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起诉条件、不作为诉讼、国家赔偿诉讼等几个方面对行政诉讼过程中原告的举证责任进行分析,并对原告举证涉及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家在民事公益诉讼中,普遍认同检察机关、社会团体的原告资格,英美法系国家还赋予公民个人在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传统的当事人适格理论已不能满足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确定的要求,而诉讼信托理论恰能给予合理的解释。对检察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进行类型化分析基础上,建议应赋予这三类主体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在司法实践中,为了规避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规定,法院出面由行政机洪与原告“协商互让”,或由被告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获人民法院准许结案,从而导致了我国行政诉讼中的撤诉率一直居高不下。这表明,行政诉讼调解有实践需要且事实上存在,应当完整地构建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将调解结案作为法定的结案方式作出规定,赋予调解书与判决书向等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法理上的“当事人适格”入手,逐步分析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确定问题。在比较了国外典型的公益诉讼主体选择之后,结合我国现实为公益诉讼中原告资格的选择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阐述该选题的背景,然后从行政团体诉讼的起源和概念出发,对于团体诉讼的法律规定进行了简要梳理。为提出合理建议,本文分析了美国在公民诉讼制度基础上的行政团体诉讼,这种团体诉讼是环境保护法为环境公共利益而被许可的,在原告资格认定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据此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由于认定股东资格的实质要件与形式要件在实践往往会呈现分离的状态,从而使隐名股东资格的认定经常出现自相矛盾的结论。鉴于此,如何构建股东资格确认原则,如何建构股东资格认定要件,系属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公益诉讼是关于公共利益受到侵害而提起的诉讼。当前,经济公益遭受侵害的情况客观存在并日益突出,公益诉讼理念深入人心。经济公益诉讼作为一项对传统诉讼法进行理念性更新和突破的新型诉讼,排除了传统的将原告资格限制在须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原告适格理论的阻却。当社会经济公益遭受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授权检察机关或任何公民和组织均可为维护社会经济公益而向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8.
黄进 《经营管理者》2009,(14):273-273
传统的诉讼法理念要求提起诉讼的主体必须具有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原告资格,而在反不正当竞争法领域常常出现没有具体侵害对象但却对社会公共利益确确实实造成了损害的不法行为。对这类侵害行为,往往因为行政执法的不彻底与具体的请求人投诉无门而被放任自流。因此,我国的反垄断公益诉讼应当赋予私人主体、社会团体以及检查机关等提起诉讼的原告资格,使我国的反垄断公益诉讼制度变得更加完善,以期对竞争法制环境起到积极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取得股东资格,出资人才能够行使股东权利和承担股东义务。现实中有些股东实际出资而未被公司章程等文件记载,形成了隐名股东。对于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如何认定,不能简单地从股东资格的一般特征中认定其不具备股东资格,应该具体地从不同情况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传统“行政主体范式”对政府职能部门在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中的定位是从行政诉讼被告角度出发,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作为行政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渐进进走出传统藩蓠,将角色定位为行政诉讼原告、被告,能够维护行政下对人合法权益,推动我国法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隐名股东是指用他人名义履行出资义务或者认购股份的实际出资人。学术界关于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认定主要有实质主义、形式主义和折衷主义三种标准。我国司法解释对隐名股东做出了具体规定,正确理解该司法解释的内涵,对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与权利救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演变的宪政背景分析 (一)"无标准"时期及其宪政背景 1949年~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颁布前是"无标准"时期.1954年,<宪法>第9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向各级国家机关提出书面或者口头控告的权利.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害的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在司法实践中绝大多数法院在行政审判中或多或少地开展调解工作。由于法律的限制,大多数调解成功的案件以原告撤诉的方式结案,在实务中已成为公开的秘密。立法和实践的严重背离使我们不得不对“公权不可处分”理论提出质疑。本文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该理论进行了分析和反驳,为在行政诉讼中建立行政调解制度奠定基础,并对构建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提出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4.
杨浩 《管理科学文摘》2009,(17):104-105
公众的环境权益被侵害,却因无适格原告而维权无门。本文从现行法律及学理角度,解析最有资格成为环境公益诉讼几个主体。  相似文献   

15.
我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与实施,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有助于社会主义法的公平与正义。但是作为行政诉讼中被告这一特殊身份,区别于其他诉讼中的被告。使得诉讼起来更为复杂,以及公正性受到了一定的质疑。随着人们法律观念的不断深入,民主化不断加强,生活中民告官案子日渐增多,但是百姓的胜诉率依旧不高,行政机关的干涉时有存在,有时甚至出现无被告的情形。"民告官"案件的背后,原告方往往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其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也体现了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还不够完善,还没有有效的机制来遏制这种现象。有大量的行政诉讼案子处于悬挂状态,没有明确的法条和规范,这给法官留下了很大的自由裁判权,不利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确定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6.
火灾事故调查是公安消防机构为了确定火灾事故的原因和性质,依法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同时为研究火灾规律、预防和扑救火灾提供实际依据的一种行为。火灾事故调查结论是否可以列入行政诉讼案件的受案范围,行政法学界对此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是鉴定结论说,另一种是行政确认行为说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如何对火灾事故调查结论进行司法审查以及如何审查的问题。笔者认为火灾事故调查结论的司法审查应当从火灾原因认定、火灾事故责任认定、火灾损失核定、火灾事故行政处罚和损害赔偿等方面分别进行,对火灾原因认定和火灾损失核定一般是形式审查,而对火灾事故责任的认定、行政处罚可以进行适当的实质审查。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贫困生作为大学生的特殊群体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是做好贫困生工作的先决条件,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需在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断规范工作程序、健全机制,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更新观念,将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长期、系统的坚持下去,提高认定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公益诉讼时当前盛行于我国诉讼法学界及环境法学届的一个热点问题,学者围绕公益诉讼的理论创新、制度设计做了大量研究,而在公益诉讼中,原告主体资格的认定成为公益诉讼发展与完善的第一道槛,本文认为只有从具体国情出发,研究诉讼体制的发展与完善才能真正实现程序与实体正义。  相似文献   

19.
正讼争商标既不属于法律规定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通用名称,或公众普遍认为的约定俗成的通用名称,也未被专业工具书、辞典列为商品名称,所以不能认定为商品的通用名称。【案情简介】原告马斯公司是依照美国法律成立的一家跨国公司。原告的"脆香米"文字商标在第30类"巧克力"等商品上取得国际注册,并于1998年12月11日延伸至中国,核定使用商  相似文献   

20.
股东资格可以从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二个方面把掘:股东资格的法律依据、股东资格的事实依据。认定股东资格的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在司法实践中,则具体体现为各种形式的证据:公司章程、公司向股东签发的出资证明书、股票、股东名册、工商注册登记和变更登记、股东之间继承、转让,赠与股份的生效协议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