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国家赔偿法中,国家赔偿和赔偿后的追偿紧密相联,受害人的赔偿请求权和国家赔偿后的追偿权缺一不可。然而,我国的国家赔偿法理论对追偿权语焉不评,谈得尚少;立法对此也极为笼统,很不具体。这极不利于《国家赔偿法》的进一步贯彻实施,有碍于《国家赔偿法》立法宗旨的实现化。鉴于此,本文想就追偿权的概念,性质及其立法完善问题略谈己见。一、追偿权的概念和性质在国家赔偿法中,所谓“追偿权”是指国家向国家侵权行为受害人支付赔偿费用以后,依法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公务员、受委托的组织和人员承担部分或全部费用的权力及其法…  相似文献   

2.
1995年 1月 1日施行的《国家赔偿法》基本上确立了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雏形。但在司法实践中对国家赔偿范围方面一直存在争议 ,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国家赔偿案件的发生 ,使得对国家赔偿范围的再界定十分重要。针对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实施现状 ,通过对我国国家赔偿范围的分析 ,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 ,提出了把立法赔偿、军事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纳入我国国家赔偿范围的构想 ,并论证了其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自1995年1月1日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已经颁布施行了十五个年头,2010年4月30日出台了最新的修正案.该法旨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在现实中国家赔偿的发挥并不尽如人意有时甚至无法进入国家赔偿的程序轨道.其中一个决定性原因就在于其赔偿范围过于狭窄.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国家赔偿法》已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国家赔偿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公民向国家请求赔偿的宪法权利有了实现的保障。但如何使公民的这种权利更加合理、有效地运用,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则需要以《国家赔偿法》为依据,对国家赔偿责任的适用原则进行研究和探讨,使之符合立法的目的。本文对此试作分析。一、国农措供贷任的归责——违法原则归责,是指在侵权行为人的行为或者物件致他人损害的事实发生之后,应依何种根据使其负责。①归责原则,是归责的基本规则,它是确定行为…  相似文献   

5.
《国家赔偿法》实施10年之久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赔偿法所规定的赔偿的范围、赔偿的标准、赔偿的对象等愈来愈不能适应公民权利的保护和公正、法治、和谐社会建设的需求;现实告诉我们必须对现行《国家赔偿法》进行检视并完善之,以满足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金融监管机构第三方侵权责任,以其威慑和补偿功能为欧盟及其成员国所采纳.虽然各成员国的法律安排呈现出差异性,但在欧盟法的努力之下表现出融合的趋势.反观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金融立法中监管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称,《国家赔偿法》、《侵权责任法》的语焉不详、衔接不畅,导致存款人等第三方权利保障出现制度空缺.应以欧盟法为借鉴,构建我国金融监管过失行为的第三方侵权责任制度,并完善相关替代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7.
国家赔偿制度的确立和实施,赋予了公民向国家追究责任的权利,限制了政治权力的滥用,对国家权力的行使起到了警策作用.但是,在实践中,在赔偿范围、赔偿标准上,还存在着范围窄、标准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修订后的《国家赔偿法》确立了赔偿请求人与赔偿义务机关各自的举证责任,是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一大进步。但从该法保障赔偿请求人依法取得国家赔偿权利的立法宗旨来看,我国国家赔偿举证责任分配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确立国家赔偿举证责任的风险分配规定、课予赔偿义务机关对违法性要件的举证责任、扩大赔偿义务机关在侵犯人身权情形下的举证范围、减轻赔偿请求人在程序违法情形下的举证责任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现代民主政治、行政法治,追求效率与科学成正比,授权与控权相制衡,社会公益与个人利益相协调,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损害与赔偿相对等,这是人类步入更高层次的文明社会所追求和所要求的,也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目的和归宿。本文拟就《国家赔偿法》的颁布、实施,对国家赔偿制度产生的必然性及其意义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实施现状,指出了国家赔偿法本身存在的确认程序多余、缺乏强制执行措施、国家赔偿的范围过窄等缺陷。重点就国家赔偿的赔偿范围,从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行为范围和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侵权损害的范围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1994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颁布,标志以宪法规定为依据,以《国家赔偿法》为核心,以其他法律、法规相关规定为辅助的中国国家赔偿法律制度正式确立。2010年针对实施中的问题对《国家赔偿法》进行了大幅修改。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取消了1994年《国家赔偿法》单独前置的确认程序,将司法赔偿的确认权与决定权合为一体,一并交由法院赔偿委员会处理;引进诉讼理论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和民事侵权赔偿的精神损害赔偿;明确支付赔偿金的具体时限;增加赔偿决定的质证和监督程序。将中国国家赔偿法律制度向前推进一步,为丰富和发展二战后蓬勃兴起的世界国家赔偿法律制度做出了贡献。但与此同时,也留下不少遗憾,对程序合法、结果错误的刑事拘留仅在超期羁押时才予以赔偿的限定即为一例。自修改后的2010年《国家赔偿法》施行以来,预计的国家赔偿案件大幅上升的现象未曾出现,个中缘由亦值得思考。建议立法上将刑事赔偿改为司法赔偿、被动赔偿改为主动赔偿,并严格限定刑拘不陪范围、增加惩罚性赔偿、增加落实追偿规定、直接领取赔偿费用。条件合适时,将目前设立在审判机关的国家赔偿机构和人员成建制划归中央、省、市三级人民代表大会内务司法委员会。  相似文献   

12.
按照社会契约与人民主权理论,政府有义务依法履行人民委托的公共权力,因此如若行政机关未能依法履行其职责并导致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受损,则国家需承担赔偿责任。由于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问题较为复杂,此次修订的《国家赔偿法》未能将其纳入国家赔偿范围。对于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责任特别是其构成要件等关键课题尚需学界的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已于1994年5月12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文件的颁布及实施是我国政治和法律制度建设中的一件大事,符合社会主义法制"有法可依"的基本要求,标志着我国立法进一步完善。它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提供法律依据。因此学习并掌握该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其中的主要内容阐明作者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超期羁押中的国家赔偿立法缺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超期羁押的现状,从探讨超期羁押的性质出发,侧重从对超期羁押的国家赔偿角度即事后救济层面上进行思考,重点分析了当前国家赔偿救济在超期羁押方面的先天不足,即《国家赔偿法》的立法缺位,并建议通过完善立法以有效地弥补被超期羁押人所遭受的损失,限制国家的权力越轨.  相似文献   

15.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行政管理领域的法律法规正在建立健全,伴随着中国基本人权事业的不断发展,行政法制建设在促进人权、保障人权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如《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的制定实施。“无救济则无权利”,行政法首先通过规制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容易侵害公民人权的行为,严格依法限制行政权滥用,为公民人权提供事前、事中保障。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又为权利受到侵害的公民提供有力的权利救济途径。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深入,行政法对人权的保护功能会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6.
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国家赔偿法的颁布,表明在我国第一次比较全面地设立了国家赔偿制度,也是我国继《行政诉讼法》以来第二部“民告官”的法律,又是一部集实体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于一身的法律文件,标志着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日趋健全和完善。  一、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现状分析  国家赔偿法的颁布,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的客观需要。第一,它使国家赔偿制度系统化、规范化。过去,关于国家赔偿的法律散见于《民法通则》、…  相似文献   

17.
论网络监督主体权利的法律规制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监督作为一种新兴的监督形式,已经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但在实践中网络主体在言论自由、行使监督权利的同时遭遇法律困境。需要从法律上承认网络监督的权利,建立对网络舆论监督主体权利保护的立法原则:权利保护优先、最少限制和事后追惩原则;健全与完善相关法律,尽快出台《新闻法》,对《刑法》和《国家赔偿法》相关条款进行修改,以保障公众的网络言论自由与网络监督权,实现网络监督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赔偿法》已于199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国家赔偿法的施行,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我国社会中,行使公共权利的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必须对人民高度负责,当他们的违法职务行为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时应负责赔偿,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本要求.因此,仅有允许“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法》是不够的,还需有确认““官赔民”的法律.我国国家赔偿法的施行填补了这个空白.本文拟就我国国家赔偿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9.
国家赔偿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是以宪政的产生与发展为基础,国家赔偿法是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民主、法治社会后才逐步产生的,国家赔偿法与民主、宪政有着必然的紧密的联系。国家赔偿法发扬了宪政精神、体现了宪政价值,具体来说就是国家赔偿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治和权力制约等宪政价值。  相似文献   

20.
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是现代刑事司法活动的基本价值取向。现行《刑事诉讼法》及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在控制犯罪和保障人权的价值平衡方面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程序设计上权力运行的失衡;错误拘留国家赔偿制度的掣肘;部分特殊立法缺失;立案、拘留、逮捕、讯问、搜查和扣押措施执行不规范。其主要原因是:立法层面——立法理念有失偏颇;体制层面——侦查权力配置上的错位;机制方面——警力配置及警察权利保护不足。应从修改完善《刑事诉讼法》、增加特别立法以及制定完善公安机关部门规章、规定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