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图突出地讨论形式的能动作用,并甄别传统认识论美学和20世纪西方语言形式论美学在这个问题上的分野。本文还试图将纯理论问题,还原到马尔克斯一次具体的创作实践中,令人信服地揭示形式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边昭彬 《社科纵横》2008,23(8):96-98
通过对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反思,提出内容是形式的内容,形式是内容的形式的理念,并发掘其哲学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形式范畴为核心的本体论形式美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周朔 《社科纵横》2011,26(6):99-100,108
艺术革命是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艺术革命体现为三个功能:艺术的否定性,对现存社会的控诉;艺术的超越性,对未来社会的许诺;艺术的建设性,建立新感性。艺术革命寓于审美形式之中:审美形式是艺术的本体存在;审美形式形成的途径是风格化;审美形式构成艺术自律。  相似文献   

4.
马翔 《浙江学刊》2023,(2):201-208
唯美主义无法真正隔绝科学思维的强势影响,在诗学和创作的错位中,唯美主义对文学形式的认知和建构体现了非理性与科学思维的冲突与平衡,集中反映在文学与装饰艺术“装饰性”观念的互文关系上。由于非理性与科学思维的合流,当文学的视野被理性的科学主义影响时,重感受、重体验的美学特质却日益浮出水面,使文学以一种反作用力向非理性突进。对文学形式观念内在矛盾的辨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唯美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5.
传统美学开创了内容形式两分的思路,有机论力排机械论形而上学的倾向,强调作品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和有机性。现代形式美学另辟蹊径,将语言学引入美学理论,思路新,缺陷也明显。本文着重把内容形式置于艺术创作的动态过程中考察,探索它们在双向互动中统一的美学关系,揭示内容形式概念的相对性、同一性和不可分离性。  相似文献   

6.
张敦福 《社会理论》2008,(1):234-246
谈到社会形式,最容易让人想起的就是齐美尔(1858~1918)。实际上,齐美尔关于社会形式的理论很可能得益于康德(1724~1804)。关于形式和内容(formversuscontent)的区分是康德哲学的重要贡献。康德把在知觉中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称之为“现象”,“现象”由两部分构成:由于对象的部分,他称之为“感觉”;由于我们的主观装置的部分,则是“形式”,它把杂多者按某种关系整列起来  相似文献   

7.
王才勇 《求是学刊》2014,41(6):20-26
在视觉审美中,现代性的标记无疑在于形式自律。但自律并不是简单地专注于形式,而是如何建构出形式的意义。唯有形式感知中没有前经验渗入只有当下的看在起作用时,自律才得以出现,此时的形式感知由单纯的看建构意义。其对应的形式特点是殊异于现实,唯有殊异于现实的形式造型才能引发自主的看。殊异成了现代性的标记,它将视觉阅读引向了单纯感性领域。  相似文献   

8.
对罗尔斯的法治理论有两种解读,一种是形式法治论,另一种是实质法治论.但形式法治论不能解释罗尔斯对法律的形式要求源自对自由的保证,而实质法治论证又不能解释为何罗尔斯认为法治与不正义是相容的.如果将对自由的保证看做是对权力正当性的形式要求,则可以很好地理解罗尔斯对法治的论述.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探讨以权力正当性的形式要求为基础的形式法治论,可以说明形式法治的道德价值在于削弱权力本身之恶.  相似文献   

9.
要设计出令用户满意的网站并能吸引更多访问的网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作者认为,对网站进行设计,维护和管理,应注意:目标明确,定位正确。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版式编排布局合理;色彩和谐,重点突出,形式和谐,内容统一;三维空间指置有方;多媒体功能的利用;相关站点引导链接;网站不可少;及时更新,认真回复,合理地运用新技术及广泛散布网站地址等十二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占据维特根斯坦思想核心地带的,是其艺术气质而不是科学精神。对维特根斯坦而言,音乐是最重要的艺术形式,是衡量精神事物的尺度;作为深层的精神背景,音乐深刻影响了维特根斯坦哲学著作的结构形式,其还有以音乐阐述哲学思想的偏好。新的思想方式必然伴随新的述学文体。维特根斯坦是出色的文体家,“语言批判”贯穿其思想脉络的始终,并赋予其哲学著作以长久的文学价值。维特根斯坦将哲学视作一种语言行动,即一场与语言的搏斗,由此而展开了以思其非思、以言其不可言的“诗化哲学”;后期维特根斯坦修正了“唯名论”思想,把语言从形而上学返回到日常生活的使用当中,使哲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基于语言“构成性”“生成性”双重结构的认识,维特根斯坦以“描述性”语言克服了“语言的空转”,立体呈现超因果思想的生成过程。维特根斯坦思想的强度使自己成了未来知识界的智慧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1.
审美是人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它的最终意义在于它的人生价值。关于这一点,中国美学、西方美学和马克思的美学都具有鲜明的体现和明确的阐释。审美的人生价值是通过审美表现即以创造形式为中介的情感释放和升华,以及审美超越即人生的境界的转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国美学的学术史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学术史角度看,在关于“美本身”、美的认识与价值、审美心理与意识、中国艺术形式等方面,百年中国美学研究并没有质的进步。原因在于,20世纪在以“恶”的方式刺激、生产人类对美、自由的学术冲动与热情的同时,也把过多的非美学内容暗渡进美学的“知识学”框架中,并产生诸如“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善的形式”与“美的形式”相错乱等负面影响,从而无法建构一个“知识学”意义上的美学语境。只有首先对这些问题予以清理,才能为新世纪中国美学研究建立一个坚实的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关于美学教材编写中的几个问题张弼进入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波及全国的“美学热”,各高等学校普遍开设了“美学原理”(或称“美学概论”)课。与此同时,各地相继编写出一批美学原理教科书。这些教材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有不可忽视的特点,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美学教学...  相似文献   

14.
金圣叹与张竹坡:中国古代小说美学之日月合壁──兼与叶朗杜贵晨马成生先生商榷陈金泉在我国古代小说美学史上,学术界提得最多的是三个人:一是金圣叹,认为“由李赞、叶昼等人发端的中国小说美学,到了金圣叹,才开始形成自己的体系”①;二是李贽,认为他是中国古典小...  相似文献   

15.
要评述、了解朱光潜“直觉论”所支配的美学批评理论,有必要集中谈谈他的《诗论》,这一直是朱光潜的“心中主题”①,是他的美学理论的一种专门运用,里边含有很多对新诗实际批评的意见。将其《文艺心理学》与《诗论》对照起来读,就能全面了解朱光游的美学思想与批评的原理。从批评史角度看,朱光潜的《诗论》是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重要著作。它第一次以严密系统的专著的形式,从美学的层面深入探讨了诗的本质及其创作欣赏的规律,并且在中西诗学比较的前提下,系统阐释了中国诗歌形式的基本特征,力图为新诗的发展提供切实有用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环节,而判断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效果”,而不在于采用何种方式。对于以儒家文化和东方文化为背景的我国学生而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则在于教师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进行双向沟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为此,必须讲究授课的艺术,不论哪一种形式、方法,只要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是好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7.
文学中的理性与哲学和一般社会科学中的理性的区别在于它属于审美范畴;老舍小说中的理性是在描写对象和作者的主观创作感情交合中显现出来的,文章谈了理性审美形式在老舍小说中的体现:象征、隽语、分析地描写。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加里·S·贝克尔教授所提出的有关“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的观点,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经济社会学的理论及案例研究的方法,考察了历史上现存的各种不同的婚姻形式及相应的家庭组成方式,并通过对子女归属与家庭财产关系的深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不同社会中的各种财产制度是各种相应的婚姻形式及家庭组成方式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9.
文学学这门科学的方法论同一般的科学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不同的地方,不仅在于它把初始的哲学原则具体化了,而且在于它包括了特殊的方法。比如很久以前,就已经提出了语文学方法、美学方法、形式方法、传记方法、历史文化方法、历史比较方法、社会学方法。从每一种方法或这些方法的各种结合中相应地产生了文学学的一些特殊学派和流派。  相似文献   

20.
审美文化的当代精义在于从个人神秘性审美体验向社会化生活方式的转换,它在宏观和微观层面都有着文化感性的外观形式和内在的社会理性思路。本文在辨析国内目前存在的几大研究误区的同时,提出了一种走向美学的审美文化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