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斯里兰卡外贸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里兰卡在1815年沦为英国殖民地后,从一个自给自足、以农耕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以种植园经济为主的国家,茶叶、橡胶、椰子成为其出口的三大产品。斯里兰卡出口这些产品以换取粮食及其它生活必需品。 独立后的很长时期,斯里兰卡仍未摆脱以这三大经济作物为支柱的经济结构。以经济改革前的1977年为例,出口商品中,茶叶、橡胶和椰子占74%,其余为工业品、宝石、小经济作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说:战后日本实行的是出口导向战略(外向型)。在我国,则把这种认识当作公认的常识写入了经济辞典。 近些年来,许多发展经济学家对进口替代战略(内向型)提出了疑义,似乎觉得在现代经济史上找不出一个实行进口替代而取得成功的例子。  相似文献   

3.
1951年10月,独立不久的斯里兰卡政府首次接待了来访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团。从那时起,西方主要的国际金融机构开始参与斯里兰卡国内经济事务。本文希望回顾斯里兰卡独立以来的各个时期经济发展进程中,主要的西方金融机构参与斯里兰卡经济事务的背景、方式以及所产生的影响,试论左右斯里兰卡当代经济发展道路的内在和外在内素。一 1948年2月,斯里兰卡摆脱英国殖民主义的统治,宣告独立。当时,斯里兰卡国内各个经济领域发展极不平衡,国家的经济活动主要依靠进出口。茶叶、橡胶和椰子这三大种植园经济作物的出口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大部分服务业、商业、金融、运输业和加工业  相似文献   

4.
舟山地处沿海,又是海岛,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不仅是大势所趋,而且是振兴舟山经济的希望所在。借鉴国内开放地区和亚太地区日本、“四小龙”的成功经验,从舟山实际出发,笔者认为舟山应该采取“以港口海运为依托,出口导向为主体,技工贸相结合”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一)农业斯里兰卡是传统的农业国家。斯里兰卡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适于各种作物生长,历史上一直以种植水稻为主。古代,斯里兰卡不但可以粮食自给,还可以向外出口,素有“印度洋上的米仓”之称。在欧洲殖民统治时期,大片良田沃土被殖民主义霸占,改建成榨取人民血汗的茶园、橡胶园和椰子园,致使斯里兰卡经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稻谷生产一落千丈,无数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沦为外国庄园主的雇工。单一的种植园经济使得斯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很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经济计划,其中,日本就是实行经济计划比较典型的一个国家。日本从1949年编制《经济复兴计划》(1949—1953年)开始,几乎每一个时期都有统一的国家计划,但在1955年经济恢复前制订的计划,没有经过内阁会议正式通过,所以人们通常把鸠山内阁制订的《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56—1960年)  相似文献   

7.
1993年对斯里兰卡来说是不利的一年:总统被暗杀,国际市场上茶价跌落,东北省内战不息。尽管如此,斯里兰卡还是保持了令人满意的经济增长,增长率达到5.6%,而1992年仅为4.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2年的494美元增至510美元(估计数)。  相似文献   

8.
恢复我国在国际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对我国的外向型经济既是发展的良好机遇,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为此,浙江必须迅速调整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思路,把发展对外劳务合作和兴办海外企业作为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内容,这是迎接“复关”,进一步发展高层次外向型经济的一项重要对策。一、发展对外劳务合作和兴办海外企业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发展对外劳务合作和兴办海外企业,是外向型  相似文献   

9.
(一) 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统治斯里兰卡以前,斯里兰卡是个自给自足的、以农耕为主的农业国。1815年,英国征服了斯里兰卡,确立了对斯里兰卡的统治。其后不久,英国统治者便开始在斯里兰卡大力发展种植业,使斯里兰卡原来的济经形态遭到破坏,变成以出口茶叶、橡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远东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地缘优势,对俄罗斯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潜在的、战略性的作用。但是,由于远东各联邦主体所处的地理位置、矿产资源拥有量和经济结构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也存在着很大差别。远东各联邦主体应该认清自己在国家经济中和亚太地区经济中的角色和责任,走一条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发展之路,选择切合实际的发展模式,使外向型经济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1.
新书简介     
《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本书系“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丛书之一,此书由孙培钧、刘创源主编,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90年5月出版。全书共分为六章二十九节,开篇总论南亚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其余各章分别论述了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本书由六名国际问题专  相似文献   

12.
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 周年我国社会改革的价值取向···········……汪俊昌(1·4)论乡孩企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路子‘·怪炳卿等(1二) 我国现阶级私背经济的局限性与对策……峥雌(1,11)浙江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 理论讨论会观点综述·······,·……朱永  相似文献   

13.
实行厂长(经理)经济责任制,扩大企业的各种自主权,是以服从国家计划和管理为前提的,离开这一前提,不仅不利于国家的宏观计划指导和控制,而且还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为此,实行厂长(经理)经济责任制,对离任厂长(经理)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是体现国家必须加强宏观控制与监督这一职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实行厂长(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在短期内得到迅速发展,给人们以启示。对国营企业的审计监督形式应重点转向经济责任方面,这是审计实践给理论研究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对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控调放结合是黑龙江省12年来价格改革的基本实践。回顾12年来的价格改革历程,大体经历了以调为主(1984年以前),以放为主(1985年至1988年)和以控为主(1989年至1990年)三个阶段。从总体上看,基本上体现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适应了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需要,对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起了积极的的作用。第一阶段的价格改革,基本上是在旧的传统体制的框架下进行的。在此期间,价格改革主要是通过国家有计划地调整一些突出不合理的价格推进的。从我省看,这段出台的主要调价项目是:适当提高煤炭价格;大幅度提高粮食、油料、生猪、水产品、鲜蛋、家禽等18种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提高8种副食品的销售价格;调整纺织品价格等等。同时,还对旧的价格管理体制进行了初步改革。例如对部分产品实行了浮动价格;对计划外和超产的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上海兴办跨国公司的(指上海在外国或境外地区开办的非贸易企业或公司)分析,以实例论证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跨国公司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可能性,提出进一步扩展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即社会主义国家在对外投资中可以发挥社会主义经济的相对优势、投资区位优势、产业结构优势和整体优势。认为社会主义国家跨国公司应按照国际惯例组织管理和经营活动;指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跨国公司有利于出口创汇和利用外资,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因而应将社会主义跨国公司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庞中鹏 《社科纵横》2011,26(1):103-105
日本和印度同为亚洲国家,近年来日印两国不断接近,其双边关系的发展值得关注。日本是外向型经济国家,需要不断开拓海外市场,而印度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是一个潜在巨大的市场。日印经济关系的发展互有所需,日方着眼于印度的巨大经济发展潜力,印方侧重于日本的技术与资金。  相似文献   

17.
日本金融体制的改革及其启示辽宁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舒随着世界经济向国际化、一体化发展,西方国家掀起了金融自由化的浪潮。7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开始逐步改革原有的金融制度,实行金融市场自由化。在此基础上,于1992年3月16日日本第三次金融改革法案出台,该...  相似文献   

18.
站在21世纪的人口,每个国家都在选择自己的航道,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要想在未来世界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入世界经济体系,与国际市场接轨,实现民族经济国际化的课题,引进外资、利用外资可以说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桥梁。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怎样利用外资来实现民族经济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中国应该怎样发展自己的企业.使之走向世界,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引进和利用外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引进和利用外资方面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发展外向型经济,是浙江省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战略。浙江地处东海之滨和长江三角洲的黄金地带,轻工业基础雄厚,水陆交通也较发达,劳动力资源十分充裕,商品经济意识较强,并拥有一批能工巧匠和善经营、懂管理的能人,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但是,从我省广大劳动者素质来看,还很不适应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要求。因此,探讨劳动者素质与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关系,深入分析我省城乡劳动者素质的现状以及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实现我省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谈镇 《阅江学刊》2009,(2):27-32
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腾飞,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功不可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国经济与外部的相关性应体现为主动性、获益性、可控性、可持续性,否则,这种依赖性就会造成对外依赖的“锁定”;世界上没有哪个大国的现代化是依靠外向型经济战略而完成的。对于外向型经济转型,自主型发展战略是一个最优选择。处于全球金融风暴中的中国,应该实施自主型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同时又强调外向型经济与内向型经济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国内外市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以及各种文化融合和更新之间的均衡和协调,实现经济发展战略尽快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