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刘军 《决策探索》2009,(14):60-61
一、我国企业薪酬管理的现状(一)薪酬体系不合理、薪酬制度不科学 企业在快速发展中,没有形成规范、合理的薪酬体系。薪酬构架不稳固、薪酬机制不甚完善,在执行过程中参差不齐,企业自制我行我素,于是呈现出“打补丁”式的薪酬体系。薪酬结构中固定薪酬占整个薪酬的很大比重,有的甚至占到80%以上,容易使员工产生惯性和惰性,可变薪酬的比重过小,无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张敏 《经营管理者》2009,(24):339-339
薪酬是企业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是协调企业和员工利益的手段,因而对于薪酬改革效果的评介应该从企业和员工两个不同的视角去衡量。企业期望投入的薪酬尽可能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总体业绩,同时希望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企业核心员工的流失并对企业外的优秀员工形成吸引力。因而David和Luis认为应该从:(1)激励效果(2)吸引人才的效果(3)留住人才的效果(4)薪酬的总体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衡量;而从员工的角度来看,他们关心的则是薪酬水平是否合理、自己的所有付出是否得到了公平的回报、薪酬如何支付以及何时支付。因而薪酬改革的效果应该从薪酬水平、薪酬公平、薪酬结构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
“捆绑式”薪酬分配机制是指核算主体高层领导人员的工资薪酬在所管辖中层领导人员人均工资薪酬基础上捆绑确定,中层领导人员的工资薪酬按所管辖部门普通职工的人均工资薪酬为基础捆绑确定,普通职工的工资薪酬按其岗位绩效确定。核算主体的控股股东需确定合理的捆绑系数。风险投资决策参与者应分享投资项目的超额绩效薪酬.并应承担投资失策产生的损失额。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一些企业中推崇的所谓“一岗一薪”制,其实质是完全根据岗位本身的价值来确定员工薪酬待遇,而不考虑不同的员工在同样的岗位上所达到的实际绩效的差异。在这种传统薪酬体系下,员工所受到的激励就是不遗余力地“往上爬”,而无论他最终爬上去的这个岗位是否真的适合他。同时,企业也一厢情愿地认为,  相似文献   

5.
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制度是解决基于代理行为而产生的问题,是使经营者行为符合所有人期望的有效制度。本文研究了高管薪酬对公司治理发挥作用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旨在于解释高管薪酬的治理作用,如何借助合理的薪酬制定,使高管的行为与所有者的期望趋于一致,以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主题之一,而什么样的薪酬体系能够更好地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同时又能更具弹性地适应组织的经营战略则更是当今企业极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对全面薪酬体系的内涵、优势及其在企业中的建立和实施进行了分析和讲述,可以引导企业更迅速更有效地引入并建立适合自身的全面薪酬体系,为企业薪酬管理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基于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视角,从团队层面对绩效薪酬与团队成员探索性创新行为(简称探索行为)和利用性创新行为(简称利用行为)的关系进行跨层次研究,检验团队薪酬水平的调节效应.采用上下级问卷匹配的方式搜集调查数据,运用HLM 6.0对来自51名团队主管和329名团队成员的匹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绩效薪酬与探索行为之间为倒U形关系,与利用行为之间为正相关关系.薪酬水平调节绩效薪酬与探索行为的关系,在高薪酬水平情境下,高强度绩效薪酬对探索行为的负向效应更弱;在低薪酬水平情境下,高强度绩效薪酬对探索行为的负向效应更强.薪酬水平正向调节绩效薪酬与利用行为之间的关系,团队薪酬水平越高,绩效薪酬与利用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为绩效薪酬有效性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研究结论对指导企业优化团队薪酬决策及改进创新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薪酬公平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敏感的问题之一。所谓薪酬公平感是指企业员工对薪酬管理以及所得的薪酬,在主观层面上是否感到公平的判断或知觉。本文主要探讨了薪酬管理公平的构成,及以薪酬管理公平为中心,影响薪酬公平感的前因变量和薪酬公平感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企业文化的薪酬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有效的薪酬体系是建立在支持企业的薪酬哲学理念或价值基础上的, 是薪酬分配投资获得正回报率的必要条件。从以往的研究可知,一些从国外引进的薪酬体系,如能力薪酬和宽带薪酬等,在实践中并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即这些薪酬体系不一定能适合所有企业,薪酬体系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与企业文化的匹配程度。企业文化明确公司倡导什么、反对什么,是进行薪酬决策的基点。一个有效的薪酬体系是建立在支持企业的薪酬哲学理念或价值观基础上的,是薪酬分配投资获得正回报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王勇 《管理科学文摘》2010,(11):205-206
商业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人才的争夺也成了企业最看重的一个方面,如何留住核心人才,是当今人力资源经理所面临的一大任务。在人力资源管理任务中,设计与管理薪酬制度是一个难题。有效的薪酬制度可以使企业组织进入期望的发展方向,并得到有效的良性循环。而有了有效的薪酬制度,还必须有合理的薪酬管理才能将整个认识目标完成。本文就从薪酬管理的原则和基本内容两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人力资源上的竞争。人力资源在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薪酬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如何合理利用薪酬成本,促使员工行为与企业业务目标相一致,强化企业的价值观,利用激励手段,帮助企业实现业务目标已成为人力资源在薪酬管理方面的热点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薪酬的定义,薪酬管理的规划流程以及薪酬体系的设计程序。  相似文献   

12.
工作单位的薪酬和福利制度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工作单位的效益,因此对于一个优秀的工作单位而言,制定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制度是必要也是必须的。薪酬制度对于工作单位来说是一把“两刃剑”,如果运用得合适、就可以鼓励工作单位里的工作人员;相反就有机会把工作单位造成人员流失的危险。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薪酬管理是最困难的管理任务,笔者就是由此出发,明确酬薪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并进一步指出现今薪酬管理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力求建立更加完善的薪酬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3.
企业在设计薪酬激励项目时,必须充分考虑薪酬激励的效果,把提高激励效果作为薪酬设计的核心问题认真对待,选择灵活多样的激励方式,尽量避免“固化”现象的出现。除此之外,还应明确薪酬机制的运行不是孤立的,它必须与企业的其他人力资源实务保持一致性,配套实施、整体推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薪酬系统的运行效力。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人事管理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演变的过去30年中,外派人员的薪酬管理成为跨国公司战略与其成功实施之间的关键连结部分,一方面需要有最优秀的备选人员,一方面又要受到有限的组织资源约束。为此,本文在查阅相关的理论与研究的基础上,作了有关外派人员薪酬制度的总结,以便今后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福利与薪酬问题展开了论述,并就此说明福利往往更能激励员工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6.
李新华 《经营管理者》2011,(10):115-116
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模块,通过资源分配的激励和引导功能实现人力资源的管理目标,进而为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服务。在企业的薪酬管理工作中,建立起一套符合企业发展实情的薪酬架构,是一个解决薪酬外部竞争性和内部公平性最直接的管理工具。而如何在一个企业组织里准确地结合自己的实情构建自己的薪酬架构,是企业薪酬管理工作者需要掌握的一个技术活。  相似文献   

17.
兰杰 《经理人》2002,(4):94-95
由《经理人》杂志策划运作、委托兰邦市场调查公司实施调查的“2001年度职业经理人薪酬调查”显示,民企、国企的经理人薪酬与外企的经理人相比,相对于以前薪酬差距在缩小。这也预示中国加入WTO后,外企和国企在经理人薪酬方面会趋同,以后,只有公司经营得好与不好之分,而不再强调企业性质的区别。任何企业如果不能提供良好的薪酬、福利,就留不住人才,企业也就不具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宽带薪酬模式是对传统职位薪酬体系的一种替代,从某种程度上代表职位薪酬体系的发展方向,传统职位薪酬体系只评价职位不评价人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人的能力的差异,实践中企业管理者与企业员工对两种薪酬模式所表现出的偏好恰好体现了两种理念的碰撞与对接。在以职位评价为基础的体系中掺进技能或能力评价的因素,是使两者得以兼容的一种改良。  相似文献   

19.
宽带薪酬模式是对传统职位薪酬体系的一种替代,从某种程度上代表职位薪酬体系的发展方向,传统职位薪酬体系只评价职位不评价人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人的能力的差异,实践中企业管理者与企业员工对两种薪酬模式所表现出的偏好恰好体现了两种理念的碰撞与对接。在以职位评价为基础的体系中掺进技能或能力评价的因素,是使两者得以兼容的一种改良。  相似文献   

20.
目前薪酬管理制度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将绩效管理引入薪酬管理的环节,使得员工的薪酬随着个人、团队或组织绩效的某些衡量指标的变化而变化,对于激励员工及提高组织总体绩效都起到积极作用。本文试提出实施绩效薪酬的关键要素,探讨了绩效薪酬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优缺点,并分析绩效薪酬的两种模式的差异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