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三农"弱势性决定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难题.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理论和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为转轨经济国家运用现代金融服务农村发展提供了先进理念和规范程序.波兰农村银行体系的改革确立了法律基础,调整了合作银行组织架构,允许金融机构在全国范围扩大业务,以盈利能力作为重要指导原则,引入欧盟银行监管标准,现已成为中东欧各国合作金融最成功典型.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以农信社为主体,其演进历程与波兰有相'似之处.波兰合作银行的盈利能力和业绩指标要优于商业银行,而我国农信社与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差距仍然较为明显.为此,深化农村信用合作改革、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对我国经济转型深化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京郊农村经济的发展 ,京郊农村金融供求格局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供给不能适应农村金融需求。为此 ,应该以金融机构的多样化为核心 ,促进京郊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程蕴 《日本学刊》2016,(4):25-43
冷战后日本的国家角色经历了由"民生大国"向"正常国家"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主导东亚政治格局的两个重要双边互动结构——美日和中日,限定了日本所应扮演国家角色的内容,同时也制约了日本的对外行为。面对双重互动结构所形成的中美两国的对日不同角色期望,日本政府分别以角色交替和角色转换的手法来化解自身所承担角色的内在冲突,缓解了东亚地区局势的内在紧张。安倍第二次执政以来,日本政府明显背离了中国对它的角色期望,开始以一个现状改变者的面目出现。这种改变打破了东亚国家间原有的共同期望,加剧了彼此间的不信任感。安倍外交依旧处于"角色试扮演"的阶段,东亚国际政治格局并未像他所设想的那样完成角色的重新分配。日本最终只能回到安倍执政之前所确定的国家角色中去。  相似文献   

4.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的金融体系就进入了一个建立与不断完善的发展历程,但至今仍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经济生活发展需要。为此,急需构建一个以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及非正规金融机构为两翼的多元化金融体系。加快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等多种金融体系的和谐发展,促进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促进农村资金体系的良性循环,完善农村金融制度建设,必将成为今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体系发展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粗具规模,形成了以政策性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业务。目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还难以满足农户和农村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研究认为,在宏观视角下为了给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更好的外部支撑,吸引并激励资本进入,应实施降低准入门槛、加强非现场监管、完善退出机制等政策;在中观视角下为了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长期稳定发展,应扩大金融政策和业务宣传、完善农村征信制度;而微观视角关注的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自身发展,因此应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开发与农村发展相适应、迎合农户需求的金融业务。  相似文献   

6.
郑蔚 《日本研究》2011,(1):12-17
战后初期的日本农村金融体系以其政策性极强的特征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实现。伴随着日本农业、农村结构发生转化,农村金融体系功能目标转向扶持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了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再编、农村合作金融的一体化运营以及农村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机构的融合等新的改革趋势。未来农村金融的发展将更加重视与民间金融的结合、提高“效率”与“透明度”以及证券化等新型金融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体制不完善,金融服务水平低下,服务品种单一,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前迫切需要重组农村金融组织,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政策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其他金融机构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新兴国家的金融体系都以银行为核心 ,因而这些国家债券市场的发展对银行业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同时 ,银行是债券市场中重要的发行者、持有者、交易者、承销者、担保者、受托者 ,它在债券市场的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事实上 ,银行从债券市场中获得的利润多于信贷业务。正因为如此 ,健康的银行体系对债券市场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1 银行与债券市场之间的竞争( 1 )银行与债券市场的历史发展从发达国家来看 ,一般的模式是银行业的出现远远早于债券市场。在美国 ,当公司债券市场已相当成熟时 ,债券市场的融资才赶上国内银行…  相似文献   

9.
1950年代前半期,上海居民委员会在一系列政治动员中扮演了国家和社会的双重角色,这种独特的作用源自于阶级错杂、行动取向多元的近代上海社会特质。通过基层社会的整顿和社会生活计划供应的实施,中国共产党有效地利用并成功地改造了居民委员会的这些特性,使之踏上新政权设定的体制轨道,强化了它们的国家属性。上海基层社会大量的无组织的"非单位人"由此而成为国家可以调控的政治力量,国家统合社会之路开始畅通。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存在着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人们会遇到各种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协助解决的个人、家庭和社区问题,而社会工作就是这些助人的专业之一。它注重人的价值观,同时也强调人的价值,特别关注的是通过强化社会功能来帮助人们解决个人、家庭和社区的问题。本文将基于社会工作在西方国家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分析二者的关系,探讨社会工作在我国社会福利体系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的大有可为之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城乡社区服务内容的发展状况、社区服务实施效果以及社区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城乡社区服务的主要对策建议,认为城乡社区服务的基本内容应该规范化,城乡社区服务的基础设施应该标准化,城乡社区服务的资金来源应该多元化,城乡社区服务的管理体制应该合理化,城乡社区服务的评价机制应该科学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城乡社区服务内容的发展状况、社区服务实施效果以及社区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城乡社区服务的主要对策建议,认为城乡社区服务的基本内容应该规范化,城乡社区服务的基础设施应该标准化,城乡社区服务的资金来源应该多元化,城乡社区服务的管理体制应该合理化,城乡社区服务的评价机制应该科学化。  相似文献   

13.
IntheTangdynasty,thelegaldistinctionbetweenbondservants(nubi)andhiredIaborerswasobvious.TheTangCodeexplicitlystipulatedthat"bondservantsarepeopIeofhumbleoriginandaresimilartodomesticanimalsunderthelaw"and"theyareofthesamecategoryas[other]property."Hiredhands"were"goodpersons"(liangren)"whohirethemselvesouttoworkforotherpeople."However,acarefulstudyofrelevanthistoricalrecordsshowsthatwiththethrivingofthecommodityeconomyintheTangandSongdynastiesandthedevelopmentofrelationshipsoftenancy,thedi…  相似文献   

14.
李小东 《社会》2022,42(6):160-187
在近代城市人口流动增大的背景下,有必要对基于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运作方式有何变化展开深入探讨。 虽然民国时期京津两地人口流动规模较大,但其城市文化在旗人生活方式的影响下依然重视基于血缘伦理的礼数。通过分析反映京津城市文化的丧礼相声可以发现, 在人口流动与城市文化碰撞下,京津平民倾向于接纳外人与陌生人进入其丧服体系,亦即差序格局的核心圈层,以完成礼数的正常运行。 民国时期京津平民的社会关系运作逻辑基于“义利之辨”的“交情”与“占便宜”,“交情”使外人、陌生人得以进入差序格局核心圈层,而“占便宜”则是外人、陌生人调适自身在差序格局中的合理位置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求是学刊》2015,(6):130-137
清中叶之前,词集笺注一般重在注解语辞典故,清中叶至清末民初,词集笺注主要以疏证体的形式出现,重在人事考订,笺注转向注重知人论世,为编年笺注的兴起提供了重要基础。民国时期,随着新学术思想的影响与现代词学学科的建立,以龙榆生、夏承焘、唐圭璋、邓广铭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学人将词集校勘、笺释、编年等内容融为一体,极大推动了词集编年笺注的兴盛与成熟,既体现了词集文献整理走向学术化与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标示着20世纪词别集整理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Covid-19 has exposed and deepened global inequalities: rich countries spent aggressively to sustain their economies and secured early vaccine access while most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continues to endure a growing disease burden. It also underlined the extent of inter-dependence and weaknesses in some of our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rules, many of which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now discredited era of neo-liberalism. There is a rich, complex, and difficult agenda going forward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his includes aid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restructuring their debt obligations, and guaranteeing that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pay their fair share with a robust international tax regime, better trade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gimes, and better global regulatory frameworks for competition and social media. The failures of the past rules have led to political opposition to globalization. The only 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path out of this pandemic is through cooperation and a re-imagining of globalization.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乡村的基本单位、乡村的开放度、乡村内部整合度三个方面入手,揭示中国乡村研究不断深化的进程;与此同时,以社区为中心的传统的乡村田野工作从确立之后日益发展壮大,成为影响深远的主要方法范式.然而,当下中国乡村流动性与离散的时代特征,给传统田野工作带来了全新挑战;有鉴于此,以向外流动的多点、向内收缩的多点、水平的多点、垂直的多点为内容的四维一体的乡村多点田野工作,或可成为富有成效的应对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18.
教师要分析俄语专业教学的现实难题,了解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该文深入慕课时代教学工作在技术、师资等方面面临的新挑战,包括:网络教材资源不足、师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等.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相应对策:通过强化师资培训增强师资专业水平、重视俄语专业课程内容的开发等措施,不断提高俄语专业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俄语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9.
张廷银 《求是学刊》2007,34(5):104-110
民国及民国以前所修的族谱,在人物传记、行状、墓志、家规、诗文序及其他诗文作品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中下层读书人阅读、批评、接受古代经典作家及作品的资料.这些资料虽无特别异常的内容,但对于了解普通读书人的文学认识、充实并完善古代文学批评与接受史研究,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这也是进一步了解普通民众文化需求及文化活动过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乔治忠 《求是学刊》2005,32(2):109-116
中国正统论的历史观,虽标准分歧、争议颇多,但其中共同的价值观念具有重大的社会影响,激励了史学的发展.正统论的观念传入日本,经过改造和演化,立足于日本史学而作用于社会,参与造就日本特殊的历史景观.中日两国传统史学的正统论思想,有观念与范畴上的共同之处,也出现相异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