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成长小说以其充满人文的关怀注视人类成长过程中的精神苦难,尝试在成长中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美国成长小说作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一方面展现成长中的主人公的困惑,另一方面注重叙事技巧的使用,包括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的选择,叙事话语的儿童声音的运用,内心独白,内心剖析以及心理分析.所有这些,都增强了小说的叙事性,扩大了小说的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2.
布鲁克纳的小说《欺骗》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在实现心理成熟和精神顿悟时已年过半百,这种成长的滞后性使该作品成为一部特殊的成长小说。文章结合传统成长小说模式和主人公安娜的性别、阶级和时代特征分析其成长延迟的原因,发现她在成长空间、引路人、寻找职业和走进婚姻几个成长关键点上陷入困境,困境背后是传统社会观念对女性成长的种种束缚和英国20世纪下半期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给人们造成的道德模糊和价值体系混乱。安娜最后的精神突破得益于她作为知识分子的反思和自我认同能力。主人公安娜的特殊成长历程颠覆和改写了传统成长小说的模式,丰富了成长小说的内涵,给当下女性成长以警醒和启迪。  相似文献   

3.
<黑暗的心>中主人公马洛的非洲之行是其自我精神探索的过程,作者用原型批评理论解读马咯的思想成长历程,重构小说的成长胡型.通过对<黑暗的心>情节结构的分析,探讨了以马洛的成长为线索的深层结构,从而有助于读这篇小说的成长主题.  相似文献   

4.
"成长小说"起源于德国,成长小说并不仅仅是关于个人在性格发展时期的经历和冒险故事,更着重描写人物道德和心理发展过程.其主题往往包括成长时期、学年时代、旅行、爱情以及寻找自我、身份和未知世界中有意义的生活.由于那时展现给成长小说主人公的机会与那些在那个时代长大的人的真实经历极为吻合,成长小说特别适合那个时代不断发展的中产阶级的价值需要,迎合了他们在文学指导和思想启迪上的趣味,因此变得较为普遍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美国成长小说的创作由来已久,不仅反映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个性问题,还是年轻的美利坚民族成长的集体隐喻.当代美国成长小说更是以它独特的个性,赋予了美国青少年文学丰富的阅读价值,使美国青少年文学能够从儿童文学中分离出来,青少年文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分类概念.我们主张用生态批评的眼光把成长小说的个体与整体、形式与内容、传统与演变、虚构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看作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来研究.我们目前所做的还只是大框架的搭建--有对人物、视角、语言、语气、情节、结构、叙事策略等艺术肌理的研究,也有对作品文化气质的研究,具体包括主题、文化背景、意识形态、道德伦理和人物认知发展的相互作用.研究和介绍当代美国成长小说,可以拓展美国文学研究的新领域,对我国的青少年文学创作也可以提供参考和启发,让更多的人关心青少年成长,了解青少牟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成长困境是铁凝小说中的独特一隅,她将细腻的笔触伸向青少年成长的心理层面,从家庭和社会两个角度深刻地揭示出困境之于青少年成长与人生选择的重大意义,并期待克服成长的压力与困惑,最终实现捍卫人类精神健康和心灵高贵的宣言。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2007),并通过主人公布里奥妮的成长以及其在成长过程中对外界的认知来探讨这部小说的成长主题。根据科恩《自我论》中所揭示的成长小说主人公的心理发展阶段,本文着重分析了女主人公布里奥妮在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生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对她所造成的影响,分别探讨了布里奥妮在这三个阶段中的自我定位、个性特征的变化以及其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揭示了一个人从无知少女到成熟作家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8.
《你是我的宝贝》是一部以智障儿童为题材的儿童小说,作品以唐氏综合症患儿贝贝为中心,讲述了他成长过程中的故事和心理发展.爱是一面镜子,从书写苦难、表现人性、赞美纯真童心等角度对该作品进行分析,以引领读者一起领略小说感人至深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成长的悖论:觉醒与困惑——成长小说视角下的苏比与阿Q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长小说亦称启蒙小说,它将成长隐喻为从"天真"走向"经验"这一孤独而艰巨的历程。从成长小说的角度来分析,主人公苏比(《警察与赞美诗》)和阿Q(《阿Q正传》)都经历了从天真、顿悟到幻灭这样一个觉醒与困惑的成长历程,而觉醒与困惑是文化上的一种悖论。这一悖论从小说的社会背景、民族心理和文化层面得到了相应的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10.
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来分析沈从文乡土小说的创作心理,是一种新的视角.沈从文在乡土小说中所建构的理想的生存图式,心理根源是其人格发展在童年时期出现的"停滞现象",在都市遭受精神挫折后,出现了"退行".这种"人格退行"决定了沈从文湘西乡土小说的创作基调和整体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