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理论界》2016,(2)
阿尔都塞在晚期著作《相遇的哲学:晚期作品集,1978-1987》中,解读了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的幻象性,进而把意识哲学论域指认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绝对界限";阿尔都塞通过翻转意识形态视域界定,在对拉康精神分析、葛兰西文化霸权等理论的充分接纳和推进的基础上,推进了其意识形态理论的唯物化阐释,试图解蔽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伪造并恢复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新"问题式"。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逻辑扩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视域探讨,但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一种理论偏执。  相似文献   

2.
阿尔都塞从结构主义出发,将意识形态定义为非科学,而马克思主义则是与之相对立的科学。阿尔都塞还注意到了与社会实践、物质相关的意识形态,把它与纯理论的意识形态区分开来。但是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是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混合,这就难以避免其理论中的自相矛盾。最后,阿尔都塞陷入了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又是意识形态的理论困境,走向早期理论的反面,得出了意识形态不可能超越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保卫马克思”是阿尔都塞理论初衷。阿尔都塞立足《资本论》研究,聚焦“意识形态”问题,采用征候阅读法来理论地保卫马克思,捍卫马克思思想关于社会历史构成的“科学逻辑”。阿尔都塞冲撞意识形态界限的努力把意识形态的隐匿性、封闭性、统治性显现出来,从而为穿过意识形态幻象提供了理论前提。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维度探讨“个人消失”难题,是对马克思“个人被抽象统治”现代性问题的深入延展,但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精神分析”问题是从根本上错失了马克思的“解放逻辑”。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的成败启示我们要妥善处理形而上学批判和后形而上学希望的辩证关系,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的当代建构。  相似文献   

4.
阿尔都塞与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尔都塞在研究意识形态理论的过程中,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概念,进而探究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功能及其运作机制,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齐泽克借鉴拉康的“镜像”理论,探讨了意识形态的想象功能,揭示了“意识形态幻象”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内在关系,对阿尔都塞的理论作了必要的修正和补充。阿尔都塞与齐泽克在意识形态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推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新研究路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离开了传统的研究框架,提出了一种描述性的意识形态理论,提出意识形态与真/假无关、意识形态是主体性的中介等一系列挑战性的命题。但是他的理论也存在个体/主体位置在其中过于灰暗,具有浓重的悲观主义、理论主义倾向等问题。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则是阿尔都塞理论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同时针对阿氏理论当中的不足,极其强调个体/主体的能动作用,重视阶级性,把阿尔都塞描述性的意识形态理论拉回现实;更重要的是,他使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从关注与主体的关系转到关注与身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阿尔都塞认为,由于人们长期忽视马克思的再生产维度,使得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只停留在“描述性的理论”阶段,为了将这种描述性理论发展成为真正的科学理论,必须重新开拓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研究的问题域.在国家领域,除了人们所熟知的国家机器外,还存在着多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它们的存在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得以不断延续提供了必备条件.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概念的提出是阿尔都塞对重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一次重要尝试,为研究国家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邓欢 《理论界》2020,(3):34-40
审美意识形态理论是意识形态理论的应用和进一步发展。阿尔都塞跳出了传统哲学的理论框架,极为重视对意识形态的话语实践和叙事过程的研究,提出了意识形态"变形"理论,开创了意识形态研究的美学转向。他认为,审美意识形态理论是意识形态研究的一大转折,是现实和社会进行批判的一种机制。伊格尔顿把审美意识形态置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进行研究,突出审美的身体话语,突破了阿尔都塞审美变形理论的局限性,对审美、艺术以及意识形态的转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普兰查斯是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受到老师阿尔都塞的极大影响。他对阿尔都塞思想的继承表现在沿用有关理论概念及采纳结构主义的阅读方法等几个方面,他对阿尔都塞思想的批判集中在阶级、意识形态及国家机器等几个方面。正是通过这种批判与继承,普兰查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结构主义的国家理论和阶级理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讨论了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对象》一书中关于意识形态幻觉的思想。齐泽克先是在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批评性分析中 ,将拉康的象征理论移植到社会历史层面中来 ,再通过卡夫卡的作品以及庄子梦蝶一类特定文本语境指认意识形态幻象对伪社会现实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
张一兵 《学术研究》2002,(12):54-61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学说。他在马克思和曼海姆的基础上,明确指认了意识形态在社会存在中的实存方式,即社会无意识的想象体系。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自身是无历史的,但是它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依存现象却是永远存在的。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特殊的国家机器,成为统治者合法统治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1.
路易·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1918—1990)作为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结合心理分析学派的无意识理论,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他进行这方面研究的代表作《保卫马克思》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正如J·拉雷所指出的:“在最近的二十年里,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作了最有影响的探讨。”下面,我们主要分析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1965)一书中的意识形态学说,并简略地论述这一学说在他以后的论著中的发展。一、意识形态与科学“意识形态(ideology)”和“科学(science)”是贯穿《保卫马克思》全书的相互对立的两个基本概念。什么是意识形态?阿尔都塞说,“一个意识形态是具有自己的逻辑和严格性的表象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中,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有着独特的地位。它在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前后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分别对以哈贝马斯、普兰查斯、拉克劳与莫菲等人为代表的当代思潮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的思想是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回响。  相似文献   

13.
“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是葛兰西实践哲学的核心思想.其后学阿尔都塞、普兰查斯不断地对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形成这一理论的次生逻辑.因此,深入地阐述从葛兰西开始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原生逻辑和阿尔都塞、普兰查斯之间的传承关系,不仅有利于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实质,而且对于我们发展和创新历史唯物主义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独树一帜地建立了一种意识形态学说,在《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一文中,阿尔都塞阐明的意识形态具有非强制性的、永恒性的、主体性的主要观点,在本文中作者详细分析了阿尔都塞的论述,并阐发了各个特点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15.
普兰查斯(Nicos Poulantzas)是20世纪7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他在发展意识形态部门理论,分析意识形态阶级斗争时,既受到阿尔都塞和葛兰西的影响,也对阿尔都塞和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有所修正.尽管仍有不足之处,但普兰查斯有关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斗争的许多论述,尤其是他结合具体历史事件来分析意识形态的方法,依然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16.
阿尔都塞把"意识形态"理论唯物化,他试图把意识形态从意识哲学的论域中解放出来,使得意识形态独立于社会统一体,成为社会结构中的独立要素。他把马克思语境中作为政治口号的"意识形态"提升为具有本体论意义的物质存在,意识形态从观念批判走向政治行动,意识形态被看作国家机器的实践效应,再生产出政治权力批判话语。但是,阿尔都塞并没有把意识形态泛化为包括拜物教理论在内的一切批判话语,而是同国家统治联系在一起,并强调意识形态统治的阶级性。他不仅仅反对自卢卡奇以来的人本学马克思主义,更拒绝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同时与朗西埃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划清界限。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唯物化终结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文化批判思路,重新改造历史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但他没有解决意识形态唯物化所暴露出来的政治实践与哲学理论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阿尔都塞是法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唯科学论的马克思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和争论。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如何理解阿尔都塞的思想也展开了认真的讨论。本文通过分析阿尔都塞理论的中心论题:科学、意识形态、哲学三者的关系,对阿尔都塞的理论得失力图作总体的把握和述评。一阿尔都塞指出,他的理论不是仅从学术的或思辨的研究中产生出来的,而是对一定理论局势和政治局势干预的结果,它主要针对的对象是马克思主义阵营内的教条主义和苏共二十大后流行于西欧共产党…  相似文献   

18.
《理论界》2016,(6)
"意识形态叙事"是一个复合概念,它受到叙事与意识形态概念发展历史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意识形态叙事"理论承载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在此基础上,阿尔都塞建构了"意识形态批评"理论,改变了原有批评范式,使叙事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研究明确被提出来。詹姆逊在阿尔都塞的研究思路上,系统地解答了二者关系问题,标志着"意识形态叙事"理论的建立。在理论的建立过程中,西方文论学起到了重要作用。"意识形态叙事"概念具有政治本质性,我国学术界对其概念的使用区间需要做进一步规定和限制。  相似文献   

19.
空间理论是当代激进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西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实现从时间逻辑到空间逻辑的转换,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无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阿尔都塞通过将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结构因果性”以及“多元决定论”思想运用于对社会历史和社会现实的重新理解来对抗传统历史哲学的解读.这种通过结构对抗主体及其历史哲学的方式,成为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空间化的主要前奏曲.而曼纽尔·卡斯特对城市问题的论述就基本沿袭了阿尔都塞的分析模式.  相似文献   

20.
对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一直存在多种解读,其中有很多富有争议及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一种对"意识形态"概念作层次解读的思路,将意识形态理论层解为:意识形态一般、具体历史形式的意识形态,后者又呈现为实践意识形态、理论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则是具体历史形式的意识形态在国家中的运作机制;基于此,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与意识形态时期的断裂以及意识形态的超越性等问题进行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