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立波 《老年人》2015,(5):39-41
写于甘肃岷县旋窝村的《七律·长征》毛泽东1935年10月创作的《七律·长征》,是他最重要的长征诗词之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及地点,长期以来说法不一。大多数毛泽东诗词版本上都说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  相似文献   

2.
孟东 《老年人》2003,(2):6-6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之后,中共中央决定实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开始“西征”,也就是后来被称为举世闻名的长征。当时,陈云任红五军团中央代表。10月20日,他率领担任后卫的红五军团十三师,最后离开江西苏区,从赣南的于都河向湘西挺进。 长征路上,陈云参加了于1935年1月举行的遵义会议,他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  相似文献   

3.
《上海科学生活》2003,(2):27-28
1956年10月8日:成立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任院长。1957年11月16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运载火箭的摇篮)在北京成立。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始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毛泽东率先倡导批评和自我批评,并在党的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把它概括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不仅如此,他还特别讲究批评的艺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有如良医看病,对症下药,大爱无垠。幽默风趣,点到为止从1935年10月,莫文骅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到1945年8月离开延安南下,其间整整10个年头。在延安10年中,他有幸在毛泽东身边  相似文献   

5.
1934年秋天,毛泽东带领红军在长征途中路过江西章水县一个叫杨林坞的小村子,百姓们对红军的到来非常欢迎,纷纷跑来问候,几个有文化的乡亲还跑到毛泽东面前讨论古代诗词. 其中一个姓刘的乡亲没读过几年书,却非常喜欢卖弄,他对毛泽东说他也能写一首好诗,毛泽东说那不妨即兴来几句.姓刘的乡亲听毛泽东这样说,就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写下了一句: "柳絮飞来片片红".可是刚写完,一旁的乡亲们就前俯后仰地笑了起来,那姓刘的乡亲更是面露愧色,急得满头大汗,不知道如何继续往下写,为啥?柳絮是白色的,哪会出现"片片红"的景象?  相似文献   

6.
钟兆云 《老年人》2003,(3):38-38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感慨地说,没有军委二局,就没有红军长征的胜利。  相似文献   

7.
《长征》是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第九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8.
正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秘密渡过于都河,踏上两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开始,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甘肃会宁,其间红军战士们度过了两个中秋节。在紧张的行军过程中,他们在中秋节这天做了些什么,他们是否曾抬头望见那一轮高悬天际的圆月,借由红军战士们当年写下的长征日记,我们可以具体而微地了解到他们的生活场景。  相似文献   

9.
何立波 《老年人》2013,(5):36-37
肥羊克城堡李志民1906年7月9日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一户农民家庭,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任红3军团政治部保卫大队政治委员、红2师第7团政治委员、红2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李志民随红一方面军长征,  相似文献   

10.
皎平渡纪游     
我千里迢迢到滇北金沙江大峡谷,探访闻名中外的红色渡口:皎平渡。1935年4月底5月初,长征中的毛泽东和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主力,从这里成功渡江,跳出了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  相似文献   

11.
江有汜 《现代妇女》2009,(10):64-65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翻越长征途中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时,写下这苍劲有力的诗句,让人们永远记住了六盘山.而就在六盘山的余脉,藏着神奇的被誉为"天下道教第一山"的崆峒山.崆峒山因仙而名,只有身临崆峒,你才会真正体会人间仙境般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曾思玉是我军著名战将,长征途中他为毛泽东送过绝密信,延安时期担任中央警卫团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文革”初期,他临危受命,就任武汉军区司令员,并兼任湖北、河南两省党政一把手等要职。毛泽东在“文革”期间时常入住武汉东湖宾馆,与曾思玉接触频繁,私交日深。不久前,  相似文献   

13.
吴启龙 《老年人》2015,(3):38-40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于都,福建长汀、宁化出发,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千难万险,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面对数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离不开我党情报人员作出的杰出贡献。在中央红军长征提前出发、通道转兵由湘入黔、四渡赤水、桐遵战役、奔袭贵阳、挺进云南和北渡金沙江等危急关头,都有及时准确的情报信息为中枢决策作基础,从而化险为夷。  相似文献   

14.
《伴侣(A版)》2007,(7):48-48
<正>1927年10月6日,毛泽东与袁文才在江西宁冈县东源乡大仓村一户姓林的人家中第一次会见,袁文才向毛泽东介绍了手下的部将后,还向毛泽东介绍了贺敏学和贺子珍。  相似文献   

15.
周长行 《中外书摘》2007,(11):13-15
周总理的建议 1964年8月5日,乔羽奉命到北京西苑饭店报到,参与中国史诗《东方红》的创作。这次新中国划时代的文化活动,不仅云集了当时艺术界的名流,而且领导小组的组长就是周恩来。9月25日,《东方红》通过审查,10月2日、6日两次在人民大会堂演出。毛泽东、刘少奇、  相似文献   

16.
孙宝根 《老年人》2015,(1):35-37
红军长征在湖南经过的地域广、影响大。湖南既是红六军团西征的落脚点,又是红二、六军团长征的出发点,更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起死回生的转折点。红六军团:浴血开道挺进湘西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大“围剿”。在共产国际派驻中共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领导和王明“左”倾错误指挥下,中央苏区第五次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导刊》2010,(17):54-55
毛泽东对黄河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其名作《沁园春·雪》中的“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描绘的就是气势磅礴的黄河。长征到达陕北后,他曾两次东渡黄河。一次是在1936年2月底,毛泽东率领红军东征,兵分两路渡过黄河转战山西,击败阎锡山的军队完成东征使命后,5月又挥师西渡黄河回到陕北。  相似文献   

18.
长征中,毛泽东虽然高居中共中央的核心,却被兵多将广的红四方面军一把手张国焘不屑一顾,进而要求改组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19.
刘松茂 《老年人》2007,(1):32-33
长征途中,毛泽东身边有一个警卫班,他们是班长胡昌保,战士曾先基、陈昌奉、吴吉清、黄应和、阙桂兰、王七九、黄亚堂、钟永和、戴天福等。毛泽东与他的警卫战士朝夕相处.患难与共,建立起了感人至深的革命情谊。  相似文献   

20.
重读井冈山     
"现在,很少有人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人们只关心钱。再谈艰苦奋斗还有人会在意吗?谁还愿意听艰苦奋斗的事?你们也不会听我说的,即使你们问我这些关于艰苦奋斗的故事,事实上也根本听不进去。"这是两个重走红军长征路的英国人,在他们的书——《两个人的长征》序言中所写的一段话。在英国的时候他俩对中国的这段红色革命历史一无所知,"如果老师那时问我们长征的事,我们可能会认为那是一种寿命超长的电池。"然而,从2002年10月到2003年7月,当这两个年轻人用将近一年的时候重走了红军长征路时,那些路上发生的事情给了他们很多启示——帮助他们理解中国的过去,还有它的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