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国家文化治理: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寻求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的文明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人类财富的增长方式,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文化产业被认为是最能体现这一价值追求的实现方式。于是,文化产业在社会发展的层面上和全球化治理的层面上便超越了法兰克福学派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文化工业论",转而成为用以克服和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治理工具和治理手段。中国在经历了政治治理("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治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后,正在走向文化治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克服与解决国家发展困境,建构国家文化治理,成为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和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出发点和新维度。国家文化治理的核心在于: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不是为了经济,而是为了完善国家治理,是以经济——市场经济的方式实现文化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价值性转换,进而改变和重塑国家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权力与权利是人、社会和国家权力与权利的延伸和表现形态,有着塑造人、社会、国家的功能。宪法对国家和公民文化权利的规定,建构了文化产业权力和权利的基本关系,构成了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产业权利最核心的正义关系。重建文化产业发展的公民、社会和国家的权力和权利关系,在建立和树立实现市场经济正义的同时实现文化产业正义,从而使得"文化产业正义"成为"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的正义体现,用公平、均等的文化产业权力与权利观,建构中国新文化产业正义观和新的国家文化安全观。  相似文献   

3.
"文化资本"是指一定的文化资源可以通过社会权力结构与经济资本进行互相转换,"社会权力结构"是这种转换的枢纽。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主要批判了其中由资本所主导的权力关系。文化资本在当代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积极意义。由于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依赖于创意产业的优先发展,而在现代社会中启发创意的社会机制是当代艺术,所以,当代艺术、创意生产与文化产业有着必然的联系。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要积极改变艺术生产的传统模式,实现艺术生产方式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4.
董雪梅 《东岳论丛》2006,27(3):84-86
文化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社会历史现象,文化也是生产力,并且与政治、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紧密联系。文化是文化产业的本源和基石,也是文化产业的核心,民众文化是实现“文化产业”的主要基础和来源。文化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历史积淀的时代硕果。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战略与城市发展战略日益彰显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认为文化生产是生产的特殊方式,与物质生产的一定历史形式相联系,并能动地反映社会生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文化生产有着被资本纳入价值增殖过程、发展为文化工业的趋势,这会提高人的能力,但又异化了人。到共产主义社会,异化将被扬弃,文化生产真正成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会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的文化生产思想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当下中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文化生产只有立足于为了人,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尊重人民的创造精神,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反文化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柏定国 《东岳论丛》2011,32(3):105-110
全球文化工业对世界最大的影响,在于使文化"下沉"为物质基础;因为不断被物化,文化逐渐远离了上层建筑,进而表现出"反文化性"趋向。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在于文化价值体系的建构。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不限于提升文化资本的赢利,也不限于推动文化艺术市场化进程,更重要地是去提升文化以及基于文化的创意对于国家、民族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引领作用,使文化产业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文化产业的本质是物化的精神生产互动于人与社会再生产的现代系统。文化产业依托技术——资本结构,由具备"工业化——市场化——系统化"特征的"产业化"生产方式实现,泛文化产业是其表征。该结构不但驱动文化产业作用于人的再生产,成为社会结构内化于人的机制,而且在普遍的主体性激发以及内化了社会结构的实践中互动于社会的再生产。但技术——资本结构的自主性也是引发"文化生产力悖论"的根本原因。解决之道源自制度砝码的加入,即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制度平衡技术——资本结构,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发展这一战略目标,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与文化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性功能,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孟航 《学术论坛》2012,35(9):159-163
发展文化产业对于当代中国边疆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和谐、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边疆民族地区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已经具备了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础,但是在发展模式、消费市场、产品流通等方面又存在一些特殊性。文章从谁来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等方面提出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包括"引导者"和"参与者"相结合、"特色化"和"多样化"相结合、"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线路化发展"和"链条化发展"相结合、"引发关注"和"让人记住"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芒福德的城市功能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士林 《河北学刊》2008,28(2):191-194
城市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在经历了政治型城市与经济型城市两个阶段之后,文化城市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文化城市本质上是一种不同于"政治城市"、"经济城市"的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文化城市在更高层次上阐释了城市文明与社会的本质,使之超越了城市原始的防卫与商业等实用功能,突破了古代以"政治"为中心及现代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其核心是一种以文化资源为客观生产对象,以审美机能为主体劳动条件,以文化创意、艺术设计、景观创造等为中介与过程,以适合人的审美生存与全面发展的社会空间为目标的城市理念与形态。文化城市建设对于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城市社会的和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社会的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是一条历史必由之路。这是我们推出本组笔谈的初衷,希望有更多的学者一起参与进来,共同为中国当下的城市化建设提供理性参照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刘振洪 《阴山学刊》2006,19(2):112-115
科学的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发展观。面向21世纪的新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多层次综合目标体系的发展战略;是追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综合战略;是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创新、促进人类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发展战略,更是一个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全面进步统一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彩霞 《阴山学刊》2006,19(6):61-66
循环经济是针对持续的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压力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新的技术经济模式。它遵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规律的一种自然和谐式经济发展模式。发达国家在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均早于发展中国家,许多发达国家将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经济课题,而且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和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性课题。从一个"2+3"的"微观与宏观"+"政治+经济+社会"内生框架来重新解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逻辑、约束和创新机制,从而揭示政治上合法性基础转变,经济上宏观均衡发展和社会上"两条腿"平衡发展的内在要求及相对照的宏微观约束,构成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关联度。由此架构一个与"2+3"的"微观与宏观"和"政治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相对应的实践均衡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论21世纪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阳 《齐鲁学刊》2006,(2):120-123
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人类社会走过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已经步入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不断地演变和发展,科学的含义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的科学,而是外延扩大、内涵升华的科学,科学的整个发展历程呈现出分合相间的发展趋势,21世纪的科学发展呈现出综合性与整体化的趋势,21世纪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呈现出全面整合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财政与金融两大宏观因素对西藏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认为西藏财政对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的促进作用是直接的和明显的,但金融作为宏观经济因素之一对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强财政,弱金融”的命题无疑有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科学发展与社会主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现代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对人类文明进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任务和根本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进一步拓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美好、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指导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科学理论,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想,当然也是统领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思想观念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倡导和实行一套低能耗的生产体系和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才能顺利完成由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过渡,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7.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无疑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关键词,报告还特别强调“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意即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这是因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加完善,不断加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能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更加繁荣,不断巩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不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能促进各种体制和机制更加完善,不断健全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能促进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和谐,不断改善构建和谐社会的心态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七大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新时期目标,“社会更加和谐”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结合经济社会的大背景和趋势以及吉林省的现状和问题,探讨致力于吉林省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政策变革。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人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在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抓好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人类文明,必须抓好社会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经济基础等项工作,构建和谐社会,领导干部是关键,群众是力量,以人为本是主体。  相似文献   

20.
冯相红 《北方论丛》2007,(3):131-133
单一经济目标的发展带来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和谐关系的丧失,从而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完整性,造成了自然对人的惩罚、人的新异化的出现和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要修复人类生存的完整性,就必须改变单一经济目标,修复歪曲的价值等级序列,寻求经济的合理形态以及技术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