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适时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价,有利于规划措施的落实和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有利于及时总结规划实施效果,并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规划。作者简要地分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区域环境生态安全的长远利益,因此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势在必行。以湖北省鹤峰县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协调度模型,从自然、社会经济、生态多维角度构建体现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影响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现状、规划的有序度和协调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近10年来鹤峰县土地利用环境现状质量不断提高,4个子系统都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系统协调度在2001、2002年出现无序化发展征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中,方案2协调度值最高,对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总目标最为有利,可以作为鹤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城乡之间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制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开展了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制建设的城乡综合评价,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制建设在城乡之间的协调度、障碍度测定。得出了: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制建设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城乡协调度较低等结论。提出了: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制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在共同责任推动下,形成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制健康发展机制;以城乡统筹为契机,推进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制在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多目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对其实现方法进行研究。在阐述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评价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和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的适宜性。评价方法的建立,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对规划方案选择的规范化和合理化。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BC省的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C省),是加拿大第三大省,近20来,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大规模地开展了土地利用规划,并取得了很大成效。本文从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思路、公众参与、社会经济与环境评价、监督体系等方面对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介绍与总结,并结合我国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的修编的战略背景需求,提出要从重视对规划区域用地冲突问题分析、公众参与制度化建设、社会经济与环境评价内容与方法的健全、融实施评估和效果评估为一体的监督体系建设等方面来完善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  相似文献   

6.
在界定土地循环利用概念的基础上,构建土地循环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江苏省1996~2007年统计数据,评价其土地循环利用发展水平.结果表明:目前江苏省土地循环利用发展态势处于上升阶段且优于全国;棕地开发成为阻碍土地循环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资源减量投入在土地循环利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尚未凸显,土地、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利用率较低.最后指出:基于统筹大区域的产业发展,有利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空置土地再开发和制定土地循环利用规划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另一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优化与完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首先分析了现行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借鉴国内外相关规划体系的经验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几点原则,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8.
分析现行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借鉴国内外相关规划体系的经验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几点原则,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科学发展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入手,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科学发展观理念相背离的现状进行剖析。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具体建议,为树立真实意义的弹性规划理念,重新审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重点,准确把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功能定位,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全面提升和规划实施监管力度的加大以及规划编制公众参与的真正实现,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产生及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使更多的人们关注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成果,为土地利用规划机构和决策者们提供更为广泛和实用的地理信息。  相似文献   

11.
在探讨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与交通规划体系的基础上,从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的现状出发,分析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然后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规划应同时进行,互为反馈的规划思路。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性质、优化城市道路网络系统和交通结构等规划手段来控制交通运输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以满足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产生及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使更多的人们关注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成果,为土地利用规划机构和决策者们提供更为广泛和实用的地理信息。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规划决策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管理决策理论分析了土地利用规划的决策过程,剖析了1986~2000年轮次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所存在的规划决策缺乏权威性、规划决策本身缺乏可操作性、执行力低等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最后针对决策环境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规划质量和决策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可以为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开发区转型升级提供依据。以国土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要求为基础,结合新常态经济特征,构建了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分别使用两种评价体系对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原有规程评价体系不能完全适应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要求,改进后的新常态评价指标体系更能全面反映情况;(2)新常态下成都经开区在土地利用状况、要素投入质量、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存在不足。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应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度,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土地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但是,在中国农村,由于村镇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不合理利用土地的现象比较普遍。通过村镇规划对土地进行集约化利用是解决我国农村土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科学的规划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还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的有效利用。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以及有关土地集约利用的不同观点,然后总结我国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村镇规划中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对我国目前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构建土地利用规划制订、实施和修编过程中公众科学合理的参与机制是有效解决规划实施效果欠佳的重要途径。为此,笔者提出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引入利益相关者平台(stakeholder p latform)来构建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并且以市级土地利用规划为例,对利益相关人的鉴定、选择和利益相关者平台的构建、运行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根据土地利用规划中土地需求量预测的理论基础和原则,研究了基于粮食安全策略的耕地需求量预测方法,即回归分析法和灰色模型法,并用其对规划年的耕地面积作出了预测。预测的结果不仅保证了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同时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需要,可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是中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延伸和完善,是操作性极强的实施性规划,规划中必须十分注重公众的参与。以重庆市沙坪坝区清明村土地利用规划为例,探讨了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步骤与方法,形成了一套公众参与村级土地规划的流程。但是由于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在中国还没有广泛开展,其公共参与的方法等还有待专家学者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县域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以新建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从构建县域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角度出发,构建了新建县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利用1998~2002年新建县的实际数据对新建县的土地持续利用作了评价,得出新建县的土地利用是沿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农用地的评价与利用的研究,是人口与土地矛盾发展的客观要求,内容包括:(1)农用地评价的方法、原则、步骤、项目与指标的选择;(2)农用地对特定作物的单因子限制性强度和综合适应度;(3)对农用地利用现状的合理性及投入产出效益进行评估;(4)制定新的农用地利用规划,并保证经济效益、总产出最佳,作出新利用方式的后效评价。文章还对目前存在于我国土地评价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