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朝末年在编练新军,建新学堂,派游学,聘请外籍教习的改革活动中,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和袁世凯,积极聘用英、德、日等国的教习,在这一活动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使他们聘用外籍教习的工作和外籍教习在直隶省的活动呈现出比较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日本教习时代”虽然时间不长,前后不过十年左右,但却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对清末新政时期的师范教育影响更大。师范教育是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从事师范教育的日本教习也最多。因此,有必要分析清末日本教习的构成、分布状况、所授课程、关键人物在师范学堂的活动等问题,阐明清末日本教习在中国师范教育近代化中所起的作用,反思其弊端和对当前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梨园的乐官由梨园教坊使、梨园使、梨园判官、梨园供奉官、都都知与都知组成,其中梨园教坊使、梨园使、梨园判官是高级管理者,由宦官担任,不一定具备音乐才能。梨园供奉官、都都知与都知是低级乐官,不由宦官担任,具备较高的音乐才能,在梨园从事具体的音乐工作。  相似文献   

4.
元代科举有明显迥异于其他时代的特征,元代诗歌教习亦呈现独特的样式。元代举业虽压缩了诗歌教习空间,但经义、古赋等考试内容仍然间接引导初学者习诗。诗法作品、诗学类书等进入元代教育系统,丰富了诗歌初学者学诗的内容,相应地也丰盈了其诗学意义。其一,蒙求诗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诗学发展的“驱动力”,助推了中国古典诗学在雅俗互动中扩散、普及与扎根;其二,蒙求诗学成为判断古典诗学雅俗高下的“基准线”,是诗人作诗的参照标准。  相似文献   

5.
王龙 《社区》2012,(5):7-7
“梨园”这个词,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京剧界追根溯源就到了“梨园”这个地方,于是.就用了“梨园”的名称,世代相传,称戏曲界叫“梨园界”,这一行业叫“梨园行”。戏曲演员们为“梨园弟子”,而有几代人从事这个事业的家庭为“梨园世家”。  相似文献   

6.
知识之窗     
教习:明代翰林院学官兼教师清末兴办学堂,其教师沿称教习。 教授:宋以后学官名称,掌学校课试等事。现作高等学校教师职称。 助教:学官名,始于晋,其后各代均在国学中设助教。近代成为高等学校教师职称。  相似文献   

7.
咪拉 《北京纪事》2011,(12):44-48
说起王树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听戏的观众无人不知。这位北京京剧院的台柱子不仅享誉梨园,出色的嗓音条件使其在流行歌曲演唱方面游刃有余,被著名歌唱家王昆视为一朵不可多得的奇葩。王树芳多次随团去海内外演出,并在北京、台湾、美国等地成功举办了30多场个人演唱会,场场爆满,是梨园界第一位开个人演唱会的人。  相似文献   

8.
元代题名“诗学”相关著作出现在宋、金以来“诗学为专门”的学术背景中,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意义上讨论诗歌学问之“诗学”概念的生成和使用情况。由于其主要的生成场域是在诗歌教习中,因此这些著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诗学”一词形成“有关诗歌所有学问”的内涵以及“开放性”的外延特征。同时,教习性质也促成元代这类著作采用汇编式的编撰形式,体现出综合性的诗学形态,不仅对明清此类著作影响甚大,也由此塑造了古代诗学服务面广,内容可以不断丰富,体系可以逐渐完备的品格。从这一角度来看,不能因这些著作内容和形式上的缺陷而忽视其实际的诗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回子官学"是清朝内务府设置的旨在培养通晓"回语文字"人才的机构,后来由于加入缅语教习和增加培养缅语人才功能而改称"回缅官学"。文章依据文献资料,特别是清代档案,对该机构的设置、教习和学生来源,考核制度以及清末"回缅官学"筹改学堂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新式高等学堂之一。本文通过对求是书院"中学教习"这一职务的担任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考述,展现中国近代教育在这一时期"兼课中西"、救亡图存的文化特色。求是书院秉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方针,开设数学、物理、音乐等现代课程,传播新知识、新思想。同时,以国文为必修科,于内院设中学正教习一人,"教授内院生经史、性理、政治、掌故之学,按时讲肄,每月除总办考试望课外,凡学生每日日记,每旬课作,均归评削,兼编辑内外院各种经史教科书"(《浙江求是书院章程》,浙江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编号:ZD-2012-SX12-4-23)。在外院八名教习中,设中学教习四人,分授经书、史学、古文等内容。同时,规定书院总办有定时组织经史、策论考试的职责,对学生国学根基的重视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1.
咯论梨园行的招财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曲在财神信仰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这可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看其如何“代”财神向俗民“送”财,一是作为财神信仰的信士之一,梨园行是如何招财的。梨园行的招财习俗较之其它俗民来说,更有行业性特点,方式也更为多样。其招财方式主要有:供财神为自己行业的保护神,迎财神、迎喜神等。  相似文献   

12.
西方梨园是汤亭亭在小说《孙行者》中塑造的一种文化空间,将东方梨园融进美国文化语境,构建多元文化社群.惠特曼·阿新在美国的漫游中,汇集各方力量,逐步建构了西方梨园这一自由的后现代剧场.在西方梨园里,阿新力图恢复华裔美国人的梨园传统,并在这里上演美国戏剧;刷新传统的戏剧演出观念,倡导即兴创作与即兴演出的结合;在舞台上唱出自己的声音等.本文在论证梨园空间构建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空间理论,挖掘西方梨园的文化与政治意义,探讨其背后蕴藏的作家创作理想.  相似文献   

13.
张田 《北京纪事》2016,(7):102-105
不久前在国家大剧院内举办了数十方梨园旧匾的展览,引来不少观众.所谓梨园旧匾,是指自清光绪六年(1880年)到公元1944年,60余年间京剧梨园界数千演职人员向梨园公会所奉献的匾额.  相似文献   

14.
晚明戏剧演出兴盛,它与戏剧文本刊刻一起,推动了戏剧文学在民众中的广泛传播。与文本阅读不同,场上传播离不开"优人"。本文所言"优人",兼指演员和戏剧教师(或言"教习"、"曲师"等)。"优人"与戏剧之关系,通常认为仅限于场上表演,事实上也涉及剧本改编和创作、技艺教习等方面。对这一关系的确认,是全面认识中国古代戏剧文学史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雷峰塔》的梨园本与方成培改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雷峰塔>传奇除了黄图珌本外,还有梨园旧抄本和方成培改编本.黄本作为文人作品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梨园旧抄本在当时影响更大,为了适应民间的审美需要,增加了白娘子生子得第的情节,对白娘子形象给予了更多的同情,对许宣形象也有一定的改造.歙县戏曲家方成培对梨园本从结构、情节、细节、曲词、宾白等方面进行了加工改造,使之由粗糙变为精致,遂成为影响广泛的梨园本的写定本.  相似文献   

16.
“梨园”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园”是隋唐时期著名的音乐机构,它对整个唐朝文化起着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推动了中原音乐尤其是宫廷燕乐与西域少数民族音乐以及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的交流与融合,推进了新乐曲的创作,从而提高了盛唐音乐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为中国以后的音乐艺术发展培育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文献中梨园位于禁苑、宫内、骊山华清宫,此外,唐宫廷还设有梨园别教院和梨园新院,但遗址在何处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有一天,妈妈问我最爱吃什么水果。我回答说:“梨!特别是姥姥家的黄梨。”春天,当北方大地刚刚泛绿的时候,姥姥家的梨园里已经是“千树万树梨花开”了。进入梨园,一簇簇,一团团,棵棵梨树都挂满了粉白色的梨花,像朵朵飘落在地的云霞,又像一幅幅刚刚画完的水粉画,真是美丽极了。勤劳的小蜜蜂也被这梨花的香气吸引过来,它们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好像一幅幅飞动着的小图画。夏天,太阳火辣辣的,照得人睁不开眼睛。但梨园里却是十分地阴凉,许多小朋友都在梨园边、梨树下玩耍、游戏。金黄色的秋天是梨园丰收的季节。傍晚,我和舅舅一进梨园,就看见无数个…  相似文献   

18.
声乐演唱技法课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现行的“一对一”单独授课方式,带有较为浓厚的家庭作坊和旧科班式的技艺教习色彩,极易导致所谓的“学派之争”、“门户之见”。近年来,个别高等师范院校尝试以小组课、集体课的形式进行声乐教学,授课方式虽有所变化,但实质性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却并无多大改变,乃至常常出现集体课数名...  相似文献   

19.
针对任半塘先生《唐戏弄》第八章《杂考》之《梨园考》谓“终唐之世,串演戏剧一事,实与‘梨园’二字无涉”一说,加以辩驳,指出:玄宗时之所谓“梨园”,实由武德初即已存在的隶属于太常寺之梨园新院解体而成,即蓬莱宫侧之左右教坊。此教坊亦习散乐,而唐代宫廷戏剧表演正隶属于散乐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九集中《梨园原》之来历,考证出原本《明心鉴》实出于吴永嘉之手.《梨园原》仅为传抄过程中之节要本。原本《明心鉴》之内容丰富多彩,系我国古代专谈表演艺术之理论文献。本文一方面对此书作了扼要的介绍,一方面阐明了它的理论价值,指出其理论体系兼含表现和体验两派之特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