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红与黑》是法国文坛泰斗、十九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一百多年来,它一直象一颗闪光的奇珍,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烁烁眩目。这部作品虽然被介绍到中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进一步研究《红与黑》,对我们学习和借鉴外国文化,繁荣无产阶级文学还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张磊 《兰州学刊》2010,(4):141-144
果戈理是19世纪上半叶俄国著名的作家和戏剧家,他的创作对整个俄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果戈理作品中的人物塑造、讽刺手法等,为俄国作家所接受和继承,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后来的左琴科、布尔加科夫、纳博科夫等。  相似文献   

3.
研究与概括各民族文学及各国文学的特性,应该以民族(国家)文学为最基本单元、以世界文学为广阔平台,进行宏观的比较研究.在宏观比较文学的视域中,可以概括出中国传统文学的三个文化特性:其一,作家的官吏化造成了作家的非职业性、官场风气与官宦价值观对文学的渗透,致使作家思想不自由、写作时间与精力有限、作品数量偏少等缺陷;其二,"现世主义"态度使作家注重现世人生、缺乏宗教热情与来世关怀;其三,"非个性主义"倾向造成作家作品社会描写过剩,个性表现、自我解剖与忏悔精神贫弱,对内心世界与灵魂痛苦的深度探索不足.  相似文献   

4.
居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1821-1880),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在卢昂一个医生家庭,在巴黎攻读法律,因病退学。1845年父亲谢世,此后福楼拜迁至卢昂近郊,潜乙于文学创作,直至1880去世。福楼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1856)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品,被誉为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它与司汤达的《红与黑》和巴尔扎克的《幻灭》同视为法国的三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杰作。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本名埃里克.阿瑟.布莱尔)在“我为什么写作”(Why I Write)  相似文献   

5.
作为20世纪引人注目的俄侨作家,索尔仁尼琴的作品以及传奇的一生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民和世界各图文学家的关注,作家本人和他的作品因其复杂的经历而被赋予了神话般的色彩.这位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唯灵主义作家,对道德和真理的探求体现出俄罗斯文学的悠久传统,并将这种传统应用于小说<古拉格群岛>的创作中.作家在作品中以"写真实"的写作手法,以发散性的风格为读者展示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世界文学史》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部真正博大精深的文学史,其中的19世纪英国文学部分具有鲜明的特点,全方位、多维度、大篇幅、整体性的文学史实叙述与作家作品分析,让我们见识了俄罗斯学者的开阔眼光与博大胸怀,以及对于作家作品与文学历史的真正认识,对于我们以后的文学史编撰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也为文学史叙述方式的改进与文学史理论的建构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7.
苏丽杰 《理论界》2008,(8):122-123
俄罗斯19世纪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无以伦比。本文通过对俄罗斯19世纪著名的作家冈察洛夫及同时代作家的作品的研究,阐述了冈察洛夫本人及其作品对俄罗斯文学史上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法国华人作家在世界文坛取得的成绩逐渐引起关注,他们用法文书写中国故事有着各自不同的动机,或怀乡或批判或夸大异国情调,但不可否认他们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拓展了空间。本文主要以法国华人女作家山飒的小说《围棋少女》为个案,分析了它的文本特征和文化内涵:以围棋隐喻战争和爱情、以小说和传记的文类越界来构写历史。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法国华人文学做一个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刘方圆 《云梦学刊》2016,(4):110-114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再一次出现了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新高潮,其中,法国作家都德的作品对中国本土作家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集中表现在摹拟与戏仿、散文诗化的写作方式,以及地域化写作三个方面。此外,两人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诸多不谋而合对在世界文化语境中解读沈从文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下,"世界-作家-作品-读者"的四要素文学活动说已经成为了中西文论界特别是中国当代文论界解释文学现象通用的和处于主流地位的文学活动范式.但现代传媒语境的形成使文学传媒要素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得以凸显,新的社会现实让我们看到,包括语言在内的文学传媒不只是文学的工具,更是其本体性构成要素.20世纪以来现代传播学、语言学、符号学、文化理论的相关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建构五要素文学活动范式的重要理论资源.作品、世界、作家、传媒、读者五个基本要素形成的整体结构和动态关系构成了完整的文学活动.建构五要素文学活动范式,推动文学活动论由四要素范式向五要素范式革命,是文学活动的实际存在和当代文学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1.
国内学者对英国自然主义文学的研究大致有:整体总论,主要研究自然主义在英国的传播和影响;归属研究,主要研究英国哪些作家作品属于自然主义;作家作品论,主要研究作家作品所具有的自然主义倾向和风格。整体上来看,国内对英国自然主义文学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零散的阶段,人们对自然主义在英国的传播和影响还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对作家作品的自然主义归属尚存争论,对作家作品的研究也没有充分展开。梳理和探讨英国自然主义文学研究的成就和不足,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有利于开阔视野,促进英国自然主义文学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接受美学谈我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受美学”的理论开创了把读者置于研究中心 ,取代了传统研究中作家作品是唯一重点的做法 ,实现了在美学、文学研究领域中历史性的转移 ,更新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它认为文学活动的动态流程中最重要的是读者。在阅读中 ,读者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读者的经验世界逐渐被培养起来。可以说 ,优秀的作家的作品提高了读者的欣赏水平 ,而这些高水平的读者反过来又以他们的经验世界去训练“新作家” ,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把当代文学的鉴赏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世界文学背景中的中国文学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良桂 《云梦学刊》2001,22(2):62-67
世界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大致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与历史形态.从世界文学背景看20世纪中国文学的选择,以及这种选择带来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变化,可以获得一个比较宏观的规律性认识,只有确立中国文学精神在世界文学背景中的独立存在意义,中国文学才能产生世界文学意义上作家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论《百年孤独》对陈忠实《白鹿原》创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陈忠实在回答一个评论家提出的“哪个作家、哪部作品对你的长篇写作影响最大”的问题时谈到:外国作家作品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1] 马尔克斯1982年因《百年孤独》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制造震惊世界文坛效应拉美文学爆炸现象的主将。他的成功,无疑鼓动了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文学创作者的创作激情。他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当代文坛有许多小说家的创作都与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陈忠实就是其中的一个,而且是最能抓住其精髓并付诸于自己的文学实践的一位。通观马尔克斯和陈忠实的代表作《百年孤独》和《白鹿原》,笔者以为两位作家有…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俄罗斯侨民文学是世界文学中的一束奇葩,其侨民文学传统之悠久、作家人数之众多、创作成就之伟大以及世界影响之广泛无国能敌.我国学术界对俄侨民文学的正式介绍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其关注和研究则在九十年代并持续至今.一些优秀侨民作家的作品渐次闪亮引入,一批颇具质量的研究论文和著作不断问世,俄侨民文学在中国的研究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元明清时期,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三江源"文人文学,这些作品或是本土作家在三江源的土地上创作,或是三江源本土作家在外地创作,作品既与中原主流文学血脉相连,又有自己的个性气质,蕴籍着乡关之思、个人苦闷、肩负重任、为国戍边、关注批判现实、展现乡风民俗等多层面思想,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三江源文学和文化历史提供了一些宝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在外国文学领域不乏具有世界主义情怀的作家和作品,但一直以来却很少有论者从世界主义的角度去系统地研究这些作家作品。在21世纪,对外国文学从世界主义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是一种新思路,它能有效地突破后理论时代我们在外国文学研究中所遇到的方法论瓶颈,从跨文化维度拓展研究思路和研究范围。这种文学世界主义的视角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检视文学文本内部包含的文化包容思想与跨文化交往诉求,揭示民族文学面具背后的世界文学真实面目和世界主义情怀,为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奠定基础,也为我们在世界范围内建构一种文化上的共同体提供思路和依据,从而为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接受奠定文化基础。在这一研究中,少数族裔文学是值得我们首先关注的领域,其次可以扩展到对整个外国文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文学以及国际文学中有三种重要的环境怀旧类型:地点怀旧( nostalgia loci)、境况怀旧( conditional nostalgia)、策略怀旧( strategic nostalgia)。第一类怀旧是对深度历史感的一种复杂的情感反应,因为它依附于世界上某些特定的地点———它是地点本身的情感结构的一部分。第二类与焦躁不安的渴望———它构成人性的一个基本侧面———相关。第三种怀旧将怀旧语言视作环境作家所运用的一种修辞工具,目的是通过使受众对种种濒危现象———从特殊地点到整个物种———可以预见的变化或损失保持警惕,并由此而促使他们采取行动。这三种怀旧的范例文本分别取自奥尔罕·帕慕克(土耳其作家,现居纽约市)、J. M. G.勒克莱齐奥(法国作家,他将自己的生涯分作法国阶段、毛里求斯阶段以及美国阶段)以及美国作家里克·巴斯和约翰·尼科斯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正>深圳市龙岗区是一块培育文学的沃土、盛产文学作品的地方。在上级党委和宣传文化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这里的本土作家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和"神话"。作为最基层的文学园地,目前龙岗区有中国作协会员5名,省级会员20余名,市级会员30余名,其中1人为一级作家,2人为二级作家,6人为三级作家;出版作品四十多部,获得市级以上文学奖项二百余个,创办《龙岗文艺》、  相似文献   

20.
国外产生了三次老舍作品的翻译高潮。一个民族的文化珍品在为他民族所接受时,难免会产生因政治、外交、民族风习、时尚等需要而产生的择取时的变形现象;这种变形终将向审美自身复归。作家本人的国际旅行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等,是现代社会中作家及其作品在域外引起关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世界各民族学者对老舍及作品的研究有一批各具特色的论著,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已出现了一个世界性、民族性、审美个性相统一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