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数十次到淮河流域的城市、农村进行考察和调研,对淮河流域经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和宝贵建议,这些体现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于促进淮河流域发展的殷切希望。淮河是淮域人民的母亲河,也是全国的第三大河。在毛泽东的号召之下,建国之初流域各省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治淮工程;同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包括流域在内的全国农村土地改革运动,对流域农村发展过程中"左"倾现象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警惕,对农村责任田制给予了一定的关注;毛泽东在流域徐州、许昌、郑州、合肥等地视察时强调建设工业的重要性,并对淮域社办工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问题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在毛泽东的亲切关怀下,建国后的淮河流域经济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论隋唐开发淮河流域交通的国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区域经济史和交通史的角度对隋唐时期淮河流域交通事业进行考察,侧重对交通开发的轨迹与成就进行探索与总结。叙述了运河沿线、淮西琵琶沟、淮南鸡鸣冈、沂泗水系等重大的开发工程,勾勒了淮河流域五大骨干运输系统和纵横密布的水、陆交通网络。文中结合历史背景从决策层面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认识,即封建国家顺应历史趋势的决策,淮河流域交通经济优势的特点,是淮域交通开发获得成就,产生社会历史效应的两个重要因素,修正了过去单一的归结为生产力发展的片面总结  相似文献   

3.
省域经济洼地地区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板块和关键区域。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从战略角度审视淮安建设成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意义和基础,并提出淮安在区域经济和流域经济层面上两个维度的发展定位和三个方向的发展路径。通过纵向融入京沪高铁和京杭运河两条复合发展轴,横向建设淮河流域生态经济带,打造苏皖在江北地区的跨界合作示范区等战略,推动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建设和省域经济协调发展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的轨迹及其历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扼要阐述了历史上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轨迹,并从宏观上对各个历史阶段上淮河流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作出了基本估计。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变迁对流域经济发展影响的角度分析了研究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的鉴往知来的启发性,指出保持社会稳定、坚持改革开放和开辟淮河入海水道对于淮河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淮河流域是曹魏屯田的发源地,也是曹魏屯田集中分布的地 区。作者在深入考察淮河流域屯区分布形势的基础上,阐述了淮河流域屯田对曹魏政权的巩 固和发展、郡县经济的复兴、加强东南边防的历史作用,分析了淮河流域屯区在整个曹魏屯 田制度建设中的地位,着重论述了在建安初年郡县不能正常发挥其经济职能的情况下,淮 河流域民屯为曹魏政权经济命脉之所系及其对于支持曹操逐鹿中原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因黄河夺淮等自然因素以及农业垦殖、战争、政府治黄淮运政策、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等社会因素共同作用而出现多次重大变迁。南宋以前,淮河独流入海,人类活动与水生态环境处于相对协调时期。南宋以后,黄河全面夺淮,淮域水生态环境开始紊乱性变迁,河道、湖泊淤塞,河口东迁,洪泽湖区扩大,淮河受迫南注长江,中游两岸则形成了"河成湖泊群",流域洪涝灾害加剧。1855年黄河北徙,黄河虽不复故道但还不时决口南泛入淮,而黄河故道则阻断了淮河与沂、沭、泗水系的联系,沂、沭、泗不能入淮,乃各自入海。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淮河得到全面综合治理,但随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而来的人水争地、水土流失、水体污染问题越发突出,水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洪涝频发,旱魃肆虐,污水困扰,构成了淮域经济社会发展难以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地名是地域文化的镜像和载体。安徽沿淮地名真实地反映了淮河流域的地理特征、水利发展和源远流长的大禹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文章对安徽沿淮地名文化进行尝试性探索,以期挖掘出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学界一直认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为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独创,本文在最新公布的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的基础上,认为中共在由一个幼年的政党转变成为一个成熟的政党的过程中,共产国际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共产国际对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所产生的有益的影响作初步分析。首先,土地革命初期共产国际的某些正确指示及后来某个时期策略上由“城市中心”向“农村中心”的转变,为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起了政策上的导向作用。从大革命失败到中共六大前夕,共产国际强调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为红军…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2009,(3):80-80
宋代以前,淮河流域因富庶繁华而闻名,而公元十二世纪发生的“黄河夺淮”留下淮河中游梗阻、洪泽湖阻水、入海通道不畅三大恶果,淮河因此成为中国灾害最频繁及最难治理的河流。最近200年里,淮河流域共发生100多次较大水灾,受灾人口数千万。  相似文献   

10.
着眼于安徽淮河流域民间唢呐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对安徽民间唢呐曲目的创作与发展、沿淮地区民间唢呐伴奏乐器的发展和唢呐传统乐曲速度的发展三个层面作了系统的总结、调查和分类式的探究,以此探索安徽淮河流域民间唢呐独特的韵味和魅力以及在全国民间唢呐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1900—1949)苏北淮河流域内多次遭受洪涝灾害和旱灾的侵袭,水灾发生的频率高且破坏力大。水灾频繁的原因不仅与季风气候、黄河夺淮等自然条件有关,同时也与近代以来人为决堤、治水不力等因素有关,这其中1931年的大水灾影响最为深远。旱灾的发生频率要低于洪涝灾害,且多发生在夏、秋两季节,尤其是1929年旱灾最具代表性。水灾和旱灾给近代苏北淮河流域带了巨大影响,使得流域内的经济失序,生产生活遭受打击,水旱灾害发生的同时也易带来各种次生灾害,同时水旱也破坏了苏北淮河流域内的社会秩序,对社会稳定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隋唐时期,淮河流域(含今皖、豫、鲁、苏、鄂五省沿淮 地区)的商业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商业交易活跃、市场扩大、对外交易兴起,商业利税成 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一历史现象曾引起学术界关注。本文重点阐述三个问题:1. 隋唐的兴商措施及其对淮河流域商业活动的正负影响;2、淮河流域 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及内在规律;3. 淮河流域商业中的新现象透视。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考 察与总结,力求探索淮河流域商业兴衰的内在规律,加深认识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 从而为淮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悉心解剖农村情况,彻底摸清中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提出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毛泽东同志给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思想形成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龙堂 《南都学坛》2002,22(2):31-36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仍然坚持以大城市中心,“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思想还未形成。长沙撤围前的“立三路线”时期,毛泽东仍未摆脱城市中心论的束缚。从长沙撤围开始,毛泽东真正实现了以大城市为中心到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转变,“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思想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5.
在历代无产阶级领袖中,毛泽东对农民、农村及农业问题最熟悉、最关注,也最有建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确立了农民是无产阶级可靠同盟军的思想,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建国以后,他领导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确立了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思想。这些,不仅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也是闪闪发光的瑰宝。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革命是沿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一步一步地走向胜利的。在这一过程中,农民教育成为贯彻始终的一种运动和一种手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领导农村革命根据地长达20年的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理论,与中国农村经济、文化落后的国情及农民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整套农民教育的理论和政策。由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在其教育思想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它对当代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难点在西部,重点在西部。要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以村域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提高农业组织程度和农户经济能力为核心,以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为外哺力,同时,加快西部农村体制改革,发展基层民主政治,推动农村建设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在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思想提出了农村是中国稳定的基础的论断,领导全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他的理论和实验丰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和实验,使毛泽东思想中绚丽多彩的部分在实现“四化”的新时期焕发了光彩。一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沦》中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把中国革命的问题归结为农民问题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论断之一。中国共产党根据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制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9.
清末时期,安徽淮河流域水旱灾害频发,对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秩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农作物的破坏,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损坏,对农业劳动力的伤害,造成农业人口的大量流动,扰乱正常的农村经济秩序和农村社会秩序混乱动荡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开创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武装革命的农村包围城市并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以下简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指引中国人民在1949年赢得了全国的胜利。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把集体经验进行科学总结,从理论上作了系统阐述,成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研究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历史发展,对于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