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孙中山的早期社会主义思想,很有研究的必要。不过,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本文仅就他早期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作一历史的考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是孙中山思想发展的特点与优点之一。他早期社会主义思想同他著名的三民主义思想一样,随着时代的前进也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和革新的过程,即历经了同盟会、辛亥革命和第一次国共合作三个发展阶段,跨越了旧民主主义与新民主主义两个革命时期,不断地向新的思想境界前进。  相似文献   

2.
<正> 孙中山的国家结构思想是其宪政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些著论对此虽有所述及,但对这一思想的发展脉络、特点及意义的阐发,都仍还有许多未尽意处,本文拟就此继续探讨,以求教于同行们.一、孙中山国家结构思想的发展历程孙中山的国家结构思想,是在借鉴欧美的同时,针对中国现实历史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他的国家结构思想,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摆到同等重要地位,并且我国第四次修宪又将政治文明首次写入宪法,这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新历史时期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孙中山思想体系中蕴藏着丰富的政治文明思想,对之予以研究一方面能弥补孙中山思想研究中此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对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孙中山的政治文明思想具体表现在:培植先进的政治心理、加强政治道德以及培养革命精神等方面的政治意识文明思想。创建五权宪法、实行民主共和制以及缔造资产阶级政党等方面的政治制度文明思想。倡导知难行易,鼓励国民求知乐行;规范集会结社,训练国民基本参政行为能力;设计军政、训政、宪政,保证国民系统参政等方面的政治行为文明思想。  相似文献   

4.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阶段作了三方面的探索:一、提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过渡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二、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模式;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阶段作了创造性探索。列宁的上述思想,成为我党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学术界不少同志重视了对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这是很重要,很有意义的。但笔者认为,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不是单体的、独立的思想体系;而是和他的本体思想——民主主义思想,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研究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它与其民主主义思想放在一起来考察。孙中山青年时代,不仅生活在苦难与革命中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而且也奔波于世界革命的洪流之中。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与无产阶级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国家统一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霁 《甘肃社会科学》2002,1(2):103-105
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是他的精神遗产中的瑰宝。孙中山认为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中华民族振兴的必要前提 ;国家统一最好采用和平方式 ;国家统一应是全面的统一 ,民族统一是基础 ;中国统一后的国家结构形式不能照搬美国的联邦制模式 ;国家统一的主要障碍是军阀和帝国主义 ;国家统一的潮流是阻挡不住的。研究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 ,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爱国革命精神 ,对于推进和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孙中山的开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我国大陆近数十年的孙中山研究中,人们对这位近代中国的伟大革命家在政治上的思想主张、活动实践和历史建树都十分重视并作了高度的评价,而对他的内容颇为丰富的经济思想遗产却有所忽略,这是不足为奇的.由于过去历史研究工作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就往往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的前提出发,对孙中山在经济建设理论方面进行大量的有益的探索几乎不屑一顾;尤其在一度强调封闭式的自力更生、以社会主义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外债的国家而感到自豪的政治环境中,更把孙中山开放思想的研究视为禁区,偶尔有所涉及,也对他所提出的引进外资等主张多半是简单地斥之为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即是:鉴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产生贫富分化等弊病,为避免社会革命发生,中国的革命必须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于一役;中国的社会革命可用和平手段实现.对孙中山这一思想,历来评述者认为是一种主观的社会主义,是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空想,甚至是反动的.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民生问题,孙中山在分析中国人民生活现状的基础上,借鉴欧美各国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路,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民生思想:用"平均地权"的办法来解决土地问题;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流通方式,确保粮食安全;采用国家社会主义政策,来节制私人资本,发达国家资本;实行开放政策,利用外资,发展实业;通过人与人之间互利、合作、互爱,来实现社会和谐。这些思想对我们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革命家,伟大的思想家,从他的思想宝库里,我们可知他对社会主义有一定的认识并心向往之。虽然他的社会主义思想与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有相当的距离,但不可否认他在某种程度上是赞同社会主义的,难怪他多次强调"民生主义"即"社会主义"。我们今天重温他的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仅在于继承他的某些合理成份,而是在新的条件下对发展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韩庆龙 《天府新论》2007,9(Z1):21-22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中国现代社会主义的先驱。他的社会思想可以称之为民生社会主义,民生社会主义具有其不可避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以及空想性,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简单分析孙中山民生社会主义的空想性。  相似文献   

12.
王丽  孟军 《学术论坛》2005,2(10):137-140
地方自治思想是孙中山以“三民主义”理念为核心的宪政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在梳理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文章指出了其思想的两大来源:西方的政治制度经验和中国历代政治统治的经验;并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层面指出其合理性和局限性;最后简述了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国同盟会成立前后,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出现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经济思想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经济思想之间的斗争,干预与放任是其相互冲突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过程中,资产阶级改良派认为中国还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创造阶段,不存在私人垄断的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近代中国孙中山和现代印度尼赫鲁这两人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占有一定地位的。笔者在这里拟将这两人的社会主义思想作一比较研究,这对于如何比较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们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大有裨益的。 笔者认为,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与尼赫鲁的社会主义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下面拟对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列宁利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迂回过渡的思想,对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落后国家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国家利用资本主义建设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对列宁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继承和运用,与列宁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即孙中山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口号?他“社会主义”思想真实涵义是什么?有何积极意义?文章指出:孙中山早年考察欧洲时,正值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十分高涨之时,他为时势所趋,考察了欧洲的下层社会,发现了西欧社会贫富悬殊的弊病,为了使中国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后避免出现西欧社会的这一弊端,遂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口号。他的“社会主义”思想主要接受了美国亨利·乔治的“土地国有论”和单一税思想,实际是“平均地权”的又一提法,而非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虽然如此,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在当时仍有巨大的历史意义:一是表达了他对工农群众悲惨生活的深切同情,二是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性,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奠定了他后来“三大政策”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始终不渝地探索着社会主义 ,最终把实现集产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革命目标。他的社会主义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就是他根据国情所设计的发展生产力的以国营经济为主体 ,多种经济所有制并存的经济体制 ,使得他的思想包含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因此 ,我们不但要承认社会主义是孙中山的政治思想 ,而且还要承认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绝不能以“主观社会主义”或“空想社会主义”视之。尽管孙中山对国情的认识还不合理、不深刻 ,甚至有些方面还存在着极大的片面性 ,但是 ,他能把根本制度选择与安排和基本国情相联系的思想方法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探索社会主义的政治家之一.他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弊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为了预防中国资本家垄断的流弊,他提出了民生主义学说.民生主义凝聚了孙中山防患于未然的战略考虑和谋求人民"共同繁荣昌盛"的崇高理想.他的民生主义目标--"均富"、构建"小康之家"社会,与我国今天提倡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相互呼应 .虽然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在哲学基础、阶级基础与策略基础上根本不同,是一种主观社会主义,但他提出的农业现代化、对外开放、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等思想,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仍有着极其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并根据中国现实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状况等提出来的,同时也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首先,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学说,是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根据。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虽然找不到,但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却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可以按其发展的成熟程度划分为两个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这是同一社会形态中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互相联系的阶段,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探讨了孙中山民族思想构建与发展的三个阶段,并分析了每一阶段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其次探讨了关于孙中山民族思想中的一些发展与理论创新问题,认为,孙中山对"民族"的概念、"中华民族"一词的内涵与外延、"大同世界"的和谐思想都有一定的发展和创新;最后,考察和剖析了孙中山民族思想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