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正荣 《东岳论丛》2000,21(4):67-69
教育是一个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的系统工程,在培养人的现代素质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我国现有 3.2亿多个家庭。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虽有进步,但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思想观念陈旧、家庭教育的主要成员缺位、教育方法简单等。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2.
论建立我国家庭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骆风 《学术研究》2005,(6):121-125
本文分析了制订家庭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提出了由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所组成的家庭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显性家庭教育因素包括家长教育观念、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策略,隐性家庭教育因素包括家庭人际关系、家长道德素质、家长文化素质、家长生活素质、家庭生活条件和家庭生活方式。最后,对各项指标的涵义作了界说。  相似文献   

3.
孝与汉代家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业 《东岳论丛》2007,28(3):89-91
“孝”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也是汉代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它贯穿于汉代家庭教育的始终,儿童启蒙教育、女子教育、家风家训教育、经学世家家学传承教育以及皇族家庭教育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孝的内容。汉代家庭教育的重孝传统对今天社会主义新孝道的建立以及家庭和睦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程嘉  段鑫星 《理论界》2007,(7):100-101
文章论述了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特种类型家庭教育方式偏差、过多强调才智教育、言传与身教的背离等问题。随后,进一步明确了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完善家庭教育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5.
吴玉秋 《理论界》2006,(3):128-129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人的一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家庭教育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许多误区,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巨大作用,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很好地融合贯通起来。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不仅指对子女的教育,还包括对家长的教育,当代家庭教育应当将所有家庭成员都纳入教育对象,尤其应以对家长的教育为首。作为家庭教育基础的家长教育,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促进家庭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要走向科学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健康成长 ,人格能否完善发展 ,所以家庭教育要实现科学化。家庭教育科学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家庭教育观念科学化 ,家庭教育内容科学化 ,家庭教育原则和方法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为丰富对李大钊的研究视角,探究李大钊教育思想精华,以家庭教育为切入点,对李大钊家庭教育思想进行了研究。认为他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包含理想教育、生活作风教育、学习教育三方面。其思想来源,一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和祖父的言传身教;二是李大钊自身的世界观和思想品德;三是李大钊丰富的教育实践。李大钊的家庭教育思想,是他作为一个伟大思想家的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份极其珍贵的思想遗产。认真研究和学习李大钊的家庭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今天的家庭教育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一生十分重视子弟的教育。他的家庭教育思想内容丰富且独具特色,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国传统家训思想、湖湘地域文化是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渊源。对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内容和渊源进行探析.以期能给现代家庭教育带来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家庭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成为一个引起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为了科学解决我国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我国政府引入家庭教育指导师这一新的职业。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出现是中国家庭教育科学化和专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适应了多样化家庭的需要,对提高我国教育水平,促进入的社会化,提高人口素质,维护社会稳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诸如: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而教育的方法简单;孩子缺乏文化教育氛围,家庭对孩子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家长缺乏与孩子、教师之间有效的沟通,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对教育价值观的认识存在很大的问题等。家庭教育是学校、社会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促进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净化社会风气。而对未成年孩子的教育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在未来的命运.为此,我们应该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家庭与孩子之间应建立心连心的沟通;举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采取“反哺教育法”,组织学生评价家长,对家长提出意见和建议;加强孩子的“三农”教育和劳动教育,帮助孩子形成切合实际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12.
周作人认为家庭教育在儿童的个性形成方面具有学校教育不能够替代的作用,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石.周作人提倡一种自然的亲子关系,认为改革家庭教育的首要前提是进行儿童和妇女研究.他的这些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家庭教育与亲职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李辉 《学术探索》2001,(3):82-84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并列为影响人发展的三大教育因素,对生长在既需要方向也需要能力的现代社会的孩子来说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养不教"、忽视儿童精神需要等等问题,学校开展亲职教育的形式应以辅导家长为主.  相似文献   

14.
刘伊娜 《理论界》2013,(8):192-194
家庭教育对于每个人来说既是一种最初教育,又是一种终身教育,它会将烙印深深印在每个人的身上,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当今大学生家庭教育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研究和理论指导,还依然处于自发和盲目的阶段。文章将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分析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概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针对大学生家庭教育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有效性对策,以强化大学生家庭教育的作用,使之能更好地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宝贵的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15.
周小妍  王立新 《理论界》2007,(6):135-136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导向性的作用。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青少年的发展与成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重视并加大力度研究家庭教育中非智力因素培养问题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社会发展与进步对青少年的需求,结合当前青少年自身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从对家庭教育在观念、方式方法、内容及教育主体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入手,着重以青少年价值观、动机与兴趣、意志品质、社会适应能力、习惯等方面的培养为研究目标,提出在家庭教育中培养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切实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是党和政府赋予妇联组织的神圣职责。近年来。我们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发现,由于父系教育的缺失而导致未成年人教育的不平衡,妈妈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起着主导作用,进入幼儿园,老师几乎全是女性;进入小学、中学,女教师占大多数……作为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社会角色——“父亲”或“男性”的力量正在逐步减弱,因此而导致未成年人成长的女性化倾向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许慧妍 《北方论丛》2021,(5):106-115
家庭教育在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未成年人道德水平下降、家长养育理念与技能落后反推家庭教育需通过立法的方式规范家庭与政府、社会、学校等外部关系.从家规到国法,家庭教育的公共性日益明显,中华民族家国文化的传承给予家庭教育立法可行性文化土壤.从政策到法律,家庭教育立法是法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地方九省家庭教育立法案的出台,为全国性立法奠定基础.基于家庭教育立法已证成其正当性,从法理基础、立法目的 、立法内容层面,制定家庭教育立法框架,以提高家长亲职教育能力,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国家与社会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促进了精英群体家庭教育的嬗变。他们把近代科学、民主、平等的观念引入到家庭教育之中,既继承传统家庭教育爱国育人的优秀传统,又兼收并蓄体现出中西并重、新旧并举的时代特征。家庭教育的嬗变适应了转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对传统家庭伦理、教育观念的更新具有开风气的作用,对认识当代家庭教育的现状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琼州学院学报》2017,(3):125-128
全面二孩政策下的家庭教育,出现诸多问题,如家长教育观念模糊,爱心、责任心和分享教育内容的缺失,教育方法的不恰当以及与孩子交流沟通的减少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培育充满爱心与责任心的孩子;社会教育机构应该办好家长学校,提升父母的教育素质;举办家庭、幼儿园与社区三位一体的亲子活动,促进父母与孩子情感的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是人生整个教育的起点.人的教育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离开了哪一个都不行.但在这项工程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它是所有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