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的个性是说明具体的活生生的和特殊的人的一个概念。研究人的个性心理结构、心理特征和个性形成是个性心理学的主要任务。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的一生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应是每一个教师都要研究和思考的课题。个性,是指个体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包括人的需要、情感、意志、信念、理想和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也包括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个性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人在出生后就立即形成的,而是在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形成的。这个“一定水平”指的是儿童的…  相似文献   

2.
校长个性具有职业性、教育性、道德性、时代性等特征,它在学校管理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校长必须全面系统地加强个性修养,使自己具有崇高的理想,强烈的成功欲;良好的认知,果断的决策力;丰富的情感,宜人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创新的能力;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形象等优秀个性品质,以适应现代化学校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舞蹈感觉是舞者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和敏锐的肢体把握和控制能力,也是舞者对舞蹈艺术美的表现和创造能力。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兴趣、性格、动机等方面的心理品质,同智力因素共同作用于人的认知过程,对舞蹈感觉的形成和发展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可以通过非智力因素诸种心理训练提高舞者的舞蹈感觉。  相似文献   

4.
非智力因素,一般是指个性结构中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具体来说,它是由动机、兴趣、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多种因素组成。近些年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在我国心理学界,有些同  相似文献   

5.
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在访问中国科技大学时说:“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创造能力。”能力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方式,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创造能力是指能创造性地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即个人的感觉、知觉、意志、记忆、思维、情感、性格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总和。这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又会在完成一定活动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认为,个性差异是指个体间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上的差异。大学生是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在身心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处于特殊阶段,其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一是个性倾向性不同,即对社会、集体及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不同,如需要、动机、兴趣、观念、态度等;二是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即大学生个体之间在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大学生个性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具有复杂性、矛盾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形成个性差异的原因除遗传因素、天赋素质或生理条件  相似文献   

7.
希罗多德是一位有着强烈历史感、求真务实的历史学家.史家的性格、情感、价值观对历史现象的认知与把握有直接影响,希罗多德的性格及其形成原因影响其思想、行为和创作;<历史>折射了希罗多德的个性心理和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有个性的过程.新的课堂教学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数学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认识能力的认知过程,更重要的是陶冶学生情感.教会学生与人为善和培养创造精神的过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学生,让学生享受课堂主体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学论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一种综合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需要非智力品质的支撑.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关注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好奇心、探索欲和自信心得到充分的发展,促进情感体验与智力发展的整合.  相似文献   

10.
论“意志”概念的不适宜性及“意向”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心理学中,一般将心理过程划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迄今为止,心理学对认知过程及情感过程都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而对意志过程则没有确定的研究成果。究其原因,就是将意志作为与认知及情感相并列的三大心理现象之一存在着不适宜性、对此,我们应从深入剖析“意志”概念入手,将“意向”定义为个体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心理反应倾向,用“意向”概念替代“意志”概念,并且根据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把意向视为一个系统,分别从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考察意向、内驱力、动机之间的关系,同时构建意向系统的基本结构,以期使意向也与认知、情感一样是一个丰满的机体。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指出,自我意识是一个人个性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是个性的自我调节系统,对个性心理结构其他两个成分,个性动力系统(兴趣、理想、人生观等)和个性特殊系统(性格、气质、能力等)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自我意识本身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三个方面组成,分别体现了认识、情感、和意志3种心理成分。在这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中,自我评价集中代表了自我认识发展的水平,也是自我意识的核心:自尊心是自我体验的重点;而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则是自我调节最基本和最高级的形式。现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为实现…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知某种事物、掌握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而形成的认识倾向。兴趣的产生不是先天的,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兴趣的产生与一个人的认识、情感、意志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兴趣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能力是在兴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浓厚的、持久的、稳定的兴趣,要想掌握系统、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兴趣在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影响师生互动的个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交互作用 ,交互影响。教师的道德情操、认知、能力、情感、性格等个性因素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榜样作用 ;学生的个性因素也会对教师产生影响。师生双方只有相互尊重 ,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 ,全力合作 ,才能获得最佳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邓小平同志的人格世界 ,其中着重从信仰、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和意志等方面阐述了邓小平同志作为我们学习的典范和邓小平同志其丰富多彩的个性世界  相似文献   

15.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的一个方面,是人的个性心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自我意识并不是一种神秘的现象,它只是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一种意识。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个性形成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人的兴趣、能力、性格、情感意志和道德行为无不受自我意识的制约和影响。青年时期是自我意识突出发展的时期,大学时代的青年一般说来处于青年中期,其心理发展的水平正在从不够成熟走向成熟,其自我意识正逐步趋向完善。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具有独立意向不断发展、自我意识明显分化、自我评价逐步成熟、自尊心理日益增长、道德意识正在形成等特点。这些特点在高等师范院校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中所说的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它有很多的表现形式,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等。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个性形成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人的兴趣、能力、性格、情感意志和道德行为,无不受自我意识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目标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兢兢业业地抓“基础”,就是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抓“核心”,就是注重学生学习活动中思维过程的教学,发展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数学能力;抓“灵魂”,就是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和伴随思维过程的情感过程的教学。这也是促成数学教学、提高质量的关键。1.以学生的思想实际及心理素质作为情感的起点,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既有强烈的好奇心、好胜心、喜欢探究新奇的事物,又带有小学生的纯朴、简单和稚气。他们的学习意志不够坚强,缺乏学习的忍耐和持久…  相似文献   

18.
一、调查目的 高师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优良个性水平对年青一代健康成长,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学告诉我们:“个性结构第一组成部分是倾向性,这是一个人的态度和积极性选择性的诱因系统。”个性意识倾向性制约着个性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水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个性倾向性是使个性健康地发展和形成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青少年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认知是情感、意志、行为的起点;情感是认知、意志、行为的心理根据;意志是认知、情感、行为的精神保证;行为是认知、情感、意志的有机融合、统一和外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形成科学"三观"的过程中,应当坚持遵循青少年知、情、意、行四个因素之间的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人们很早以前就已明确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即人的个性及其非智力差异对教学活动的影响,而几乎可以肯定地认为,对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和运用,长期以来一直就是教育家们所关注的核心问题’“,近年来,国内外方兴未艾的教育改革大潮‘’‘·“’,实际上就是围绕这一焦点展开的,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展受还有者的各种能力.只要我们稍加观察,就会发现教学中陈智力以外,起作用的常见因素还有:动机、兴趣、意志、作切、气质、性格和环境(主要指家庭和社会环境)等。教学过程是教育者通过一系列特定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