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莉 《琼州学院学报》2010,17(1):135-136,138
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语码转换是特殊语言环境中的转换,是一个建立在顺应性原则基础上的高度灵活的语言行为,是双语教学进行顺应的具体体现,是教师的一种语言选择及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2.
李世琴  王宇 《云梦学刊》2006,27(5):136-138
教师语码转换是教师根据具体语境下的语言现实、学生的受话能力和心理动机等三个主要因素进行语言选择和使用的动态顺应过程。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有计划有原则地进行语码转换是顺利完成全部课程内容所必需的一种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在讨论语码转换的基本概念及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的原因和功能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大学校园中的语码转换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不仅仅体现在大学生之间,同样也表现在师生之间。以往关于语码转换的研究更多地是通过不同的语境来分析其原因及影响,证明语码转换顺应论的适用性和可实施性,而以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的人际功能研究则很少。因此,本文将从一个崭新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角度出发,对大学校园中的语码转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大学校园中的语码转换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不仅仅体现在大学生之间,同样也表现在师生之间。以往关于语码转换的研究更多地是通过不同的语境来分析其原因及影响,证明语码转换顺应论的适用性和可实施性,而以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的人际功能研究则很少。因此,本文将从一个崭新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角度出发,对大学校园中的语码转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杨亮  田强 《南方论刊》2008,(10):103-104
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现象,语码转换一直受到诸多研究领域的重视。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高校学生语码转换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语码本身的交际功能、交际环境和交际心理是导致语码转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50年来语码转换理论研究的发展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码转换是语言使用研究中的特殊领域。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外语码转换研究理论的发展和运用,形成了语码转换理论的主要理论路向。  相似文献   

8.
张晶晶 《理论界》2010,(10):151-153
语码转换是双语、双言社会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城市化进程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改革开放后,上海成为一个人口杂居的国际化大都市,普通话成为媒介语,越来越多的上海人成了熟练掌握上海话和普通话两种语码的双言人。海派清口是近年兴起的一种地方曲艺,其语言特点是上海话和普通话两种语码并存且转换频繁。《笑侃大上海》是海派清口的一篇代表,作品中语码转换的类型和功能折射了上海人语言态度的转变和当今上海的语言使用现状。  相似文献   

9.
多维视角中的语码转换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的、普遍的但又复杂的社会语言现象,受到来自社会、语言本身以及交际双方心理的制约。本文拟从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语用学等视角探讨语言使用者在进行语码转换时所体现的社会动机和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言语交际中,对同一对象的称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场合、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话题、心理等因素转换。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对话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从广义上讲,称呼语的转换属于语码转换的一种。以《红楼梦》为语料,选取其中称呼语语码转换的例子,立足语域理论的语场、语旨及语式探析称呼语这一语码转换的现象, 以期在日常言语交际中灵活运用称呼语,获得良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结果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得到诸多学科领域的重视。但对语码转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书面语或会话层面,很少有研究从语码转换的心理机制对写作的影响进行分析。本文以藏、汉、英三语语码转换过程为基础,分析语码转换的心理机制在藏族大学生英文写作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探讨应对措施,以期提高他们的英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地区语码转换的语境和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码转换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作为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语码转换受交谈话题、交谈对象、交际场合、角色关系以及交谈者身份、文化程度、社会经历等因素影响,反映出言语交际者心理、感情以及对某种语言或变体所持的态度.研讨少数民族地区语码转换对于正确理解方言和共同语关系.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胜利油田工业区因其独特的移民城市背景而呈现普通话和众多方言夹杂的语言使用特点。我们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调查了胜利油田主体社区东营市西城区的语码选择和语码转换情况,了解到:普通话是胜利油田的通用语码,而方言的使用人群、使用场合则相对有限;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语码转换主要出现在家庭域等私人场合,并呈现不同的类型、动因。胜利油田主体社区体现了中国新兴工业区语言使用情况的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和跨文化交际中常用的交际策略,不仅受语法规则限制,更受说话者的种族、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住、受教育程度、地域等文化因素以及他们的安全、崇外、尊重和避讳等心理因素的影响。简要概括语码转换,通过语料分析,揭示语码转换背后的社会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15.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各种社会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其中,体现人际关系的社会距离和身份,与语码转换之间的内在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三个不同研究角度探讨语码转换与社会距离和身份的内在联系:情景、隐喻语码转换与社会距离和身份;"域"与社会距离和身份;有标记语码转换与社会距离和身份。文中阐明了社会距离和身份既是语码转换的重要内在动机之一,又是语码转换的主要目的之一,从而使之成为体现和鉴定社会距离和身份的一个隐性标志。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研究重庆和湖南10所地方本科院校双语教学情况,在指出其存在的问题的前提下,推行了"语码转换—环境沉浸"式新型的双语教学模式,效果较好。语码转换的意思就是创造两种语言交替使用的外界环境,并以此促进外语习得者交换使用两种语言的一种语言现象,由于它很灵活,学习者可以以单词、短语、从句、整句或句群的形式表达意思,从而可以作为人民实现交际活动的一种语言策略。"语码转换—环境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分为两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即课堂实现语汇、语句、语篇的适时适量转换,并创造外语习得的外界环境和机制,使学生尽可能沉浸在英语思维的沐浴环境中提升其双语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借助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法隐喻理论,对朱自清散文《背影》的两篇英译文进行概念隐喻的分析,旨在揭示语码转换过程中意境翻译的效果。分析表明,在汉语向英语的语码转换中,通过使用语言的非一致式,更能有效传递原文的意境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揭示了语码转换的本质。在语码转换的过程中,关联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关联理论对于以实现AIDA功能为目的的广告翻译的翻译原则和应该采取的翻译策略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语篇重构作为一种对原文的结构和语言形式进行较大幅度的改动的翻译方法,是实现广告功能对等,使译出语符合译入语市场消费行为和译入语行文习惯,从而实现外来广告的本土化的主要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现象,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英语的广泛使用,网络交际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愈演愈烈。从网络交际平台中选取一些实例来分析网络交际中的句内汉英语码转换和句间汉英语码转换的具体类型,并进一步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析其所实施的方便快捷、填补词汇空缺、体现文化认同等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尤利西斯》中语码转换的文学意义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詹姆斯·乔伊斯的巨著,被誉为“天书”、“奇书”的《尤利西斯》中大量出现语码转换,成为该意识流小说的一大特色。语码转换在《尤利西斯》中以两种形式出现:人物思想活动中的语码转换和会话中的语码转换。一反传统小说中作者不断站出来解释人物意识活动的作法,乔伊斯将自己隐于人物背后,通过人物内心独白和会话,借助语码转换手段,真实揭示了人们意识变化,在呈现斯蒂芬的意识和潜意识活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语码转换在发展文学创作手段和改变传统阅读方式等方面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