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对高校图书馆员有了更新的要求.但当前高校图书馆员的现状难以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要求,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员应具备更高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郑堆 《中国藏学》2002,(3):3-17
本文以西藏萨迦寺为例,就政教合一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藏传佛教寺院管理所包含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入寺管理、学经制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寺院管理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通过对两种制度下的萨迦寺寺院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本文总结出了"萨迦模式"的寺院管理特点,为新时期藏传佛教寺院管理工作和藏传佛教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实践和理论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使美国的民族主义空前凸显,它以强烈的爱国主义为诉求表达,为美国的"反恐战争"和出兵海外提供了合理化解释,也为美国的全球霸权行为披上了一层"合法"的外衣."9·11"事件之后的伊拉克战争更是反映了美国民族主义的新趋势.本文通过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融为一体以及民族主义膨胀下的霸权两个层面对新时期美国民族霸权趋势进行分析,同时探求美国民族主义霸权产生的历史根源,阐述了新世纪美国帝国现象和民族霸权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在大事件发生之初,一些细小的差别,就会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开始时一个比较微小的事件,不断放大之后,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可谓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面对纷繁的历史事件,人们往往发生感慨,当时如果没有怎么样,现在就不会这么样.历史有着较强的戏剧性,结果的造成原因往往十分的微小,却造成了星火燎原之势.本文从几个事件浅谈了历史发展中的蝴蝶效应,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Web2.0环境下引发高校网络危机事件主要原因:信息交流的扁平化与干预机构的科层化、网络空间的虚拟交往、以及高校网络风险评估“堵”为主处理模式是高校危机事件形成的根本原因、客观因素以及主观因素.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和预警;逐步实现干预机构组织的扁平化;逐步提高网络交往的标示性;逐步建立“疏”为主、疏堵结合的高校网络危机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初十年前后,在甘南藏区发生了震惊朝野的"拉卜楞事件",笔者发现,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可命题为"甘边藏民请愿书"的宣侠父手稿原件,为研究宣侠父与"拉卜楞事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浅析"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结合其成长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提出自己对"90后"大学生管理的一些看法,以求为新时期高校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排球课在各个高校中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在课上难免会出现一些损伤.本文根据了解其研究现状,分析高校体育学生排球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损伤的对策,为提高排球教学质量,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民国初期和末期西藏地方发生了两次"驱汉"事件,影响恶劣。两次"驱汉"事件都发生在新旧政权交替之际,具有一定的历史特殊性:都由相关事件演变而来,不是孤立发生的;被驱逐的对象主要是中央政府派遣的驻藏人员;在两次"驱汉"事件中,西藏地方上层势力均受到来自英国势力的挑拨和怂恿。第一次"驱汉"事件长期严重阻碍了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关系的正常发展,威胁到国家的统一与团结;第二次"驱汉"事件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结束外国列强奴役和蹂躏西藏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西南少数民族历史悠久并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类型繁多的节日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西南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曾发挥多种不可替代的功能,新时期这些功能虽然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仍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自信心、爱国主义教育,增加旅游特色和亮点等多种现代价值.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节日文化同其他非物质文化一样面临消失的危险,主要是传承方式落后等原因造成的.如何充分发挥传统节日文化的社会经济效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11年7月22日,在富有"最和平国家"之称的北欧国家挪威发生了令世人震惊的恐怖枪击事件。人们多从恐怖主义、宗教冲突视角分析其原因,缺乏族群间"认同"层面的深层次解读。文章认为,造成"7·22"事件的关键原因在于挪威本土居民与外来移民的"互不认同";而欧美国家主流社会对外来移民,尤其是对穆斯林群体的长期负面宣传,则是挪威当地民众对外来移民"不认同"的主要根源;全球化的今天唯有提倡、做到"信仰自由、认同多元、包容他者、兼济天下",社会方能真正"和谐"。  相似文献   

12.
历史经验表明,现代化过程往往会导致传统与现代在价值观、道德判断和行为规范方面的冲突;当代中国也不可避免要经历这些变化。通过分析助人被讹现象的特点、社会原因和道德后果,试图揭示社会转型期间两种伦理体系的冲突及其对个体行动者的影响。文章将首先考察"做好事被讹"现象的主要特征。大多数讹人者都是那些本该获得同情和帮助的年长者。再将探讨"做好事被讹"现象对社会的多方面影响,认为"做好事被讹"事件尽管少有发生,但它对社会信任、同情和道德互惠原则造成了重创。最后探究导致这种令人恼火的行为产生的多种社会原因,也广泛讨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风貌。  相似文献   

13.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事件中很有意义,然而在处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事件中,应该坚持些什么基本原则,正是本文的主题,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探讨了云南农业大学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内涵及其意义、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事件中很有意义,然而在处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事件中,应该坚持些什么基本原则,正是本文的主题,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探讨了云南农业大学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内涵及其意义、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心理分析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许多高校都发生过大学生自杀事件。自杀者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毁灭着自己的生命,不管我们是如何不情愿看到这种现象发生,但这种可悲的行为仍然象幽灵一般游荡着,甚至成为大学生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的自杀行为进行心理分析,并提出一些较为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许多学者都对"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内涵、特征以及相互间关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但很少有人探讨促成人们认同某一群体或国家的原因是什么.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自古代就生活在法兰西土地上的人们对各个统治集团的认同过程,总结出促成族群对国家认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高校建设工程招标中包工头"挂靠"施工危害很大,针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必须采取有效防止"挂靠"施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青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传统的利益格局和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变化,公共安全事件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受特殊区位环境与条件的影响,青海各类突发事件大多具有较为鲜明的区域特点.因此,只有系统梳理和把握青海公共安全发展态势,深入分析其原因,推动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才能保障青海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相似文献   

19.
全球场景下的"族群"对话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变,先是列强的殖民性扩张,后是大国的数字化霸权、炮舰加"文明",几乎没有给"小国寡民"和"传统社会"留下什么生存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族群"概念在"民族"概念之后进入了许多非英美世界,其能指和所指并不完全符合当地社会的习惯,而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对话,让这两个原本富于变化的概念更加复杂.可以说,在不发达社会情愿、不情愿地投入全球大对话的今天,"族群"仍在塑造自己的本土形象.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民族地区一些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问题特别突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深人分析导致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且从政府、社会、高校、学生等四个有机联系的角度,探讨"四主一体"的解决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