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现代文学艺术观念,不再以规范文艺的“法则”或“公式”自命。作为现代哲学和文化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强调以辩证的实践的观点观察人的活动,着眼于从总体上提高人们对社会变革的自觉程度;至于对文学艺术问题,先驱者们要求揭示探寻文学艺术本性的合理途径与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注  相似文献   

2.
在船山那里,气是一切存在的根源,其全体即是天道之全体。理则不足以尽天道之全体,它只是气化之所显现,亦即显现为条理与性理。然而,虽然理与气有全与不全之别,但在本原的发生层次上,理气二者之间并无截然的界限,它们互相缠绕、纽合为一,亦即理气二者浑沦凝合于太极中。归结到底,理气二者都融汇在天道自身的本原发生、流衍之中。与朱子理气不离不杂之论相比,船山所领悟的理气浑凝是天道本真的流行,在此中气和理都真实无妄,二者积极地、充实生动地、不分主辅地交融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高师中文教育要加大改革力度,面向并服务于基础教育,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一、面向基础教育,务实求变;二、联系语文教学实际,促进中文教改;三、培养备课能力,掌握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4.
侯仲良是一个拥有特殊身份的二程弟子。他是二程的亲戚,自幼养成于二程家。其理学思想之纲要虽与二程的一致,却有一些精妙之义与精彩之论,有独特的价值与贡献。他对《中庸》之“诚”的本体化运用与阐发,可谓集前人之大成。他以为论说“诚(体)”存在“形容”与实谓之别,具有新意与启发性。他对道体“无物不该”的论述,有助于了解当时中者“无物不该”说的确切含义。总之,其理学思想与文献具备特殊之精义与价值,必须加以探索与表章。  相似文献   

5.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体建设阐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中,建设主体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功能。理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体”的概念,找出各建设主体在发挥功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探求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和相应对策。对于建设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马书波 《齐鲁学刊》2003,3(1):84-88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双向互动、具有一致性的历史发展过程 ,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也依赖于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的特定历史条件下 ,人的全面发展获得了全新的含义。社会主义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保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王夫之解卦,象数义理并重,义理是象数的内在意蕴,象数是义理的阐发基础。《河图》既是八卦的来源,也是揲蓍之数的来源:八卦由《河图》之黑白点直接构成,六十四卦由八卦通过阴阳摩荡、“参两因重”的曲折方式得到,后人也依“大衍之数”而成卦以卜测未来。“数”学是王夫之易学的第一步,彰显的是四圣一揆的道统论,以及用象数的实证性纠正明代语录之学盛行之风,凿空说理之弊,为中华文化重建正大、健实的基调的意图;同时,他把天地万物符号化,赋予其更广大的解释空间。  相似文献   

8.
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新古典经济学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经济学.对这种主流经济学之理论基础的批判,我们不能以"近视"的眼光和情绪化的态度:一方面,不能因其具有较强的理论解释力,而否认其内在的逻辑缺陷;另一方面,也不能因其数理的、抽象的表达方式,低估其在经济分析史中的历史贡献.新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的实质,乃是经济分析史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9.
子游在秉承孔子礼乐教化之道的同时有所发展和创新,"武城弦歌"便是其礼乐教化思想的积极实践。子游为武城宰时以礼乐治邑、以大治小,提倡"领恶而全善",并能以才取人、选贤任能;教化育民时,又倡导礼乐教化施诸全民的教育观,主张"先本后末"。  相似文献   

10.
刘文良 《中州学刊》2015,(4):151-154
微电影作为一种投资要求和技术门槛比较低、传播载体大众化、免费随点随播的艺术形式,深受群众喜爱,在"中国梦"的建构工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生态微电影的创新发展,一方面要适应微电影的制作和传播规律,另一方面要有利于生态主题的酣畅表达。以多元化的生态主题突破"微片长",以艺术化的情节设计演绎"微制作",以最纯朴的生态情怀充盈"微镜头",是生态微电影破微之囿、见微知著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1.
价值论     
一、价值不是“核算的工具”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似乎大家都知道的,但一谈到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作用时,人们的意见分歧马上就表现出来了。正如孙冶方在“论价值”一文的一个脚注中所说:“经济学家为了辨别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所起作用的差别,创造了不知多少‘级别’的作用,如‘调节者作用’、‘调节作用’、‘影响作用’、‘重大作用’、‘一定作用’以及上面所说的‘工具作用’等等”(孙冶方:《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第113页)。其实,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家的上述议论,都是从斯大林的经典著作中搬来的。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说:“价值规律的作用,并不限于商品流通范围内,同时也扩展到生产方面。诚然,价值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生产中,并没有调节的意义,可是它总还影响生产,……因此,在我们的企业中,这样一些问题,如经济核算和赢利问题、成本问题、价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6,(9):150-155
国际条约的临时适用是一项重要而特殊的条约机制,它是指条约签署国在条约生效前根据条约的规定或全体签署国之间其他形式的合意,将条约的全部或部分条款适用于与该条约相关的行为、事实和情况。《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对临时适用规定较为简略,其亦未得到学界的足够关注。临时适用已经具有丰富的条约实践,通过对其进行梳理,对进一步理解国际条约的临时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尔克斯创作的小说主要反映拉丁美洲的社会文化生态。作为在后结构主义思潮中诞生的小说,《百年孤独》与解构主义理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互文关系,在小说"文本"、"叙事"与"语言"的维度下,叙说小说文本对解构主义理论的先验诠释,以及那些蕴藏在文本中的隐喻修辞所具有的丰富意义,同时剖析作者在解构主义语言观下构建起来的叙事迷宫。由于《百年孤独》文本的终极意义"无法言说",对这部小说进行解构主义研究可以从叙事话语的视角着手,来深入理解作者如何在叙事的迷宫中被彻底消解,最后深陷在语言的藩篱之中。  相似文献   

14.
诗歌是以意象为核心的语言艺术 ,无论是中国诗人还是英美诗人都把营造意象作为诗歌创作的焦点。然而 ,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和自然环境的差异 ,诗人对“自然”意象的描写便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情趣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5.
传统孝道是传统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只是适应传统家及友社会秩序的调整。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微观层面的家庭结构.还是宏观层面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文化传承机制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传统孝道要实现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就必须实现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6.
诚信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胜 《理论界》2006,(4):16-18
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演进,诚信规范与准则已超出了传统的伦理范畴,渗入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诸领域,由伦理价值衍生出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更广泛的价值现象。探讨诚信的现代价值对于构建信用社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辩证价值论     
(一)价值论的范围与价值定义价值问题,在认识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回顾价值争论在我国的展开,它是由主客体及其关系的讨论所引发的。它的最初提法是价值关系,尔后又提出价值认识、价值评判、价值真理等问题。从价值定义来说,现有定义都是从主体、客体及其关系来规定的。它们或者把价值看作客体——进入主体活动范围的对象世界——的属性,或是认作主体活动及其结果的某些作用和属性,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都强调了价值存在与否对主体的依赖性。如果我们片面强调价值对主体需要的依赖性,势必可以推出这样的结论,即人类产生以前的全部自然界以及目前尚未进入主体活动的广大自然界均是无价值的。这种结论显然是欠缺历史感,与辩证发展观不相容的。根据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原理,作为认识论领域的价值范畴,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张培坤 《东岳论丛》2002,23(4):88-89
衡量文学作品的尺度是多维的 ,但最高尺度是其历史感。历史感是指文学作品所反映的内容不是浮在社会表面的某些不能代表社会本质的现象 ,而是社会本质的反映 ,具有事物发展变化规律性的认识价值。时间是检验文学作品是否具有历史感的最公正、最无情的尺度。作家只有深入理解中国社会的底蕴 ,耐得住寂寞 ,才能创作出具有丰厚历史感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科学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出现在人类的提升过程中,也许是继物种上的提升之后最重要的事情。特别是到了现代,科学已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发展因素和具有决定意义的财富,人类仰赖科学,逐步地建立起自己的物质文明;人类又仰赖科学,不断地开拓着自己的精  相似文献   

20.
课程价值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课程价值引言19世纪中叶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以他的著名论文《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引发了一场有关知识在课程设置、乃至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价值的旷日持久的争论。课程的价值是作为客体的课程与其学习主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的反映,其本质是对备择学习领域及其知识相对价值的比较研究。如果说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那么备择学习领域及其知识相对价值的比较研究,就是决定学校课程取舍的关键。“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的提出,意味着对教育而言,并非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更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