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非子》一书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作,批判儒学的战斗文集,新兴地主阶级反复辟斗争的经验总结。韩非(约公元前二八○~前二三三年),战国末期韩国人,新兴地主阶级激进思想家。他为发展和实现法家理论,呕心沥血,顽强战斗,贡献了一生。韩非系统地总结了  相似文献   

2.
韩非(公元前二八○年——公元前二三三年)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不仅是法家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也是先秦时期一位杰出的教育革新家。他在政治战线上同儒家进行英勇斗争的同时,也在教育战线上同儒家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无情地揭露了儒家教育思想的反动性和虚伪性,并在斗争中,总结和发展了先秦法家的教育革新经验和教育思想,从而提出了明确的法家教育纲领,为巩固新兴地主阶级专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我国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然而在旧的教育史上竞严重歪曲和否定了法家的先进教育思想。旧的教育史是一部被儒家颠倒了的教育史。在用反动的儒家唯心主义历史观写的所谓的教育史,对于韩非,则采取孔老二“削则削”修《春秋》的笔法,一笔勾销。今天,在批林批孔深入发展的形势下,必须把这一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还其历史的本来面貌,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于韩非的教育思想,给予应有的评价,并把韩非同儒家教育思想进行斗争的历史经验,同现实教育战线上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联系起来,这对我们以批林批孔为纲搞好教育革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论韩非的法治思想与伦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韩非的法治思想与伦理观余光贵韩非在继承和总结前期法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系统完整的法治思想体系,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但是,韩非同时又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家大师——荀子的学生,因此在他的法治思想中,是否也继承有儒家思想?他的法治思想,是否与传统的...  相似文献   

4.
无论在先秦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先秦说理散文发展史上,韩非都处于集大成的地位。在先秦诸子散文中,韩非散文特以其说理议论的风格气势垂范后世,其文格高气盛、立意高远,笔力雄健、谈锋犀利;呜咽凄楚,文章处处寓深沉的身世之悲,满纸血泪,激越沉痛的真情感人肺腑;另外,韩非的散文在语言表达和修辞方法的运用上也十分讲究,而且大量地运用寓言故事、历史传说故事等,文章形式多样,极富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前言 韩非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思想家。他的政治和哲学思想是在反对没落奴隶主贵族及其反动思想孔孟之道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韩非的作品反映了当时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丰富历史内容。读一点韩非的作品,对于我们研究儒法斗争,总结历史经验,普及、深入、持久地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6.
韩非是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者。他在阐述法术思想时,处处闪耀着古代逻辑的光辉,是先秦一位重要的逻辑家。本文不准备全面论述韩非的逻辑成就,只就他的形名逻辑思想作一探讨。 一“形”、“名”的涵义 史称,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刑、形古通,刑名即形名。 “形”、“名”在《韩非子》书中主要有两种涵义。 《主道》篇说:“有言者自为名,有事者自为形”。这是韩非给“形”、“名”所下的定义。“名”是说出来的话和写出来的字,即语言(或言语)。“形”是做出来的事情。因此,韩非常常把“名”“形”和“言”“事”、“言”“功”、“名”“事”“名”“功”並举。比如:  相似文献   

7.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说的杰出代表。他汲取百家思想之精华,是先秦儒家中最后一位大师,是一位很重视教育问题的思想家。历史上著名法家李斯和韩非都出自他的门下。他有著作《荀子》一书,共三十二篇。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性息》,《解蔽》和《劝学》中。他对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以及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经济、教育与道德等问题,都有较详细和深刻的论述。他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加以  相似文献   

8.
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凭借革命暴力对奴隶主阶级实行地主阶级专政,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是韩非法治理论的核心。这种思想为秦始皇战胜奴隶主复辟势力,创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封建帝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在历史上起过很大的进步作用。我国历史上的各个反动阶级和儒家无不恶毒攻击韩非等先秦法家的这种暴力思想。苏修  相似文献   

9.
韩非(约公元前二八○至公元前二三三年)出身于韩国贵族,曾和李斯同向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荀子求学。他继承了荀子思想的积极部分,并且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是战国后期法家的杰出代表。他的著作有《韩非子》五十五篇。在这些著作中,他评论时政,对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儒家思想进行了严正的批判,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从他的思想、政治立场和政治主张等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他是战国后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反对奴隶主贵族复辟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10.
论韩非思想的理论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非思想形成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方法上对前人思想的批判与吸收.如他吸收和批判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他公开批判了荀子的思想,却对其思想的许多方面有所吸收.同样,韩非从整体上批判了儒墨两大显学,却吸收了儒墨中有利于确立绝对皇权统治的部分思想.不过,韩非是个喜欢搞极端的思想家,无论他吸收哪一种思想,在他这里都被推到了极端.同时,与韩非思想最为密切而又被他吸收最多的是道家思想.如韩非写《解老》、《喻老》两文,就老子的部分思想进行了专门阐释;韩非撰《显学》一文,主要批判儒墨两家,却未有一言加于老子;从韩非的社会政治观和哲学观两方面看,韩非从整体上继承和改造了老子的思想.文章通过对韩非思想与老子思想间关系的研究,认为从先秦道家(老子)到汉代道家,韩非在其中实起了某方面的桥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评韩非     
韩非(约为公元前298年——233年)是先秦法家最后的杰出代表,是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理论的狂热鼓吹者。秦始皇很喜欢他的学说,曾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韩非到了秦国,还没有得到秦始皇的信用,就遭到了他的同学李斯的陷害,被迫自杀。  相似文献   

12.
韩非(前280——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出身于贵族家庭,和法家李斯同是荀子的学生。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从小就受到了法家思想的熏染,后来又受到荀子思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他全面地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两家斗争的经验和教训,把前期法家思想的法、术、势三者有机地结会在一起,形成了一整套法家思想体系,为  相似文献   

13.
韩非是先秦法家之集大成者,同时,他也是先秦人性思想之集大成者。他集先秦诸子人性思想之精华于一身,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了他的治国之策。韩非的人性思想及其在人性思想基础上建构的治国之策,是值得我们进行探讨的。 一、好利之性无善恶 韩非是专从君主或国家的观点,论述治国之策的“法术之士”。他不像孟子、荀子那样曾辟专章论述人性问题,而他完全是在论述其治国方略时才涉及或讨论人性问题的。他的人性思想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他的治国方略之中。在他诸多的涉及人性的论述中,贯穿着的一条主线即:人的本性是自利的,并且人的自利本性是无善恶之分的。人的自利本性无善恶之分的思想,这既是他对先秦诸子人性思想的批判继承,又是他对他周围世界经验观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韩非(约公元前二八○——前二三三年)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战国末期,奴隶不断起义,地主阶级与奴隶主阶级的斗争日益剧烈,封建制全面代替奴隶制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面对这种社会大变革的形势,韩非继承和发展了前期法家的思想,系统地总结了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经验教训,提出一条建立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思想政治路线,并充分论证了巩固中央集权,加强地主阶级专政,防止奴隶主阴谋复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战国后期韩国诸公子,先秦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他和李斯都是荀况的学生,“斯自以为不如非”。韩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韩非的著作传到秦国,秦王读后颇为仰慕,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于是攻韩而求韩非,非遂入秦。李斯、姚贾害怕韩非得秦王任用,进谗言道:“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韩非在狱中被迫服毒自杀。  相似文献   

16.
韩非是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法治思想的核心与精华,集中体现在他所提出的一套完整的以法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主集权思想。韩非的法治思想重法治,弃德治,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则强调德法相济。当前,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研究韩非法治思想的局限性,主要是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规律和法治道路。  相似文献   

17.
我国历史上两千多年来文艺领域里的儒法斗争,和思想、政治、经济、军事各个领域里的斗争一样,也是十分激烈的。 是唯物论的反映论,还是唯心论的先验论,就是儒法斗争在文艺领域里的一种表现。 我国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在战国末期复辟与反复辟的激烈斗争中,从批判奴隶主阶级没落意识形态,巩固和加强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高度出发,通过寓言故事这种文学形式,生动地宣传法家朴素唯物主义的文艺观,批判儒家唯心论的先验论的文艺观。 文艺创作要从现实生活出发,反映客观实际。这是韩非朴素唯物主义文艺观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与李斯同是荀况的学生。他曾向韩王安献策,要求在政治、经济上进行改革,但未被采纳。于是他退而著述,总结和发展了前期法家的思想,系统地建立了法家的思想体系,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为新兴地主阶级创立统一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他的著作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共计五十五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五蠹》、《孤愤》、《显学》、《说难》、《定法》、《有度》、《用人》等篇。  相似文献   

19.
藏汉民族对土族宗教信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先秦政治思想家中 ,韩非以批判宗法关系为基础的伦理道德和主张“法治”而著称于世。笔者认为 :利益观是韩非思想的逻辑起点 ,也是其政治体系的价值准则 ;利、威、名是韩非思想的核心机制 ;法、术、势是韩非思想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先秦法家的杰出代表韩非,不仅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也是战国时代的伟大的寓言作家。韩非寓言故事主题鲜明,说理性强,深刻犀利,十分注意情节的选择和人物的刻划,善于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并富有较浓的生活气息。他在法家重要文集《韩非子》一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活泼精彩的寓言和故事,“借此喻彼,借近喻远,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形象地刻画了孔氏及其门徒的丑相辛辣地嘲弄和抨击了孔孟儒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