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民间文化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下、在革命历史小说和新历史小说中有着不同的命运.在革命历史小说中,存在于民间的"小传统"被抽空,取而代之的是代表国家意识形态的"大传统",出现在小说中的民间是经过主流意识形态教化过的、选择过的,而在新历史小说中则更强调对原生态的民间文化的全面认同和宣传.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新历史小说与以往历史小说的比较,在对大量作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个人化、普通化的叙事角度是新历史小说诸种“特征”产生的根本原因,并认为新历史小说接近历史的方式,更切近文学本体的内在意味  相似文献   

3.
刘宏志 《中州学刊》2003,(5):100-106
革命历史小说与新历史小说是不同时期产生在新中国文坛的不同小说形态。它们体现着各自的时代精神。本文对比研究了以民国时期为题材的新历史小说与革命历史小说 ,以人物形象的嬗变为切入点 ,从意义与行动、价值诉求与性格塑造、出身与性等三个维面对二者作一对比考察 ,分析了随着时代变迁 ,小说中人物行动由充满意义走向无意义 ,价值取向由集体转向个人 ,对肉体态度由神话到亵渎的演变。指出了作品风貌与时代精神的天然契合 ,小说人物成为时代精神的镜象。  相似文献   

4.
胡军 《船山学刊》2006,(3):133-135
17年时期的革命历史小说通常以传奇叙事演绎无产阶级革命崇高理想。传奇叙事在这个历史阶段处于两难位置:传奇叙事极大地弘扬了革命者的英雄气概,培养了人民对革命的自豪感;但因为英雄们的传奇性的过分膨胀也导致小说对革命意识形态的偏离。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告别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浪潮,但这并不意味着革命的彻底终结。革命仍以叙事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当代生活之中,再生产,再播撒。在新的语境中,革命理念既强大有力。又似是而非,显示出适应时代变化的模棱两可的含混性。正是这种含混性,才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革命历史叙事塑造成后革命行为和文化。这主要反映在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新历史小说创作以及受消费主义影响的革命叙事。前者以反本质主义的叙事解构了革命,后者则以游戏、大话的方式对革命进行消费性书写。  相似文献   

6.
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游民"问题颇受关注;但在文学作品中,"游民"形象却长期缺席.在这样的背景下,"游民"形象在新历史小说中的大量出现,就具有一定的思想史意义.新历史小说中的革命叙事凸显出"游民"的暴力行为及其在革命中的破坏性,这意味着作家重新回到了文化批判的立场上.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历史小说家族叙事由过去的"缩影式书写"转向"寓言式书写",出现了"沉沦家族的人性病相"、"失败家族的精神追忆"及"颓败家族的生存镜像"等,实现了借家族史进行审美实验与人性、生命和存在探究的创作用意。这既与转型时期的社会文化语境有关,更是由作家创作观念和历史观念所决定的。不过,在新世纪初则走出了寓言化家族历史书写模式,转向对家族精神的肯定与重建倾向。  相似文献   

8.
解构历史:新历史小说与穿越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历史小说在我国文坛出现后,历史的叙事开始由重实写嬗变为模糊化。穿越小说是21世纪初继玄幻小说、轻松历史读物、盗墓小说之后又一种文学样式。新历史小说和穿越小说的出现。使旧历史小说和革命历史小说的宏大叙事变成平民叙事,由以前历史小说努力再现和还原历史变为解构历史。但在解构历史的过程中,它们在对历史真实性的态度、叙事角度、时空观念等方面又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革命:在巴金的历史叙事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若涵 《东南学术》2002,(4):135-141
论文对巴金法国大革命题材的历史小说进行重新解读 ;通过与同类题材文本的比较 ,提示出巴金历史叙事中“革命”情结的内在特质。  相似文献   

10.
当前,对史景迁的历史叙事写作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客观性、文学性的辨析上,对这种写作模式在史学史上的意义研究较少。在厘清史景迁叙事历史写作与后现代主义和与历史小说异同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这种叙事历史写作的里程碑意义:从以社会科学导向的、以确定事实、解释事实为最终目的的历史研究,转向了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历史研究,并将治学重心转向以文学化的技艺描述历史,传达历史学家的学术见解。  相似文献   

11.
袁红涛 《江淮论坛》2007,(2):184-186
乡村社会中,血缘和地缘关系乃是村庄居民之间的一种自然存在的联系.但是在十七年时期作家所描绘的农村画卷中,血缘和地缘形态在文本世界中基本被遮蔽了.在这一时期的小说中,无论是反映现实农村状况还是叙述其过往历史,所展现的乡村图景中血缘关系淡薄,地缘分化对立明显,乃是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在对于十七年间小说中血缘和地缘叙事形态的分析中,可见阶级叙事单一发展的内在困境.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小说史写作的理论设计--兼论《中国小说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小说史是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其成熟的标志是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的问世。自此中国小说史的发展进入多元化 ,但绝大部分著作仍沿袭鲁著的理论框架并未有大的改变。综合考察中国小说史的发展轨迹 ,在充分承认鲁著的历史成就的同时 ,客观分析其存在的缺陷不足 ,对于中国小说史进行新的理论设计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3.
庄逸云 《江淮论坛》2004,(2):147-151
本文以胡怀琛的《中国小说的起源及其演变》一书为主要的考察对象,对胡氏关于中国小说史研究的得失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胡氏注重小说的演变规律和内部研究、具有沟通古今的整体意识,其小说史观颇具启示性。本文还对胡氏关于中国小说“形”与“质”的演变的论述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认为胡氏提出了不少富于学术生命力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4.
刘俐莉 《江淮论坛》2005,(3):162-166
"十七年"女作家和男作家一样都曾经从战火硝烟中走过,但与充满激情的男性创作相比,她们的创作出现了表层和内质的分离,表层的阳刚和乐观遮掩不了内质上的女性气质,呈现出独特的女性审美风格她们往往回避对战争本体的描写,以革命战争历史为背景,回到女性的内心,带着深深的忧伤对革命历史进行温情的书写.  相似文献   

15.
历史的"拧巴"--后现代小说的必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晓勤 《江淮论坛》2005,(1):113-118
戴维·洛奇的小说艺术表现了西方后现代小说的必然模式.它与出现在中国当代文坛的<爱你两周半>、<手机>异工同曲,又有着明显的文化相异.分析东西方后现代小说的异同是本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1954年,瑞典皇家科学院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为由,授予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对海明威叙事艺术的最高评价。这里的“叙述”并不仅指一些国内外海明威研究者一致公认的叙述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画面感强且精擅对话等技巧,而且包涵从叙述文本中的现象特征,或说从叙述学的角度而言海明威短篇小说的一些叙述艺术。本文将糅合视角、时况、人称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述特征。  相似文献   

17.
高侠 《河南社会科学》2013,21(2):80-84,108
在生态批评视域中,小说中的“自然”不仅被用来营造场景气氛、标志事件进程或烘托人物心境,同时也是达成创作意旨的隐喻和象征的主要载体.小说的“自然抒写”着眼于作家对人事与景物关系的处理,其隐含的自然审美观会对作品艺术风貌产生直接影响,并进而折射出创作主体的“精神生态”.借助探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数种重要创作思潮代表性小说文本“自然抒写”的流变,可以透视新时期文学人道主义审美思潮的演进轨迹:知青小说粗狂沉滞的“自然抒写”中充溢着青春激情;乡土风俗小说圆融灵动的“自然抒写”中呈现出人性的自然回归;寻根、先锋小说深邃、狞厉的“自然抒写”中蕴含着人性的哲理求索;90年代生态小说悠远澄澈的“自然抒写”中则透露出“天人合一”的诗意憬悟.由此可见,新时期小说紧紧依托自然审美来呈现主体意识对理想、自由等价值目标的追求,其艺术风貌也因作家自然审美态度及抒写方式的不同而呈现出色彩斑斓的风致,其间折射出来的人与自然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演化成为观测世纪之交“精神生态”的一扇视角绝佳的窗口.  相似文献   

18.
陈慧娟 《江淮论坛》2006,(4):163-167
新时期小说叙述视角的转换,是与叙述人称的转换联系在一起的。在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的双重转变中,形成小说叙述视角转换的多种形式。小说叙述视角的转换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叙述者的同一性是视角转换的有利条件;相同叙述人称下的视角转换需要一定的提示;叙述视角的转换还需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适当的频率。  相似文献   

19.
美国二三十年代"迷惘的一代"产生的时代背景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残酷的斗争及由此引起的尖锐的社会矛盾和严重的精神危机,"迷惘的一代"小说产生的特殊而复杂的历史根源,是战后动荡不安的西方世界普遍存在的异化感和幻灭感,其杰出代表人物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的小说特点,即彻底否定了传统的西方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小说所体现的是现代主义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自传文学叙事观念之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代自传是传记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人生命情怀的真实写照。在“文以载道”的传统理念影响下,中国古代自传的作者在叙事观念上深受封建伦理道德意识的钳制和规范,自传文本因此表现出重视家族历史、学术创作、个人政绩的介绍回顾而忽视情爱生活的写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