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增长及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宁夏服务业发展迅速,但与国内发达省区相比还有明显差距。本文对宁夏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服务业内部结构、服务业就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和利用外资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宁夏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内部结构不合理,投入不足等。为此提出要重视加快宁夏服务业发展;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打造特色优势服务业;以发展服务外包克服“地缘劣势”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是揭示区域与城市部门结构变化原因、确定未来发展主导方向的有效方法.通过运用该方法对西部大开发前后西南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西部大开发后西南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是有成效的,但还应继续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强各省、区、市产业之间的协调,特别是要提升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提高区域发展的竞争力,这是西南地区在今后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2)时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优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诉求和手段。结合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化情况,分析了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我国污染物排放水平与三次产业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第二产业对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三次产业间比例优化和各产业内部结构优化角度,提出生态文明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对策:在产业间层面,保持第一产业产值稳定增长,控制工业产值,适度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在各产业层面,要促进各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发展生态产业、循环经济,逐步实现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生态化转型。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造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统计指标,得到2003年以来安徽省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工业是当前安徽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是安徽产业结构中的主要矛盾,第三产业中仅有文体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为朝阳产业,交运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信息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教育产业发展不足制约着安徽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显示:第三产业在2009—2013年相比2004—2008年时段产业质量明显改善,房地产业和教育发展不充分拖累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建议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5.
由于地域辽阔、禀赋各异、基础不一,中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必然是一个以先发展地区为先导、以区域协调发展与梯度推进为特征的渐次演化过程。产业结构转型应结合各种禀赋条件的地区差异进行综合考量与区域布局,以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推动区域产业交融共生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由物质资本推动向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推动的根本性转变。在具体政策措施上,要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构建"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完善人力资本形成与再投资机制,实现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加强交易技术建设推动制度创新,提升交易效率促进分工演进;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稳步推进服务业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造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统计指标,得到2003年以来安徽省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工业是当前安徽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是安徽产业结构中的主要矛盾,第三产业中仅有文体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为朝阳产业,交运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信息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教育产业发展不足制约着安徽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显示:第三产业在2009—2013年相比2004—2008年时段产业质量明显改善,房地产业和教育发展不充分拖累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建议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2004-2014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以包含技术进步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选取地区专业化和多样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泰尔熵)、产业高级化(第三与第二产业比重)作为产业结构的衡量指标,实证检验了衡阳市产业结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目前衡阳市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就动态外部性而言,专业化仍是推动衡阳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衡阳市的产业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均有待提升。因此应加强创新驱动、坚持发展工业和加快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期间汕头市必须强化园区经济带动、产业带动和品牌带动战略,主动承接国内外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使产业结构具有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工业和传统优势工业为支撑、具有比较优势的商贸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全面发展的特色,增强汕头市产业体系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必须抓住机遇,根据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突出发展关联性强、拉动作用大的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现代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和效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该文认为1990-2008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主要是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产业结构的变化符合产业变迁的一般规律,但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较低。与全国水平相比,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优势并未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第二、三产业虽具有竞争力,但竞争优势不强,对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不是很明显。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应根据各个地区区位、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差异,突出其区域优势,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以历史数据为依托,在对广东省1978-2008产业结构演变的描述性分析基础上,探究广东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增长主要是由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引起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产值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增长效应。由此,提出推进城镇化、发展现代制造业、扩大第三产业的比重、推进产业布局的区域协调与分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农业布局的协调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西部地区农业是在全国产业结构中构成比重最高、农村劳动力最集中的地区,但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不可能一蹴而就,因而西部地区还必须重视第一产业结构的调整。本文主要分析影响西部地区农业布局的因素,重点探讨如何根据西部地区比较经济优势逐步理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作物的比例关系,继续做好生态环境优化与农业开发的协调发展,并指出西部地区在农业优化布局中应加强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基于SDA经济增长因素模型,利用1997-2012年福建省投入产出表分析福建省产业结构演化及其原因。研究表明:工业已经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主体,工业内部结构由轻型化向重型化转变,服务业发展比重偏低;1997-2002年,出口扩张是驱动福建省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002-2007年,福建省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技术进步;2007-2012年,省内需求是驱动福建省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应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自主创新、产业合作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福建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产业结构演变与调整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经济在近几十年里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经济发展在全国都居于前列,产业结构也开始了逐步优化,但仍存在着不足。第一产业仍占有较大的比重,且农业现代化水平还较低;第二产业中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小;第三产业的发展还相对比较缓慢。本文利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省产业结构的演变和现状作了深入的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和建议:提高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融资难问题,从而可以在缩小东西差距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山东省的产业结构,为山东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探究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和产业政策的变化特征,对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工业主导地位不断提升,服务业对经济社会的支撑效应不断优化,三大产业发展趋于合理,变动趋势基本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中国产业结构层次仍然较低,产业政策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要坚持从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创新驱动、绿色增长和改革开放五个方面推动一二三产业合理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区域差异的扩大对湖南省经济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从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两方面对湖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进行分析说明,发现湖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取得了一定成效,工业化程度增加,但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长沙在产业结构因素和竞争力因素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大部分地区不具备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优势.因此,各市应走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化之路,加大工业化步伐,以本地区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提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优势和比重.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的演进变化是社会分工和科技专业细化不断加深的必然结果,而教育是分工和专业化的催化剂,并影响产业结构演进变化的进程.可以使用受教育年限法来核算教育人力资本,建立我国2002-2010年分三个产业的人力资本量实证模型,并计算出第二、第三产业部门GDP占总GDP的比重.研究结果表明,第二产业教育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弹性系数最大,其次为第三产业教育人力资本.目前,我国还处于产业结构的初期到中期演进状态,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着重加快第二产业人力资本积累.只有第二产业产出比重不断增长,才能逐步接近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由第二产业占主导演进为第三产业占主导的产业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8.
经济机制充满活力香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因素很多.例如它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背靠大陆,又处于世界两大金融市场——纽约和伦敦的中间:它具有发达国家的生产效率,又作为发展中地区享受许多国家的贸易优惠待遇等.但笔者认为,香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长期形成富有特色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机制.依据本地优势,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香港的自然资源十分贫乏,但资金充俗,交通便利,资讯发达,国际经济联系广泛.根据本地的资源特点,香港第一产业(农业、煤矿等)所占的比重很小,而金融业、贸易业、资讯业所占比重较大.如果按三大产业划分,1989年第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演进,既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不同的内容,又会在空问上留下不同的布局或集群。由于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演进轨还不尽相同。认识本国或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和特征,“矫正”产业结构的不利演进,以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经济增长,成为政府产业政策的重要选择。从经济区域角度考察,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极强的二元经济特征和政府主导痕迹,所以其优化的过程更为曲折。  相似文献   

20.
中部产业结构演变状况及崛起之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产业结构是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全面、准确地认识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势和不足,促进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是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