和其他文化,创造了以汉族文化为核心,又带有自己民  相似文献   

15.
中日两国由于各自独特的地理环境、宗教习俗、审美观念等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色彩观。其中红色认识差异最为显著。在中国,红色有祖先崇拜、辟邪、吉祥和女性之红等特征;在日本则有魔力、辟邪、禁忌和女性之红等特征;在红色能辟邪和象征女性方面,中日两国是相同的,其他文化特征则有差异。从中日两国传统红色彩文化意识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红色"依然占据中心地位,受到人们的喜爱;而在日本,红色的负面文化含义越来越弱,"中国式的红"正在慢慢被日本社会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日语中的汉字本来来自中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日本人又用汉字组合创造了为数不少的日语词汇,即和制汉字。和制汉字的一部分在近代又传回中国,为中国人所用,如,“金属”、“议员”、“科学”、“法律”、“物理”等。这种现象不单单是两国文字的交流,而是两国长达两千多年的文化交流的继续和发展。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中日两国的语言和文化,文章从历史、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对汉语中的日语词汇,从其引进的背景、特点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日本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日本文化是在中国文化的哺育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同属儒家文化系统。然而,两国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特征却迥然不同,中华民族文化强调和平与自守,日本民族文化却崇尚竞争和扩张。根源在于两国不同的文化生存要素——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结构。日本民族文化以现实利益调节善恶的价值标准,面向世界的开放性和海绵般的吸收性,不受约束、不惜一切的竞争性、扩张性和崇尚武勇、弱肉强食的文化特征,都可以从日本民族文化的生成要素中得到可靠的解释或答案。  相似文献   

18.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朝两国音乐文化之间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直接影响了每一历史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在长时期的频繁交流过程中,中朝两国不仅相互吸收、融合、丰富和发展了不同时期音乐文化的特点,而且在促进本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同时,促进了两国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日酒文化比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酒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两国酒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二者都是农耕文化的产物。由于酒文化受生活环境、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中日两国酒文化在酒名、酒德、酒礼等饮酒习俗上存在着差异。通过中日酒文化的对比研究,可以了解中日两国酒文化的特征,促进两国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16世纪开始的西风东渐对中日两国影响极大,在同样面临西方殖民势力东侵,面对西方文明的挑战之初,两国的知识分子都无可避免地要做出必然反应。中国知识分子在接触西方文化与科学之始,既不一概排拒,也非全盘接纳。这有两层含义:一是说不是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排拒西方文化与科学;二是说接纳西方文化与科学的知识分子也并非广泛接受。日本知识分子呈现出两个特色,一是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常以汉文化作为衡量西方文化的尺度;二是对西方文化充满好奇,主动积极进行钻研与吸收。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知识分子吸纳西学未能持续,日本知识分子吸收西学几无间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