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官吏致仕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仕制度是文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由来已久。《春秋公羊传·宣公元年》记载:“退而致仕”。何休注云:“致仕,还禄位于君”。可见,这里的“致仕”亦即退休。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凡是存在较长久的朝代统治者,无不把官吏致仕做为巩固统治、促进国家机构新陈代谢、提高国家机关行政效率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加强致仕制度的研究,对于了解古代统治者如何调整国家机器,使之正常运转,进而达到治国平天下之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一、官吏致仕制度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宰相职位研究盛奇秀宰相是某一类官职或授予某一类任差的官员的通称。这就是说,不论哪一个朝代,都没有设一个名叫“宰相”的官职;但是,各个朝代都以某一个、某几个官职为宰相,或以授予某一个、某几个任差的官员为宰相。在不同的朝代或时期,做宰相的官职或任差并不相...  相似文献   

3.
唐代根据"善"和"最"的综合考察,形成了包括考核机构、考核方法、考核内容和奖惩方式在内的较为完整而有效的运行机制。为加强考核的规范化和经常化,唐代建立了吏部考功司这个专门的考核管理机构,标志着官吏考核机构专业化的开始。同时也标志着唐代正式将官员政绩考核制度纳入法律轨道,使之进一步法律化。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考核制度的推行,对整个官吏系统起到了激励制衡的作用,使其职责结合,从而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形成了较为清明的吏治,进而促成了贞观、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人治社会,人存政举,人亡政息。要保持吏治清廉,除了要注意官德建设、制度建设,使为官者“不想贪”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各级官吏的监督,使之处于经常、严密的监督之中,使之“不能贪”、“不敢贪”。注重官吏监督,是中国古代廉政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中国古代廉政建设有其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封建社会不可能从根本上铲除腐败。中国古代廉政建设同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有着根本的不同,但中国古代对廉政问题的做法和思考,对当代有着可资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总理衙门仿照军机处建立保奖制度,对该机构中得力官吏进行奖励,便利其仕途升迁。其覆盖面广,内容优厚,在吸引京官进入总理衙门任职的同时,也将部分熟悉洋务的官员输送到海关道这类尤需交涉人才的岗位上。总理衙门优厚的保奖,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晚清官场的铨叙规则。另外,在时人已经认识到的洋务(外交)人才需职业化这一点上,保奖制度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封建社会绵延几千年,为了巩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使文武官员尽忠职守,我国古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对所属官吏的监督工作。古代御史监察制度是整个官吏制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从战国开始创立,两汉大力发展,使之从国家行政系统独立出来,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7.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施行“文治”的独特朝代,因而文人参政意识空前高涨,文人地位也在历代最高。北宋初期的宋祁,集官、文、史于一身,各有建树。今通过对现存史料的研究和考证,全面论述了他作为上层官员、西昆后期作家和《新唐书》之《列传》编撰者这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历史上,不论哪一个朝代的统治阶级,都把道德看成是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的工具。一方面,他们用统治阶级的道德信仰为法律制度辩护;另一方面,又利用统治阶级确立的法律制度去推行和维护他们所推崇的道德规范。从夏商的“德主刑辅”,到春秋战国时的“礼刑并重”,到西汉统治阶级“以法诛恶,以德劝善”的治国思想,无不体现了他们的用心。汉朝初期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贾谊认为:“德治”和“法制”具有不同的作用,他把“德治”比喻为“人主之芒刃”,而把“法治”比喻为“人主之斤斧”。所谓“芒刃”是指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西夏法律典籍和考古资料探讨了西夏的档案管理机构,证实西夏从中央到地方普遍设立了比较完善的档案工作机构“库中”;通过分析得出西夏主管档案的官员是“主簿、司吏”,兼有都案和案头等与文书相关的官吏;探讨了西夏的档案管理制度,并对其制度如确保档案完整与安全、专门档案的管理制度、查阅制度、立卷制度、副本制度等特别是立卷制度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得出西夏档案立卷制度的内容非常丰富,因此才能为后人保留比较完整的档案资料,成为我们研究西夏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0.
监察官吏的选拔制度古已有之。在封建监察制度建立初始的秦汉时期,封建王朝是制定了监察官吏的选拔、任用、奖惩等办法。魏晋南北朝时期,增设了一批如校事刺奸、丞相左丞等新的监察职官。唐代对以卑察尊的体制作了重大改革,泛监察官吏分为高、中、低三类。对于高级监察官员,提高他们的官等。如御史大夫,其官等起初为从三品,提高到正三品。宋朝建立以后,在吏部之外另设一个考课院(后改为审宫院)“以分中书之权”,与此同时,废除了唐代宰相推任御史的制度,改由皇帝亲自选任。明朝的官吏铨选机构大都是都察院和吏部共同管理,台官的任用则主要由都察院掌握。清承明制,制定了《钦定台规》,对严格选拔监察官吏有了很大发展。由此观之,历代监察官吏的领导体制虽  相似文献   

11.
吕志兴  汤东澍 《学术界》2023,(2):142-151
北宋末年起至南宋,皇帝不断颁布制、敕,特许百姓对官吏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越诉”,形成了“特许越诉法”。“特许越诉”的对象是官吏侵犯百姓人身权财产权、不履行法定职责、违法要求百姓履行义务等具体行政行为;原告都是管理相对人即百姓,被告都是管理者即官吏。宋代“特许越诉”的受理机关一般为被告的上级司法或监察机关,管辖机关级别高;对“特许越诉”的审理与监察制度及对相关官吏的追责相结合,力度较大。宋代“特许越诉法”为中华法系行政诉讼制度之独例,彰显了宋代法制居于中华法系极高水平和世界同时期先进水平,其内容对当前法治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的各项权力中,监督权是决定权、任免权的基础和依据。如果没有深入、切实的监督,没有调查研究,没有对客观情况的正确了解,决定权和任免权也就难以正确实施。因此,“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实现管理国家的各项权力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监督权充分高效地行使和运用。从历史上来看,一切获得政权的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利用监督手段,对掌握国家机器的人员进行最严格的控制,以保证统治阶级的意志得以贯彻和执行。无论是封建制度下的“督察”与“进谏”,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议会监督”,都是用以巩固其统治的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13.
试论先秦及秦汉的监察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历代国家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机构、部门和官吏的公职活动实施监督、纠察、检举其玩忽职守行为,弹劾国家机关和官吏中违犯朝廷纲纪和法度。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着国家和官僚机构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 一、夏、商、周时期的监察制度 我国原始社会,经过尧、舜、禹的“禅让”制度,从夏朝传子开始,正式建立了奴隶制的国家。夏商周时期,随着阶级统治的建立及其不断强化,“法之不行,自上犯之”的现象日益严重,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这种情况的发生,势必引起阶级矛盾的激化,动摇统治者的基础。我国的监察制度,就是在这种前提下萌芽、产生和形成起来的。  相似文献   

14.
吴晗同志在《海瑞罢官》中,极力美化海瑞,说海瑞这个明朝的大官僚,是历史上的“清官”,他“爱护人民”,“事事处处为百姓设想”。这真是胡说八道。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清官”?我认为“清官”实际上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们知道,封建社会是地主阶级的天堂,农民的地狱,在那个社会里,没有哪一个封建官吏不是欺压人民  相似文献   

15.
“官几之患,所从来尚矣”。①所谓“官冗”,一言以蔽之,即政权机构的官吏过剩现象。历史上通常指两种情况:一种是官员的委任逾制超额,一种是官署的设置迭床架屋。前者如唐中叶的“员外宫”、“试官”和“斜封官”的添置,后者如末代的“枢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形成于划分文武职官和专制主义的集权统治确立之后。春秋战国时期,由当朝文武官员推荐官吏逐渐成为制度;秦汉以后先是实行征辟制度,后来实行“九品官人法”;隋唐开我国科举考试选官之先河,明清更是把科举考试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孟宪玉 《河北学刊》2007,27(3):107-110
北宋的纠察在京刑狱司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司法监督机构,文章对纠察在京刑狱司的司法监督职能和作用、在宋代司法史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论述,认为,它不仅对中央一些重要的司法部门起着监督和制约作用,而且对于宰相、枢密甚至于皇帝也起到了一定的司法监督和制约作用,它的出现在中国司法监督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嬗变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官吏制度早在古代即自成体系,并且其内容之丰富、其体系之完备是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所绝无仅有的。在西方众多的政治学论著中,都把中国古代的官吏制度推崇为鼻祖。在这官吏制度的延绵发展过程中,监察制度的内涵也日渐丰富,其效果也非常显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结构体系、政治价值、思想价值和理论价值都弥足珍贵。我们开掘这一宝贵财富,对于依法治国、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察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对于促使国家各级机关和工作人员廉洁高效地履行人民所赋予的职责…  相似文献   

19.
在中央集权式前现代国家中,经济绩效的取得主要依靠政府的谋划与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居于世界前列的事实证明了我国历史上政府绩效较高的现实.按照科学管理原理,高绩效的取得离不开绩效评估的反馈控制作用.深挖史料,可以看出历史上“中国式政府绩效评估”类型是针对政府官员个人的个体评估,其评估主体来自于内部上级;不同时期的绩效评估方法都是以定量评估为主;同时,“评估类型”是流弊之源,“评估主体”、“结果应用”经验与遗弊共存,“评估成本”、“评估实施”全是教训等,对此可采取十种继承之道.  相似文献   

20.
张越 《齐鲁学刊》2005,1(6):36-39
《管子》中蕴含着丰富的行政法思想。它从人性本恶的观点出发,以维护君权和阶级统治为目的,对行政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作了理论阐述,对行政机构的设置、官员的选拔任用、官吏的职责规定和行政管理的法律监督等行政法的基本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为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思想做出了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