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岭南高僧、官僚士人及商人三个群体入手,简略考察了六朝时期佛教在岭南传播的情况。笔者认为,六朝时期岭南的高僧有着流动频繁、重译经创寺而不重佛教义理探讨的特点;岭南的官僚文人热心佛教的较少,而岭南商人则由于在从事海外贸易的过程中,最早接触佛教,对佛教在岭南的传播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商人阶层信奉佛教,主要出于功利目的。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在于,当时岭南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不是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加上岭南地区传统的务实精神的影响,使涉足岭南的中外高僧难以长久停留,也使佛教在岭南地区难以向上流社会推进。  相似文献   

2.
葛洪早年南隐罗浮考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葛洪早年南适岭表实际上有道教活动的背景,并与著名道士鲍靓有过确实的师承关系。岭南以巫觋为特质的少数民族文化亦是早期天师道的文化渊源,同时也是葛洪一生两度南适岭表以及六朝天师道发展与岭南关系至切的最深刻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史料的认真耙梳和缜密分析,对六朝岭南开发史中西晋编户与实际户数的比例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同时对岭南冶铁业开始起步的时间问题也作了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岭南是唐朝境内有关奴婢记载高度集中的地区,并因此成为一个相当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文章详细地讨论了唐代岭南地区奴婢盛行的历史原因、奴婢的使用范围和作为一个特定社会阶层逐步走向萎缩的历史过程,揭示了唐代岭南区域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深刻变化。作者认为六朝以来岭南“夷獠杂居”的“溪洞”地区特殊的社会结构和部族制、奴隶制的残余,是岭南奴婢问题严重的历史根源。作者还认为,唐朝中、后期在岭南所推行的一系列限制奴婢的措施,实际上也是岭南“溪洞”社会完成封建化过程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自秦汉统一西呕骆越及南越以来,经过六朝的民族迁徙和繁衍,岭南已是“土人与蛮僚杂居”(《旧唐书·卢钧传);)的区域。历朝中央政府虽一如秦汉,在岭南设置郡县,实则推行松弛的羁縻政策。到唐朝时,随着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对这个民族杂居的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治理。古代的岭南,指五岭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秦开其地置南海、桂林、象郡。汉立九郡,后汉立七郡。六朝以来,岭南地区的各大姓酋帅,在政治上  相似文献   

6.
六朝时期,生产力的持续进步,推动商品经济向纵深发展,使商品经济与农业经济逐步整合,即商品经济与农业经济形成了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关系。同时,六朝时期的非抑商政策,也成为六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比较战国秦汉,六朝时期商品经济不仅没有衰落,反而有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从商人数众多,商业城市和农村集市的兴起,以及长途贩运贸易发达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岭南农耕文化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史前时期,岭南农耕文化的形成是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原始先民开发等因素共同的结果。从文化学、历史学、考古学等的角度,综合概括了史前岭南农耕文化的内涵,以期对岭南农耕文化和我国古代农业文明有较明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西晋灭吴后,统一岭南,置其于统治之下,但岭南地区一直动荡不安。由于北人南迁以及两晋政府采取了比较合宜的政策,使岭南的经济在这段时期内有了很快的发展。农业主要表现在葑田的出现、稻作农业的进步、耕作方式的改进和水稻新品种的出现等方面。手工业主要表现在造船业、瓷器、纺织、冶铸、煮盐等技术的进步,医药技术、内外贸易也有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秦汉时期岭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交通的改善、国家的扶持、当地自然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当时园艺业得以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岭南地方发展史上,两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两汉中央政权所采取的一系列经略岭南的重要措施,对于当时大一统帝国南疆的开拓和巩固,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控制并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秦汉以来,桂北为中央王朝开发岭南的重要通道。从隋开始到唐宋,随着这一带政区建置的逐步完善,民族分布趋于稳定,各族同中央王朝的关系日渐密切。 1 六朝以来,桂北为“俚”、“僚”聚居之地。隋朝曾以极大注意,治理和稳定这一地区。  相似文献   

12.
六朝时期火灾频繁发生,并具有规模大、破坏性严重、相对集中的特点。火灾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加重了六朝人民的负担,并加剧了六朝生态环境的破坏。六朝时期对火灾的认识尚不科学,但开始注重对火灾的救助和防范。  相似文献   

13.
在政治上处于二分裂动荡、南北对峙的六朝时期,在史学上却出现了发展的高潮,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成为中国古代史学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六朝时期“百学芜秽,而治史者独盛”的景象,固然是由多方面的历史条件所促成的,但六朝的统治者对史学的重视,是六朝史学繁盛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六朝统治者重视史学首先表现在史官制度上。因  相似文献   

14.
略论岭南移民及其对岭南陶瓷发展的推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历史上先后有五次移民岭南的高潮。移民加快了岭南的开发和汉越文化的融合,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移民带来了北方陶瓷发展信息和技术、陶瓷生产方式,给岭南输送了发展陶瓷的生力军,使岭南陶瓷得到极大的发展。陶瓷原材料丰富、水力充足、交通便利和商贸发达以及有悠久的外贸传统,是移民促进岭南陶瓷发展的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15.
浅析近代岭南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推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近代岭南地区私人藏书的兴起、私人藏书的开放及公共藏书的兴起等几个近代岭南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并提出了其对近代广东图书馆的产生及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唐代罗浮山地区是岭南的宗教中心和文化中心。禅宗南宗以及同岭南禅宗有着因缘关系的韩愈、李翱性理学说都曾有一段在此生长的历史,并由此向中原内地漫延开去。唐代罗浮山地区的道教也得到发展,并直接参与全国性的“会昌毁佛”事件。罗浮山还吸引了一批士人来此读书习业,这对宋代岭南书院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六朝时期由于民族矛盾纷争和战乱频繁,掀起了中国历史上北人南迁的又一次高潮。大量南迁移民不仅为江南地区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垦辟出大量的土地,并且在南方广泛种植和推广北方的旱地作物,同时铁器牛耕等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应用。以江南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基础,其手工业和商业也都蓬勃兴起,大型商业城市纷纷出现。六朝移民不仅推动了江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促成了江南经济区的形成,而且为隋唐以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明末清初岭南禅宗迎来了自唐以来的第二个发展高潮。海云系和鼎湖系高僧为整顿僧团、团结信众,大力提倡戒律,用以振兴禅门。《天然和尚同住训略》、道丘《僧约十章》、弘赞《同住警策》等清规及释弘赞、今释等的戒律学为岭南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与理论的支持,并最有实绩,影响最大,不但提升了岭南新寺院的品质和知名度,且使岭南居士佛教大兴。  相似文献   

19.
明代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各民族的交往十分活跃,民族融合日益加深,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明代岭南民族融合关系具有普遍性与不平衡性,双向性与延续性等特点,并最后推动了岭南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20.
岭南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的开放精神、开拓进取精神以及高效务实的精神品质,这些为岭南科学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石,提供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岭南文化为岭南科学家的独特精神气质、独特的研究方式、研究对象以及岭南科技的繁荣等都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