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技能型人才总体上供不应求,短缺情况不断加剧,中高技能人才比例严重偏低,老龄化趋势明显,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埋下了隐患。为了促进我国技能型人才的发展,我们要树立新的人才标准、优化营造技能型人才培养成长的良好环境、将职业技术教育纳入科教兴国战略、建立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强化技能人才培养,以突破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一、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领军人才的规模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需要一大批各领域各行业的领军人才发挥支撑、保障乃至引领作用。领军人才的明显短缺已经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制约因素。这就要求切实转变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战略思维,从供给导向转到需求导向,从按计划培养转到按需求培养,逐步建立一支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3.
由于河南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起步晚、起点低、发展较慢,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虽然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一些成绩.全省高技能人才的数量、素质、结构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制约河南经济发展的“瓶颈”。针对河南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优先的理念.尊重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完善高技能人才工作机制,促进高技能人才全面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根据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设想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20世纪末党中央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以来.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基础设施明显增强.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开发实践明显反映出.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西部大开发的主要瓶颈.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满足人才需求.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背景下,为填补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空白,高职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向。本文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对于高职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性进行了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声音     
《人才开发》2011,(12):4-7
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形成全国推进重大人才工程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推进协调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形成全国推进重大人才工程实施的合力。李源潮指出,重大人才工程是落实国家人才发展规划、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现在我国人才发展的大环境很好,要抓住机遇、有序展开,全面推进各项人才工程。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及  相似文献   

7.
加快培养适应滨海新区发展要求的高技能型人才成为当前天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本文提出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改进、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探析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路径,为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鹏阁 《人才瞭望》2017,(11):14-16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然而长期以来,"基层人才荒""基层人才断层""逃离基层"等现象较为突出, 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 如何让人才引进来、 留得住, 如何让人才在基层谋事创业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 如何实现人才有序流动, 成为当前突破基层人才瓶颈必须解决的问题, 也是我国人才发展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形势下, 加强基层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人才学是专门研究人才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人才问题备受关注,人才学学科的地位与作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人才学学科理论性强,且综合多学科知识,对人才开发与人才培养工作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加强人才学与心理学、管理学、数学等学科的融合.重构人才学学科的内涵.有利于人才学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0.
詹勇 《人才瞭望》2010,(8):75-76
我国人才发展的现状如何?问题在哪里?出路在何方? 胡锦涛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人才资源大国,各类人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显身手。同时。当前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1.
周俊 《人才瞭望》2016,(3):30-3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显著,技能型人才作为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求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然而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劳动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技工院校每年都向社会企业输出大量的技能应用型人才,随着社会对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标准不断提高,应该帮助学生构建怎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在教学中应强化哪些教育教学环节,这是培养技能型人才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沈小平 《人才开发》2011,(11):31-34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为我国人才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准确把握并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用世界和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对于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建奇 《人才开发》2006,(12):36-3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和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自中央提出“人才强国”战略以来,人才问题日益成为各级、各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由于人才在数量、质量、结构、流动、配置等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不协调,影响了社会进步和发展,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本文试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谈谈作者对社会转型时期江苏北部地区(以下简称苏北地区)人才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近日,人社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打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加快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这事关国家人才分类评价制度的深度改革,更关系数亿技能人才长远职业发展,对全面建成人才强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  相似文献   

15.
广人 《人才瞭望》2008,(12):53-54
近日,《广东省人才“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广东省人才发展目标:根据广东省到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总体达到宽裕型小康的发展目标,着力构建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创新力强、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努力把广东省建设成为最适宜各类优秀人才创业、工作、生活的地区之一,成为全国人才集聚度、人才素质和人才效益最高的地区之一,引进人才工作只有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和方法.才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目标。  相似文献   

16.
现代人才测评产业发展系统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代人才测评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然而人才测评业发展仍面临着不少问题.人才测评的产业化仍未全面展开。本文结合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人才测评理论及实践,提出现代人才测评产业发展的系统分析框架.为现代人才测评产业发展提供一个分析思路.为推进我国人才测评产业的发展抛砖引玉,希望引起社会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中国大规模转移,许多企业发现,专业技术人员好找, 但高技能人才难觅。一些企业花大量外汇从国外引进了先进设备,由于缺乏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生产出来的产品严重“走样”。高技能人才拥有量是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目前, 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人才短缺使澳门各界倍感压力 人才短缺,已使澳门各界倍感压力。人口超过50万、失业率不到3%的澳门.对人才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强烈。有学者近日指出.制订长远的人才战略,提高劳动力的品质是澳门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世界名企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大放异彩的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一方面造成传统产业的劳动力过剩,另一方面又使创新型人才严重短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创新型人才短缺都已成为制约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围绕创新型人才的争夺战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而且愈演愈烈.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尤其是全市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以来,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始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树立科学人才观,全面部署和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在人才工作领导机制建设、政策创新、队伍建设、关爱激励和工作宣传等方面作了大量探索与实践,基本形成区域人才高地雏形,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